化“先锋效应”为“领先优势”
4月23日上午,记者在江苏凯德电控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一条微型步进电机自动化生产线正在运行,机械手臂从轨道上取下零件,一侧的绕线机随即开始作业。“这条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后一年节省三分之一人力成本。”凯德电控总经理张炎介绍,企业每年拿出销售额的6.1%用于研发,销售年均增幅8%以上。
企业家主动创新,镇江高新区赛场“选马”,“先锋效应”嬗变“领先优势”。2019年,该区六成以上规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3%。
雪中送炭,
与企业家共克时艰
3月17日,镇江市委常委、镇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詹立风主持召开全区制造业企业座谈会,10家企业负责人提出19项诉求。詹立风当场表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他们的烦恼。
“希望高新区支持全球研发中心建设。”丹佛斯动力系统(江苏)有限公司掌门人介绍,这项诉求3月23日上了高新区管委会常务会议,次日高新区科技发展局、商务局负责人上门,为企业梳理出“金山英才”、重点研发计划、技术改造、工程技术中心等近期可组织申报项目。
雪中送炭,疫情防控期间,该区出台与中小企业共克时艰“16条”,助力企业逆水行舟。其中,为五洲创客中心租赁企业免除2个月租金,虽然总额只有125万元,但让大家感受到政府是坚强后盾。
厚植沃土,
为企业家成长搭“云梯”
“这个水池处于国内同类型水池领先水平。”在该区创新区一期工程东南角,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院长谷家扬介绍,国内实验水池不多,大量的海工船舶企业只能去荷兰、挪威做实验。该院正在建设的船舶与海工综合实验水池,投入使用后,实验成本不到国外的三分之一。“这个项目的顺利建设,得益于高新区的强力支持。”谷家扬称赞说,项目土地、基建、固定设备均由高新区提供,并已投入4500万元。
厚植创新沃土,为企业家成长搭“云梯”。该区提升科研载体孵化研发能力,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布局,推动优质创新人才、项目、成果向高新区加速集聚。哈工大高端装备研究院、中澳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纷纷抢滩。区内拥有国家高创中心、睿泰数字产业园、五洲创客中心等7家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仅去年就孵化培育优质项目48个。
2019年,镇江高新区与省科技厅联合举办“宁镇高校院所走进镇江高新区”科技合作对接活动,51个合作协议及合作意向已有17个开工建设。在去年高新区海工船舶产业招商推介会上,镇江船厂与江科大签署科技创新框架协议,共同研发的万吨级电力推进甲板运输船,德国一家企业订购2艘,镇江船厂由此新增2.5亿元销售收入,其中1艘已完成试航。
赛场选将,
助企业家招揽英才
“今年我们的营收将翻三番。”2019年3月落户镇江高新区的江苏派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同时获得“金山英才”和“镇江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资助,共享受80万元扶持资金以及房租减免等扶持政策。创始人何浩告诉记者,“刚刚落户,高新区就主动帮我们对接银行融资,政府采购项目也向我们倾斜。”何浩公司主营大数据应用和知识产权服务,高新区的精心呵护,让他们完成了从“烧钱”到赚钱的蝶变。
开门纳贤,赛场选将,去年起,镇江高新区在新加坡设立创新创业大赛分站赛,同时争取“引凤工程”创新创业基地,搭建与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的“近水楼台”。目前全区已有30个双创团队成功落户。
今年以来,镇江高新区“疫线”招商9个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詹立风表示,作为镇江创新发展的主阵地,高新区将危中抢机,加快布局智能制造、数字经济、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当好“领跑员”,下好“先手棋”,夺取双线作战的“双胜利”。
本报记者 董超标
见习记者 钱 飞
本报通讯员 朱大智 李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