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规则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

央广网上海5月27日消息(记者周洪)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规则国际研讨会日前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

此次会议邀请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张道根研究员做大会致辞,会议发言的嘉宾包括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Joshua P.Meltzer、欧洲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J.Scott Marcus、美国乔治城大学兼职法学教授Usman Ahmed、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王新奎教授、世界信标联盟常任秘书长J.J.Pan、WTO服务贸易司顾问Lee Tuthill、日本亚洲研究所研究员Shintaro Hamanaka、新加坡管理大学副教授Henry Gao、瑞士卢塞恩大学高级讲师Mira Burri、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所研究员李墨丝、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疆、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研究助理Martina Ferracane、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彭羽等国内外该领域著名学者。

上午的研讨会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为数字经济的前沿问题,第二单元为中国与WTO电子商务规则谈判。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Joshua P.Meltzer在发言中提到大规模的跨境数据流动正从多个方面改变国际贸易,数字经济的发展给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在监管层面带来了很多挑战,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诉求,这需要未来的WTO规则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以协调各方立场。

欧洲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J.Scott Marcus指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速,但其中的跨境贸易占比较小。欧盟内部贸易自由化程度很高,但在电子商务领域仍存在较大的限制。中国虽然与国际各方的看法存在不同,但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有很多共识,可以在规则谈判中先行一步。

美国乔治城大学兼职法学教授Usman Ahmed认为对数字贸易的监管目前存在很多法律上的框架性问题,如法律管辖区域、经营许可等方面。国际规则的制定需要跟得上现实发展的速度,更多的进行国际合作以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王新奎教授强调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全球化可能会像过去20年的全球化一样,带来新的鸿沟和裂痕。数字贸易不同于传统贸易,牵涉到复杂的文化、价值观、政治制度甚至文明背景,理论界应该更多的关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数字鸿沟和裂痕的问题。

WTO服务贸易司顾问Lee Tuthill介绍了当前WTO框架下数字贸易协定的一些进展,指出区域贸易协定中对电子商务的涉及越来越普遍,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各国对于消费者保护、网络安全等议题在原则上没有任何歧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偏好,这提升了国际间协调的重要性。

日本亚洲研究所研究员Shintaro Hamanaka认为当前亚太地区贸易规则的制定中各国应该建立相关机构保护本国消费者;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很多国家之间签订的FTA都参照了TPP的相关规定,TPP成为了亚太地区FTA的一个主流模板,但是中国对于借鉴TPP还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新加坡管理大学副教授Henry Gao认为中国对于在自由贸易协定中加入电子商务的相关条款总体上来说十分谨慎。在安全方面中国强调主权和网络安全,认为线下的法律管辖权应该延伸到线上,但西方更多关注商业安全。总的来说中国认为数据自由流动需要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拥有自己制定自己规则的空间。

下午的研讨会围绕中国改善数字贸易监管环境的挑战和全球数字贸易指数展开。各国专家围绕这一议题发表演讲。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彭羽代表课题组介绍了全球数字贸易促进指数报告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框架以及报告中所使用的数据和部分结果,该指数旨在通过市场准入、基础设施、法律政策环境、商业环境等四个方面反映各国数字贸易发展的潜在环境。该报告在数字贸易指数构建方面给出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全球数字贸易促进指数报告2019》课题负责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沈玉良研究员作了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