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庐执刲”银印。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22日消息(记者 陈望) 12月22日上午,“海南稽古 南海钩沉——海南考古七十年”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采取线下展览和线上直播的方式,全方位为观众呈现海南考古70年历程。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300多件,分三个部分:海南历年考古工作、海南田野考古以及南海水下考古。
省博物馆馆长陈江介绍,海南的考古工作起步较晚,也鲜有总结,故非常有必要加予整理和总结,以为将来对海南历史研究奠定基础。省博物馆在此举办这个展览,旨在梳理海南考古的发展历程,带领广大观众从遗址、文物背后的故事去解读海南历史。
该展览由海南省博物馆和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展览时间从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3月20日,广大市民可免费到省博物馆观展,进一步了解海南历史。
桥山遗址出土的凹沿罐。记者 汪承贤摄
韩槐准为海南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批实物资料
解放前,海南岛的考古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仅有个别外国传教士和极少数学者从事人类学、民族学资料的搜集、研究工作。海南考古工作发端于1928年底,琼籍考古学家韩槐准先生从南洋回乡省亲,在其家乡文昌昌洒镇凤鸣村开展考古调查,采集到60余件史前石器。1938年,韩槐准以《在海南搜得的石器》为题,将凤鸣村考古发现发表在新加坡《星期六周刊》第58期上。韩槐准先生的考古调查开启了海南岛考古发现的序幕,为海南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批实物资料。
1950年海南解放后,属广东省管辖,文物考古工作也由广东领导并开展。这一阶段,海南考古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在广东考古工作者的指导下,海南各市、县积极配合完成了全区域的文物普查,对重要文物古迹进行认定并公布为文保单位。为认识海南古文化遗址的分布和文化面貌,考对一些遗址开展了小规模勘探和试掘。由此,考古工作者丰富了对海南古代文化的认识,保护了一批重要的古代遗址,相关研究者发表了一批重要的考古报告,为以后的更大规模的考古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海南正式建省办经济特区,文物考古工作得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机构单位相继建立,专业队伍不断扩大,有组织考古工作有序展开。由此,海南考古迈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展出的汉代铜釜。记者 汪承贤摄
田野考古发现巨猿熊猫牙齿化石
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海南文化内涵中既有海洋性因素,又具备陆地性因素。海南考古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据介绍,海南田野考古涵盖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汉代考古、隋唐-宋元考古、明清考古五个时代的海南田野考古工作。
“史前考古主要是以海南东南沿海为主,代表性遗址有陵水莲子湾、陵水桥山、三亚英墩贝丘,这些遗址面积大,年代久远。”海南省博物馆馆员寿佳琦说,陵水桥山遗址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桐海村北约2公里,面积约50000平方米,保存状况良好,为海南迄今发现最大的史前遗址之一,其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寿佳琦告诉记者,昌江信冲洞古生物化石点发现于1995年,洞穴的裂隙堆积中发现大量动物化石。包括哺乳纲的灵长目、食肉目、奇蹄目、偶蹄目、啮齿目,主要有巨猿、熊猫、中国犀、象等,还有山龟背甲、鸟、鱼的肢骨和椎骨化石,其中有些属于绝灭种。经电子自旋共振法(ESR)测定信冲洞化石点的绝对年代为距今40万至60万年,其地质学年代为中更新世中期。巨猿牙齿化石的发现,在海南尚属首次,证明最晚至40万年前,海南岛仍与大陆相连。
