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菜菜游天下 历史伤口 开出花朵 德国首都柏林

今天的柏林,是个摩登大都会。绚丽的外衣让人一不小心就忘了,这座城市曾经历将近半个世纪的枪林弹雨,也见证两大历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柏林围墙倒塌。

游走德国柏林克罗伊茨贝格区街头,沿街土灰色的矮楼漆上了色彩斑斓的壁画;我手里握着冰淇淋,沉浸在黄昏的橘光中。83年前,一位名叫Max Sellheim的犹太人,也曾站在我身处的街角;但他眼中看见的不是惬意的风景,而是一辆即将把他送往集中营的卡车,以及一个黑暗时代的降临。

今天的柏林,是个摩登大都会。绚丽的外衣让人一不小心就忘了,这座城市曾经历将近半个世纪的枪林弹雨,也见证两大历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柏林围墙倒塌。

柏林虽然是德国首都,但兴建中的新机场约两年后才会启用。目前,柏林的机场设施相对落后,大多航班只通往欧洲国家。上月,酷航(Scoot)新加坡直飞柏林的航班投入服务,为东南亚和大洋洲的旅客开启一扇窗,让旅客更容易来到这个历史殿堂,揭开这座城市的面纱。

今天的柏林是个惬意的都市,少了历史的沧桑,多了一分青春活力。

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柏林是德国的首都,也是纳粹的政治中心。这座城市因此成为德国的主要战场,单在1945年的柏林会战中,死伤人数就达到129万。

无论时空如何替换,只要静心观察四周,不难在这里找到历史的足迹。柏林艺术家德姆尼希(Gunter Demnig)1996年发起名为“绊脚石”(Stolpersteine)的艺术项目,在柏林街道上设置10公分大小的铜板,上面主要记录犹太人在二战中的故事。Max Sellheim就是其中一人;1935年4月7日他在克罗伊茨贝格区(Kreuzberg)被捕,1945年5月3日遭枪毙;每个纪念牌都为过路人带来一个重要的警讯——莫忘历史。

至于这个项目名称的由来,德姆尼希在一次访问中解释:“人们的身体不会被‘绊脚石’绊倒,而是心里会被‘绊倒’,他们的心灵会被深深触及。”

德姆尼希最初是因参与克罗伊茨贝格新精美艺术协会举办的展览,开始在这一区铺设51块绊脚石。此艺术项目后来迅速扩大到德国其他城市,也延伸至其他欧洲国家。“绊脚石”目前已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非集中式纪念碑,欧洲共有超过5万5000个类似纪念碑。除了悼念在二战中受迫害的犹太人,“绊脚石”如今也记录其他受害者的故事,包括那些被纳粹政府谋杀、驱逐和逼迫自杀的人。

意识形态的战场

部分残留的柏林围墙,如今成为露天的东边画廊,历史的伤痕化作一幅幅唯美的壁画。

二战后,这座伤痕累累的城市再度成为意识形态的战场。1961年8月12日,柏林围墙在一夜间悄悄筑起。一道厚厚的土灰墙,从此象征着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峙,也阻隔了数以万计的家庭。

柏林墙全长超过140公里。围墙1989年倒塌后,政府仍保留部分遗迹,作为观光景点和博物馆。那些已拆除的围墙范围,则以灰色的小石块和铜牌标示,成为柏林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

位于伯恩瑙大街(Bernauer Strasse)的柏林墙纪念地(Berlin Wall Memorial),保留了柏林墙最完整的原貌。约20多米宽的街道,两侧曾筑起高三米多的灰色围墙,两道墙中间称为“死亡区”。凡是越过围墙进入死亡区的人,都会被视为叛逃者,被驻守的士兵击毙。

部分围墙就筑在东德人住家的外墙旁,之间没有任何空隙。这意味着,只要东德人在这些屋子里往窗外伸手,他们的手就进入西德境内,而身体则在东德。不少东德人为了脱离困苦的生活,不惜从这些边界的矮楼往外跳,试图逃到西德;但许多人以性命换取自由,不少人在坠地时丧命,否则就是被士兵击毙。

有报道指出,1961年至1989年间,共有超过5000人试图越过围墙,从东德逃往西德。当中,至少200人在“叛逃”的过程中丧命。

这段历史记忆,对大多柏林人而言仍历历在目。但岁月的沉淀却让这道历史伤口,开出花朵。

禁区摇身变公园

柏林墙公园每逢周末举办跳蚤市场,让访客有机会亲身感受柏林人的生活气场。

柏林墙纪念地一公里外的柏林墙公园(Mauerpark),从前同样是东西德之间的禁区。但在围墙倒塌后五周年当天,这片15公顷的地段被发展为绿意盎然的公园。如今,这里已摇身成为柏林最热闹的公园之一。

这里每逢周末都会举办大型跳蚤市场。市场里上百个摊位售卖的物品包括,手工首饰、现代画作、古玩,以及二手衣物。新旧交融的物品,仿佛是这座城市的缩影,也让访客亲身感受柏林人的生活气场。

或许是德国沉重的历史使然,许多人对德国人抱有一种既定印象——严肃、拘谨、不苟言笑。但是,柏林墙公园的露天卡拉OK,会让你看见德国人截然不同的面貌。

创办人乔·哈奇班(Joe Hatchiban)2009年起,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着一个简单的笔记本电脑和流动音响系统,到这里设立卡拉OK。勇者都能拿起麦克风,在上百名观众面前高歌一曲。不论演唱者声如莺啼或是五音不全,观众都会给予最热情的掌声。一首优美的歌曲,不一定要完美的演唱,更重要的是学习柏林人的生活态度;享受当下,一切不完美都可以成为一种悠然的生活乐趣。

九号市场的多元文化

九号市场每逢星期四举办街边小吃市集,人潮络绎不绝。

柏林近几年来迅速发展,带来不少商机,加上这里的物价比其他欧洲大城市低,因此吸引不少外国人和“外省人”移居到这里。要单从肉眼辨别不同的族群并不容易,但来到九号市场(Markthalle Neun),柏林多元的文化就变得显而易见。

九号市场已有超过120年的历史,历经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走过东西德分隔的岁月。如今,这个市场随着柏林人口结构的改变,展现全新面貌。

市场里不只售卖德国香肠和啤酒,也能找到西班牙、土耳其、中餐、加纳等各国料理。除了一般周市,这里每逢星期四会举办街边小吃市集,也会定期举行早餐市集、零食市集、咖啡节和奶酪节等活动。一到用餐时间,总是挤得水泄不通。

21世纪初期,大型连锁超市接连进驻九号市场,导致不少商家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被迫搬迁和关闭,市场险些被大型超市取代。不过,三名年轻人在2011年决心重振市场,召集业者加入,一步一脚印地为这个濒临灭绝的市场重新注入生气。走过漫长的颠簸岁月,一个生生不息的市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柏林顽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