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50佳餐厅前日揭晓,我顺着榜单看今年的新排名,忽然有一个熟悉的名字跃入眼帘,这不是新德里的Bukhara吗?
翻出照片,是他是他!大厨的样子都没怎么变。
Bukhara是德里最出名的馆子,也是印度菜的权威,开业40年来接待过无数政要名流,比尔克林顿和罗杰费德勒都曾是座上宾。我们在那儿享用的晚餐欢乐无比,当时的美味与刺激感至今仍是我评判印度菜的标杆。
没想到,多年前印度之旅的精彩一页,多年后成了美食榜单上的惊喜一刻,吃心今晚就来写一写吧。
Bukhara开在德里的豪华酒店ITC Maurya里,擅长烹饪经典的印度西北风味,自开张以来菜单几乎没有改变。
Tandoor烤炉是餐厅的灵魂,透明厨房里,厨师们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往炉膛里送进生冷的食材再取出热乎的美味:烤肉、烤鱼、烤蔬菜和各式馕饼,感觉烘烤气味快要香爆玻璃!
美味的秘诀来自泥炉炭火,更来自Masala,这是诸多混合香料的统称,好比当晚的招牌烤鸡Murgh Tandoori涂满了酸奶、麦芽醋、柠檬汁和红黄辣椒粉,烤银鲳Tandoori Pomfret则撒上大蒜、生姜、洋葱、黄姜粉、香旱芹籽和辣椒酱……印度香料魔力无边,烤出来各个魅力四射!
用餐过程是新一轮的挑战,印度人吃饭不用餐具,而是直接用手,一定要是右手,传统上左手是用来擦屁股的。
尽管我们的餐桌上备好了刀叉,但还是决定入乡随俗,徒手去捏鱼肉的触感还蛮新鲜的,能感受到Masala的颗粒感,仅凭一只手就撕扯完整只鸡则需要用嘴帮忙,至于单手吃饼,更需高超指法:五个手指互相借力、灵巧配合,撕饼、蘸酱再卷起来送入口中……同时还不失优雅、谈笑风声。
餐厅的招牌Naan巨大无比,当时怕两个人吃不完我们没点,如今好后悔,后来再也没有遇见过跟桌子一样大的Naan了……
选了我很爱的全麦油酥饼Pudina Paranthe,搭配黑豆酱Dal,深色浓稠质地飘散阵阵热气,像大便一样,其实是用黑扁豆、蕃茄和腰果,炭火慢煮过夜,再加黄油和奶油调出来,游遍印度金三角,这是我们吃到的最美味的豆酱了!
餐后口气清新三宝:冰糖 茴香 薄荷叶
在我看来,印度菜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矛盾体——是奇妙香料与诡异配方的调和,是古老历史与当代智慧的结晶,是粗陋不堪与绚丽多彩的混杂……想要领略印度菜的全部精髓,请务必配合当地的旅行经历,这样你才能深刻理解这一菜系以及它所关涉的民族与文化:一面是光明、一面是黑暗、一面是污浊、一面是圣洁。
接下来带你速览Bukhara所在的城市:德里,哦,“德里可绝对不是一座清白的城市,它的每个层次上都弥漫着密谋……”
充满象征意义的印度门隔开了新旧南北德里:英国殖民者的新德里和莫卧儿王朝的旧德里。
尼赫鲁曾说:“走在德里的街道上你可以看到两个时代在并肩同行……”时至今日,仍是如此。
胡马雍陵是印度最古老的花园陵寝,设计师将伊斯兰建筑与印度建筑的巧妙融合,后世的泰姬陵便是以此为范本建造的。
这里有一个破旧但也不妨一看的考古博物馆和年轻人爱意浓浓的小花园,我更喜欢胡马雍图书馆,漂亮的八角形造型,虽历经沧桑仍娴静典雅。
红堡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最伟大的建筑遗产,精美的红砂岩建筑巍峨壮观,宫殿看似戒备森严,其实持枪守卫的士兵毫不警觉,任由着我们逛到了拉合尔门前。
拉合尔门朝向巴基斯坦拉合尔的方向,不禁遥想在拉合尔还有一扇朝向德里的德里门,这一对互相残忍相待的兄弟啊……萨尔曼·拉什迪的《羞耻》写尽了这个政治寓言。
哈兹拉特尼扎姆丁是德高望重的苏菲圣人的陵墓,游廊间、拱形下、水浪莲花纹边是虔诚的苏菲教徒,苏菲教注重苦行禁欲,我想他们大概习惯静坐沉思,因而格外安静,也不介意我的照相机镜头。
在日落前赶到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贾玛清真寺,本来想脱鞋进殿,但门口规模浩大的臭鞋子让我们望而却步……不堪忍受的肮脏与纯净的信仰并存于此。
一头钻进了迷宫一般的集市,从刚刚出水的洁净莲花到卫生状况存疑的理发店,满是神奇的存在,是旧德里的奇迹之一。
此行在德里下榻泰姬玛哈酒店,其实内心向往的是孟买的宫殿啊,临阿拉伯海的泰姬玛哈,又是另一个传奇……
所以,印度真的是一个你去过一次就会终生铭记的国度,在往后的生活中,哪怕只是遇到了印度气息的一抹,都不禁会心一笑,今天是一家印度餐厅,明天呢?
亚洲50佳餐厅请点击上一篇。
更多亚洲目的地:
印度:粉红之城斋普尔
印尼:雅加达60万晚餐
新加坡:坡县寻蟹记 坡县寻鸡记
韩国:罗宴 Gaon
泰国:小店推荐 路边摊 苏梅岛
不丹:这个国家真的幸福吗? 旅游政策与实用贴士
价值20万的飞行报告
实时的吃喝会发微博:吃心一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