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引入是传统饮食与异地文化的激荡。纵横历史发展,原本已经多样多姿的中华料理,透过广大的华人移民群体再次演变出全新面貌,其中东南亚华人在美食的影响力有目共睹。
据统计资料库Statista的人口资料,2020年光印尼就有1000多万名华人;泰国仅次于印尼,有700万;至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则分别为600万和300万人。海外中华料理不仅继承中华料理精髓,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意。当早期华人移民将家乡菜传入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后,各自变化出什么样的面貌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印尼中华料理
从中国史上知名的 “郑和下西洋” ,华人便踏入印尼社会里,在历史各阶段扮演重要角色。而今印尼的美食版图也可清楚看见中华文化对印尼影响甚巨。如同新马华人料理,现在光从印尼料理的菜名,便足见中华文化的痕迹,处处都可以见到福建话。例如印尼炒面 “mie goreng” 的 “mie” 就是福建话。另外还有包子叫 “bakpao” ;春卷叫 “lumpia” ,族繁不及备载。当然,中华料理传入印尼后,当地华人也发挥巧思,发展成别有风味的印尼炒面、隆东十五暝(longtong cap go meh)等印尼特色菜。
印尼炒面
隆东十五暝
要说印尼最受普及的华人食物,非印尼肉丸莫属。其原文 “bakso” 正取自福建话的 “肉酥” 。 17世纪从福州传入后,在当地广泛运用,就连已经传入印尼350年的荷兰肉丸,也远远不比bakso受欢迎。由于是穆斯林国家,印尼肉丸通常以牛肉制成,搭配中式汤面或米粉汤来吃。不同于中式汤面,在印尼吃肉丸,油葱酥跟叁峇酱不可或缺,口味偏重。
除了加入汤面,肉丸还有衍生各种创意吃法,例如 “产子肉丸(bakso beranak)” 顾名思义就是大肉丸里填满多颗小肉丸; “爆竹肉丸(bakso mercon)” 则是将肉丸与辣酱干炒,让整盘看起来通红无比。
新马中华料理
19世纪,许多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的华人在原乡穷困的窘境下,移民到新马从事苦力劳动。不同省籍的人到南洋土地落地生根,非但传入原乡文化,也发展出新马独有的中华菜系,例如由福建人发明的 “肉骨茶” 、 “福建面” ,由海南人发展出的 “海南鸡饭” 等等,这些料理后来成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知名美食,甚至目前已经有不少餐厅、档口获得米其林推荐,将原本少数民族的移民料理提升到国际知名的层次。
肉骨茶
海南鸡饭
除了华人料理,马来西亚、新加坡也有自己发展出一套 “混血菜” ,也就是所谓的娘惹菜。其实早在15世纪,有更早一批华人移入并与当地原住民通婚,形成名为 “峇峇娘惹” 的族群。峇峇娘惹积极保存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饮食上也将中国菜融合马来菜、爪哇菜、南印度菜等文化,造就独特的饮食风格。叻沙、百加鸡(黑豆焖鸡)、娘惹糕等都是知名的娘惹料理。
峇峇娘惹风格建筑(位于新加坡坤成路)
泰国中华料理
虽然泰国的主要族群是泰族,但也有庞大的华人族群,占总人口约12-14%,有华裔血统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从素可泰王朝时期(西元1238-1438年)就因为海上经贸逐渐发达,加上蒙古人南侵,大批来自潮州、福建的华人在泰国落地生根。中华饮食文化不只让筷子成为举国常用的餐具,现今走在泰国街上,依旧能看到不少摊贩贩卖煎蚝饼(类似台湾的蚵仔煎)、炒饭、咸粥、粿汁、猪脚饭等等。甚至有一说表示泰国料理首都菜的成形,便是起源自曼谷的唐人街 ”耀华力路(ถนน เยาวราช; Yaowarat Road)“ 。
酿豆腐湯粿条
当今泰国代表美食之一泰式炒面 “Pad Thai” ,正是潮州炒粿条融入当地特色而诞生的结晶。泰国建国初期,为了能在国际上确立自己的文化定位,泰国推行一系列的 “泰国化” 运动,也在饮食方面着手。原本的炒粿条将潮州粿条改成当地发展出的面条,名称也改成 “泰式炒粿条” ,随后就简写成大家耳熟能详的Pad Thai。一般泰国店家想呈现中式风味,配料都会选择中式香肠、叉烧,或是淋上甜甜的叉烧酱,做成上班族常吃的中式简餐。
当一种料理只适合特定族群,往往只能小规模延续下去。然而当中华料理传入这些东南亚国家,不只成为举国皆准的饮食习惯,甚至还成为国际知名美食,红回发源地。
不过,中华料理的海外之旅不仅于此。除了东南亚以外,中华料理在渡过日本海及太平洋后也以崭新面貌另起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