“三亚落笔洞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填补了海南史前文化发展演变的空白,为研究海南岛早期人类活动,特别是新旧石器过渡这一重要阶段提供了出土材料。”寿佳琦称,落笔洞遗址位于三亚市东北荔枝沟镇落笔村东,是一处天然的石灰岩洞穴。经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考古发掘,在洞穴中发现用火遗迹。出土石器200余件和一批骨、角、蚌器,石器中发现少量局部磨制的穿孔石器。发现13枚人牙化石,分别代表了老、中、青年各阶段的个体,均属晚期智人。出土大量动物化石,除部分爬行纲、鸟纲外,主要为哺乳纲,有华南虎、亚洲象、豹、熊、鹿、麂、水牛、羚羊、豪猪、猕猴、野猪、果子狸等8目45种。经测定,年代为距今1万年左右,处于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衔接阶段。
展出的文昌宝陵港沉船遗址调查时打捞的铜钱。记者 汪承贤摄
农民挖橡胶树坑时捡到一银印
1983年5月,乐东黎族自治县志仲镇谭培村农民在挖掘橡胶树坑时,捡到一银印。该印为银质,呈正方形,厚0.8厘米,边长2.4厘米,通高1.9厘米。印面阴铸白字小篆“朱庐执刲”,印文工整严谨。印钮高1.1厘米,类似兽首蛇身,头微扬,通体布鳞,尾部作须纹,呈曲身爬行状,无穿。
根据考释,“朱庐”是地名,为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罢珠崖后所置县,属合浦郡。“执刲”是爵位名。此印是西汉朱卢县执刑律之官印,系汉王朝对有功的朱卢县军政首领钦封时的赐印,充分说明了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的管理与统治。它是海南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枚古代官印,是研究汉代海南历史地理和政权设置的重要实物资料。
“琼中明代水会所城址是现今海南岛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古城之一,对研究明代卫所制度和海南岛古代城址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寿佳琦称,城址位于琼中黎母山镇大保村委会水上市村,为明代万历三十年(1600年)平定黎族马矢叛乱后所建,全称为“水会守御所城”。城大致呈长方形,东、西城墙长约290米,南、北城墙长约310米,拐角为弧形。城墙为泥土构筑,两侧用石块堆砌作为护坡,城外有壕沟环绕。城内现存瞭望台、石铺道路、石踏步、排水沟等设施,城外现存官田遗迹。
展出的宋村遗址出土的印纹硬陶片。记者 汪承贤摄
南海水下考古发现大批出水文物
南海水下考古充分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特色,也体现出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底蕴的重要象征。在长期的海上通商贸易及生产、生活活动中,中国人民在南海海域遗留下大量的中国文化遗产。
南海水下考古工作分为岛屿考古调查、水下考古调查两大部分,本次展览介绍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考古调查与发现,并展出多件“华光礁Ⅰ号”沉船、珊瑚岛Ⅰ号沉船等遗址的出水文物。
首次西沙群岛考古调查于1974年和1975年进行,广东省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西沙群岛先后进行了两次考古调查,在永兴岛、北岛、南岛、金银岛、南沙洲、北礁等11处岛礁采集到一批陶瓷器及汉至明代铜钱等遗物。其中,瓷器有宋代青釉小口罐、双鱼洗,元代青釉盘,明代青白釉盘和青花盘、碗,清代青花碗、杯、碟和壶等。在甘泉岛发掘一处唐宋时期的居住遗址,出土罐、瓶、碗、碟、盒等陶瓷器。另外,还在珊瑚岛、琛航岛等岛屿发现13座明清时期和近代珊瑚石小庙。
“在广东和海南西沙群岛海域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了一批岛屿遗物点、水下遗物点和沉船遗址等,丰富了南海的历史文化内涵。”该展览策展人员介绍,“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于1998年在西沙群岛水下考古调查中发现,华光礁1号沉船是我国目前在远海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沉船被发现时,保存较好,结构基本清晰,残长20,宽6,舷深3-4米,残存11个水密隔舱,排水量大约60-100吨。船体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沉船出水文物近万件,陶瓷器占绝大部分,另有少量铜器、铁器和木器。
接下来,欣赏一波精美的文物
↓↓↓
展出的南宋时期的林村宋墓买地券。记者 汪承贤摄
展出的石器时代的物品。记者汪承贤摄
展出的桥山遗址圈足盘。记者 汪承贤摄
展出的三亚英墩贝丘遗址出土的文物。记者 汪承贤摄
展出的明代青釉褐彩花卉纹四系列瓷罐。记者 汪承贤摄
展出的各种古代祭祀用的香炉等。记者 汪承贤摄
展出的明代各种陶罐。记者 汪承贤摄
展出的首次西沙群岛考古调查时发现的明代青花瓷。记者 汪承贤摄
展出的南宋时期的青白釉葵口瓷碗。记者 汪承贤摄
展出的南宋时期的酱釉小口陶瓶。记者 汪承贤摄
展出的华光礁沉船遗址调查时出土的南宋时的瓷壶。记者 汪承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