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在他笔下的小鸡稚气可人,形神兼具


一直以来,范石甫先生不仅以多才多艺、广收博采而成为艺坛的佼佼者,还以画宗缶庐而能自出机杼为人们所注目。特别是他笔下的鸡雏,名扬海内外,有着“江南鸡范”之美誉,被国画大师、原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程十发赞为:“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范石甫的鸡,难得一绝。”



范石甫:1943年生于江苏金坛市直溪镇。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热心于艺术活动,曾为创建中国书法家协会而奔走呼吁。





10岁时受陈荷松老师的启蒙开始学画,继又得到冷铁老师的指导,14岁从南京艺术学院丁吉甫教授习篆刻,15岁拜师于江苏省国画院顾伯逵老先生门下专攻花鸟画。1962年后,相继得到潘天寿、诸乐三、王个簃、陆维钊诸先生亲授,其画宗缶老而能自出机杼,尤擅画鸡雏,世有“江南鸡范”之誉,程十发先生评曰:“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范石甫的鸡,难得一绝。”书法以“常在篆隶行草之间”的书风著称,林散之先生赞曰:“放而有胆,变而有理”。





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获奖并被收藏,先后在上海、北京中国美术馆、菲宾、荷兰等地举办个展,作品还应邀赴美国、德国、新加坡、英国、日本、加拿大、法国、韩国、俄罗斯、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及港、台地区展出,海内外数百家报刊、专集,中央电视台,电视专题等作过艺术专题介绍。出版有《范石甫书画》(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花鸟画家—范石甫》(西泠印社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范石甫》(大红袍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墨缘鸿爪》(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多部著作。




提起画小鸡,范石甫先生坦言:“自古画小鸡者众多,为有别前贤,自己只有另辟蹊径,”他认为,鸡有五德,而小鸡又以其勃勃生机独占吾心。他讲,青年时代曾一度沉湎于历代名家的墨迹之中,然而却苦于终不能出其右,苦恼思索中,便循古训——到生活中去寻找灵感。



于是,他同鸡贩子交朋友,盯着满箩筐叽叽喳喳的小鸡,一琢磨就是半天。“那时几乎每天都到孵坊,与小鸡们同喜怒共哀乐”,进而“被这些鸡雏的纯真、喜悦和朝气深深地打动了”。



为了画好小鸡,多少个日日夜夜,在他艺耕堂的画桌上,范石甫苦苦研习,从用笔、用色,到选纸、造型以及对水的把握,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实践,终于以小写意的笔法,塑造出了有别于前人的全新鸡雏形象。



在他的笔下,往往数笔,或嬉戏欢笑、或窃窃私语、或打闹争食的小鸡皆稚气可人,形神兼具。



著名书画家、书画鉴定家谢稚柳老先生早在多年前看过范石甫的画后就欣然以“并世画鸡,颇多作者,此图笔墨形体生动流畅,殊不易也”题赞。历年来,美术评论家、社会群众更是好评不辍,赞赏尤佳。2002年,他的画作在欧洲展出时就有观众以500美元一只鸡雏的价格,求购先生的画作。



在一篇题为《鲜活灵动,神采激越》的画评中,文化部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克这样写道:范氏鸡雏不仅形象生动,小小生命欢腾跳跃,观之犹觉毛团在手,唧唧在耳,同时,画家在反复描绘过程中,寻求到简练概括的笔法, 令鸡雏的头喙脚爪有了规范程式的手法,作画时得心应手,随意驱遣,故无愧人称“鸡范” 。



范石甫先生一直以来致力于书法的研习和探索,并“放而有胆,变而有理”(草圣林散之对范石甫的题赞)地在篆隶中增进了行草的笔意,在行草中又取金文、汉隶的雄浑、朴厚、苍茫笔意和宽博、壮朗、奇逸的体势,从而形成笔力遒劲、格局宏伟、境界壮阔、坚如铁铸的范氏草篆体。



书画之外,范石甫先生还擅篆刻,早年师从丁吉甫的他,由临摹入门。随后,范石甫不仅在汉印上下了扎实工夫,还不断旁及西泠诸子名家,尤其对齐白石、陈半丁等的篆刻艺术多有取法。



为了使篆刻艺术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早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初,范石甫就提出了“今篆”的概念,并引起了当时书坛的热议,为篆刻艺术的发展、创新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翻开范石甫先生的篆刻作品,或满白温醇,如“江南鸡范”、“自得其乐”、“艺耕堂”;或朱文妍逸,如“五十晓知”、“ 石甫画记”,皆刀法纯熟,布局妥帖,使人观之,美感、舒适感一应俱全。



诗、书、画、印皆能,并皆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反映了范石甫先生全面的艺术修养。他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艺耕堂”,就是要在艺术的天地间勤奋耕耘。他自甘寂寞,又多为培养后生、促进艺坛交流默默奉献。虽然已功成名就,但他却依然坦诚、谦虚,努力创作。



《江苏画刊》副主编许祖良先生读了范石甫的花鸟画作品,夸赞是一种艺术的审美享受。并说, “范氏作品呈现出纯朴的生活之美、天成的自然之美和绚丽的艺术之美,充分展现出了中国画的传统艺术风采,同时又显现了他守正尽变的创作新貌,不愧是当今写意花鸟画坛一位有雄厚实力的名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