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滇西北高原,在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与滇藏茶马古道交汇处的丽江地区是一块神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1941年,一个叫顾彼得(Peter Goullart)的俄国人来到丽江,被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安宁和谐,却鲜为人知而深深感动。他将这里称之为“被遗忘的王国”。
他笔下的丽江
亦是世界的丽江
位于丽江市大研古城狮子山西麓的一座二层小楼,典型的丽江民居式样,重檐悬山顶,坐南朝北,这是顾彼得在丽江的故居。在这里的生活经历,构成了那本向世界介绍丽江的著作《被遗忘的王国》。
翻开《被遗忘的王国》,字里行间都是如孩童般纯净的笔触与情感,描述了一个如舟子行武陵误入桃花源般惊奇且与世无争的神奇之旅。
在丽江,时间的观念和西方的完全不同。在欧洲,尤其在美国,大部分时间花在赚钱上,不是为了维持足够体面的生活,而是为了积累更多的安逸奢华。美丽的丽江坝,那时仍然未被复杂的事物和现代生活的匆忙所触动,时间具有不同的价值。我在那里度过的十年好像才过了一年。在上苍赐福的丽江坝,忙得没有时间领略一切美好事物的说法不是实情。人们有时间享受美好的事物,如街上的生意人会停下买卖欣赏一丛玫瑰花,或凝视一会儿清澈的溪流水底……只要他生活下去,没有一个纳西族人想过离开丽江坝。即使那些见过上海、香港和加尔各答霓虹灯的光辉的人,总想回丽江去生活。
——节选《被遗忘的王国》十五 纳西族的音乐、美术和悠闲时光(部分删减)
顾彼得笔下的丽江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丽江,近百多年过去了,他眼中的丽江现在已经是世界的丽江,但他已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俄流亡贵族后裔
颠沛流离的少年
1901年的俄国,一个几近没落的沙俄贵族家中诞生了一位小少爷,家人为他起名彼得(Peter),是个金发碧眼的小可爱。遗憾的是刚2岁的他就失去了父亲,幸运的是他有一个爱他胜过一切的母亲。
彼得外公家中多有与东方贸易往来。自小就听闻家中舅舅、外公与客人们高声谈论神秘的东方,在他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粒神奇的种子。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夕间,顾彼得这个刚刚成年的贵族少爷被打落凡尘,他的贵族血统是遭受被屠戮的根源。为了活下去,他与母亲在外祖父的安排下背井离乡远渡重洋,逃难到旧中国的上海。
作为中国最早的贸易港口,旧上海十里洋场,落魄的贵族要生存,就要努力的学习。在这里,本就熟悉英、俄、法三国语言的顾彼得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中文。
七年后,母亲带着不能重返故土的遗憾病逝于异乡。顾彼得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家人的爱一并转化为对中国道教文化浓郁的兴趣。这其间是否有寄托哀思,求仙访道的心思,他也从未对人诉诸于口。
传承千年的茶马古道
寂静无名的抗战义举
1939年,38岁的顾彼得因通晓多国语言,得以受雇于国际援华组织“中国工业合作社”(下简称工合社),先后到重庆、昆明等地工作。
“工合社”最早由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发起,宋庆龄任名誉主席后埃加得·斯诺、胡愈之、董必武等加入。其创立宗旨是将失业工人组织起来,建立生产工业合作社,支援生产,救济抗日军需和民用。抗战期间,毛泽东在延安接见路易·艾黎并对“工合社”表示赞誉和支持。
1939年,“工合社”在昆明成立云南办事处。1941年顾彼得来到丽江,在世外桃源般的纳西古国,顾彼得以谦逊的心逐渐融入其中,与当地人打成一片。
1942年,日军犯西南,滇缅公路中断,丽江作为茶马重镇的作用凸显。顾彼得领导的工合组织在丽江迅速发展,开办了纺织、皮革、铸造等45个合作社。纺织品、皮革制品等抗战军需民用物质,靠着传承千年的茶马古道,人背马驮,穿过层层封锁,运送到抗战一线和被封锁的大后方,强有力的支援了抗战。
孑然一身终老异乡
至死念念不忘丽江
无论是在丽江还是在后来离开的日子里,顾彼得不止一次对周围的人说:“在丽江的九年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可惜这美好的日子,就像他书中描述的丽江时光一样,总是短暂的。1949年,随着世界格局的改变,他不得不离开了深爱的丽江,继而离开他从18岁起就生活的地方——中国。
人到中年,孑然一身的顾彼得继续漂泊不定。不得不说,这是当时世界大环境的原因,也是个人的命运使然。1949-1975年的26年间,顾彼得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记录整理成文,分别是《被遗忘的王国》、《神秘之光》、《彝人首领》。
引用中南大学硕士赵洁的一段话,精辟地表述了顾彼得与他所著述的《被遗忘的王国》:“顾彼得与他的中国西部的奇风异俗真实迷人,让人叹为观止。他以西方人所不具备的人文情怀,用独特的视角对中国人进行了书写,中国人的形象不再被妖魔化;他以友善的态度去对待中国的文化,接受了道家思想并且以其为依托,剪断世俗的种种束缚,使得他在辗转且荣辱不定的生活中能够泰然自若、自享其乐。总体看来,顾彼得笔下的中国形象不是对中国文化的利用,而是基于西方文化隐射和中国文化渗透的综合体,这也是顾彼得笔下中国形象的与众不同之处。”
离开中国后的顾彼得,也回不去他的故乡俄罗斯,最终在人生地不熟的新加坡孤独终老。临终之前,依然念念不忘那一片记忆中的人间天堂。
或许,终生信仰道教的他,人生最后那一刻,看见的是一位身穿纳西传统服饰的圆脸姑娘乘鹤而来,向他伸手发出邀请。最终一起御风而起,飞越南海诸岛,飞过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茂密的森林;还有清澈的湖泊,直抵宽阔的丽江坝子。
隽秀的狮子山脚西麓,那分别由主院、生活院和书房院构成的一进三院的纳西传统院落,才应当是顾彼得一生最渴望回归的故乡。
顾彼得(Peter Goullart),俄国作家,1901年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1975年病逝于新加坡,终生未婚。其一生颠沛流离,曾长时间在中国西南地区居住。
寥寥几句,为一个注定淹没在历史中的人物盖棺定论。但是丽江人民并没有忘记这个生活在丽江长达九年,间接支援中国抗日战争并把丽江介绍给世界的外国人。为他在寸土寸金的丽江古城保留一席之地,不遗余力地向后来人宣传介绍他,翻译他的著作,讲述他的故事…
参观时间:9:00~17:00
门票:免费参观
地址:丽江市古城区狮子山西路义正办事处金甲村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