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由流行病供应混乱和需求旺盛造成了全球芯片短缺,2022年,全球汽车芯片的交付周期仍然很长。这会导致原本大批量、低利润的交易,变成了一种可能带来财富的交易,吸引不少中间商屯芯片二次销售。
在如此大环境下,国内汽车行业也是紧缺芯片,引得不少芯片中间商正在关注,并且大量囤货准备高价销往深圳。当地时间7月19日,路透社报道称,一位新加坡商人Kelvin Pang正准备利用中国的车用芯片荒赚进2,300万美元。
据了解,他已经屯了6.2W片微控制器(MCU),存放在香港某仓库内,正打算以375美元/个销往深圳。要知道,这个价格已经上涨了15倍多,原先一位德国人最先购买的价格是23.8美元,至于Kelvin Pang到手价格,他不愿意透露。
总之来说,由于国内近两年出现的车用芯片荒,让不少二道贩子看到了挣钱的门道,成千个像Kelvin Pang这样的商贩,或多或少都存了一些车用芯片。而这种方式,让原本靠薄利多销的转手贸易,变得暴利潜力十足。
以目前的状态来看,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不少人开始铤而走险。但是,Kelvin Pang认为缺芯状况最多延续到2023年,之后再要去屯芯片那就有很大的风险了。
不得不说,这种存储方式确实让一些人吸取了不少暴利,而且2022年,车用芯片荒还在持续。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的最新数据统计,截止7月10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累计减产264.86万辆,而到年底,全球汽车因缺芯会削减355.15万辆汽车。
这说明了,全球的半导体形势还是很严峻,今年整年乃至于延续到2023年,都可能对整个行业构成挑战。因此,才会出现不少中间商,铤而走险做起了这项芯片的贸易。但是,这类中间商拿到的芯片,大多数都是买进原本可能被报废的电子产品库存,再转卖给中国的一些买家。
因此,想要解决国内的芯片紧缺问题,不仅仅靠进口,还需要努力实现国产化。不过,好在国内很多企业都在积极自研和制造芯片,比如:车企比亚迪,就在着手设计和制造车规级IGBT晶体管芯片;手机厂商华米OV也在自研芯片;阿里云、百度、腾讯都加入芯片自研当中;还有最近消息称字节跳动也将入局芯片领域等。
最后,希望国产芯片早日突破,更快地提高芯片的国产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