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中抽出的短暂时间可否给你些许回忆的机会
今天,就让我们忆回那些年
这里是乌镇
这里也是“三珍斋”的起源地
他是百年老字号的新掌门人——徐杰
他也是专业的芭蕾舞者——徐杰
言语儒雅
坐姿端正
气宇不凡
此非寻常人等
古朴的建筑,小桥流水的安适,泛着小舟游弋在桥与桥、码头与码头之间的闲适……
徐杰就生于这样宁静悠远的古镇,小时候的他生性顽皮好动,一次校际的文艺演出,被老师推荐上了舞台,他突然发现自己对舞台原来有这么大的渴望,慢慢,他会很期待这样展现自己的机会。读书期间,徐杰总是那个不惧怕瞩目眼光的角色,大大小小的演出不会落下,他很享受在聚光灯下的那一刻,因为那一刻,绚烂无比。
凭借着一腔对表演的热血,18岁的他,违背了父母让他考个企业管理的系别好以后接手家里的事业的期待,偷偷报考了上海师范学院舞蹈系,以无限的表演欲望弥补专业技能,最终,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他以65.38分的及格分低空飞进了这个自己期待的未来。
徐杰一直坚持,“这是一条我愿意为此奋斗的路。”
就在满满的憧憬中踏进了这个充满未知的城市——上海,面对众多有扎实功底的同学,作为“门外汉”的徐杰也不甘落后。每天练功房——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每晚至少1小时的练功,压腿、压肩、下腰、劈腿……填满了他生活。舞蹈基本功训练要求的力量、柔韧性他咬咬牙可以坚持完成,但协调性与灵活性的确很难克服,顾脚顾不上手、顾手顾不到脸的困境在他不断湿透一件件练功服,不断练习一个个细节动作中慢慢褪去了。
尽管如此,他看起来总是气定神闲,不是在反复练习动作,就是坐在练功房的地板上调整呼吸。没人知道,他此刻的心情是云淡风轻,亦或波澜壮阔。
那是汗水浸透的时光,也是无比充实的时光,渐渐让他适应了这个无限精彩的舞蹈世界。
1999年,苦练了一年的徐杰在一个名为《晨曲》的节目中演了一个不到一分钟的小角色,就是这么一个在舞台后侧的部分,却让他开心了许久,“我终于上台了。”这是他努力换来的成绩啊。他一直很珍惜每次走台表演的过程,在他看来,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时间的流逝是让感觉和思想沉淀下来,成熟起来……
后来,积累了一些演出经验的他有机会被挑选为杨丽萍先生《绿》的伴舞,他清楚的记得,当时是在舞台右侧的第一个的位置,就在离杨丽萍先生的不远处。“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美,那样充满灵性,力量,能上通神灵的美。”杨丽萍先生在舞台上的专业性,灵魂性让他无比震撼,让他学到了蛮多课堂外的东西,也更坚定了他心中的舞蹈梦。
我看得到一草一木,看得到河水的流动,
看得到一朵向日葵从种子一直发芽、直到开花,每天紧随太阳转动,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巨大的形象,一种巨大的声音,而里面的内容全是美好。
——杨丽萍
两年的学习后,很多同学去了欧洲舞台深造,徐杰却因为想要更扎实自己的基础而选择了新加坡,这里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度,一个包容华人的世界。在这里,他遇见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露云娜,这个前香港芭蕾舞团的女首席让他对芭蕾有了新的认识,他感慨到,“一位40多岁的女性怎么能把16岁少女的灵巧美感展现的如此淋漓精致。”芭蕾,原来可以这么美。自此,开启了徐杰的芭蕾之路。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芭蕾是一种生存的方式。”一语道破投身芭蕾艺术之人的心态——把芭蕾视为生活与艺术的连接点,演出一场生活,也活出一场表演。
徐杰毕业作品
在新加坡,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环境让他更快地融进了芭蕾的世界。
在拉萨尔艺术学院为期三年的学习期间,徐杰的主要方向并不在表演,而是教学和编舞方面。2004年毕业后,因为政策的支持,徐杰顺利拿到了绿卡并留在当地开始从事舞蹈教学工作。之后因为新加坡青年节的契机,他开始在学校开办的舞蹈课程中教学,“最多的时候我一个人教十一个学校。”忙碌中也让他积累了很多经验,经过一段时间,在2005年底和同伴开了一个舞蹈学校,面对孩子的教课还是很单纯的,看着他们从第一次来上课到多少年后,从一个小女孩到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徐杰开玩笑说道“在拥有成就感的同时也暗暗觉得自己老了。”
最
爱
说起自己最爱的编舞,徐杰的神情会飞扬起来,喜欢创造新的东西,不喜欢和别人做一样的。那时,他的很多舞蹈作品都获过奖,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舞蹈圈内小有名气。
但说起毕业第一次带学生去比赛,那次全军覆没的经历让他明白了:学生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不能把成年人的思维强加在他身上,拔苗助长是会适得其反的,应该展现更多他们的东西。这是他观念的一个很大的转变。在接下来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徐杰一直秉承着让学生展现自己的精彩的原则,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舞蹈人才,很多现在都还保持着联系。
徐杰所获奖项
就在外人看来发展的顺风顺水的徐杰,其实也遇到了瓶颈期,七年的编舞生涯,没有进行更多的基础学习和社会阅历让他的创作灵感慢慢消退,再加之他已经过了舞蹈的黄金年纪,重新去学校学习已是很难实现。
正当徐杰在思考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他接到了国内父母的一通电话。“父母年纪大了,希望我回国管理企业。”
但,十二年的舞蹈生涯哪是说放就能放的,在一年多的挣扎考虑后,2012年,徐杰回来了,回来了这个他土生土长的小镇。
这里,是徐杰家中基业——“三珍斋”的起源地。“三珍斋”创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因其出产传统酱卤味选料讲究、制作精良、风味独特而驰誉江南。“三珍斋”凭借悠久的历史成为首批被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也是乌镇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这个味道啊,几十年来,就是忘不了它。”这是乌镇人对“三珍斋”卤味的独家记忆。与其结下不解之缘的还有文学巨匠——茅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茅盾寓居上海,常常到上海百富门大陆商场的“三珍斋”(现今的汉口路上)购买酱鸡、酱鸭,馈赠亲友。这是乌镇“三珍斋”老店每天乘快班轮船送往上海销售的新鲜货,因其用竹篮荷叶包裹的酱鸡、酱鸭色泽红亮、肉嫩味鲜、酥香不腻,更有盛夏不馊、严寒不冻的特色,深得京、沪人士以及国外友人的赞赏,被誉为“家中三珍”。
虽有如此大的基业摆在徐杰面前,但要从一名艺术工作者转变为一名企业管理者,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那段时间的徐杰一直很不适应,就是基本的作息都差异巨大。在新加坡,他的教学工作是在下午2:30-6:30,其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但在这里,他必须从早上7:30-5:30都在公司。突然的转变让他倍感压抑。“作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舞蹈老师,我只需将舞跳好,将技艺传授给学生。而现在,我得考虑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考虑客户的需求。”在刚回来期间,徐杰为了平衡心中的秤砣,他一方面努力学习企业的运营,另一方面还是会受邀在马来西亚等地担任评委的工作。
回国后的三四年,在别人看来“不接地气”的徐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曾不止一次地怀疑当初的选择是否错了。
在不断的冲突中,他也渐渐明白:这里和新加坡不一样,自己的西方思维并不一定适合这个百年传统行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发展只会丢失“三珍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他观念的一个很大的转变。
为了努力适应角色的转换,徐杰开始尝试从公司的销售做起。“三珍斋”有外贸业务,他凭借自己的英语优势慢慢摸索。伴随着新客户的开拓,渐渐地,徐杰对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有了了解。
“现在还在学习,是在慢慢融合的阶段。”徐杰说。
这两年,徐杰一直致力于百年老品牌的平稳过渡,立志将这个乌镇人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更好地发扬出去。立足现在,吸收精华,如何依靠乌镇互联网和新兴旅游业的发展把产品的特征性推出去他一直在思考的。
“就算回来了,我仍不觉得是我芭蕾生命的终结,让艺术生命延续下去的方法很多,现在我是有在和一些舞蹈界的朋友沟通,希望他们可以挖掘乌镇当地的民俗民间文化,然后以舞蹈的形式传播出去,我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
从乌镇启程
到上海成材
在新加坡有所成
回乌镇再度腾舞
从以前挑选精美的演出服到现在挑拣寻常的猪耳朵,徐杰在自己的百转人生中沉出了万般未来,那么,未来,我们一起成长……
| 扩展阅读 |
探险大师:徐海鹏 |骑行大师:陈守忠|潜水大师:杨家齐 | 旅美大师:凯瑞 |欧游达人:卓建棠 | 探戈达人:王凯 | 弗拉门戈舞蹈 :安娜 |云南燕子骑行俱乐部:金永刚 | 梦桃咖啡:潘晓琴 | 2100公里的礼物:陈萱
逍遥乎山水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
跟着大师,玩转人生
cosy逍遥大师
新浪微博:@cosy逍遥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