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可持续的城市雨洪管理要求以功能综合为前提,整合水文、环境、生态和社会效益,改善人地水关系。以“城市雨洪管理效益评估”为议题,从理论背景、研究现状、评估指标、评估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综合分析现有文献,归纳了城市雨洪管理效益评估的5个研究视角,即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社会,并对评价指标、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进行了概述。城市雨洪管理效益可分为基础性生态服务与人居环境服务两大类。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基础性生态服务的识别与量化,而忽视了具有更大潜在价值的人居环境服务效益。基础性生态服务效益研究展现出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可通用的模拟模型,已得出丰富的研究结论。人居环境服务领域的雨洪管理效益的重要性和多元性得到普遍认可,但量化研究不足、未纳入综合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众的深入了解与认知。为应对可持续雨洪管理的不确定性挑战,城市雨洪管理有待从社会-生态的视角出发,进一步深化对效益综合评价的重要性认知,为改进雨洪管理效益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可持续雨洪管理;综合评价;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水资源;水环境;
作者简介:
秦雪(1996—),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雨洪管理与绿地绩效评价研究。
*徐海顺(1981—),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海绵城市与绿色基础设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景观生态修复。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YJCZH190);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08320046);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引用:
秦雪, 徐海顺. 城市雨洪管理效益评估研究综述[J].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2, 53(4): 10- 23.
QIN Xue, XU Haishun. Review of study on benefit evaluation of urban rain-flood management [ J] .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2022, 53(4): 10- 23.
0 引 言
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城市化与水环境之间胁迫与约束的相互作用,使人地水关系失衡问题(如城市洪涝、热岛等)日益凸显。可持续雨洪管理(Sustainable Urban Water Management, SUWM)通过建立一整套合乎水文、环境、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理念、工程技术、评估机制与方法,旨在解决雨洪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关注公共福祉。国外雨洪管理研究起步较早,已有诸多代表性理论: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采取综合性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小项目开发对环境的干扰;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GI)强调城市绿色空间的网络连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水敏型城市(Water Sensitive Cities, WSC)将城市水循环作为一个整体并与城市设计有机结合;新加坡ABC水计划(Active, Beautiful, Clean Waters, ABC Waters)强调水资源管理的整体性、可持续性和公众参与性,充分发挥城市空间潜力。
2012年,我国提出海绵城市理念,旨在恢复和保护基于自然的水文循环,强调以功能综合为前提,重构城市人居环境。近年来,随着试点城市建设与综合理论研究的发展,海绵城市的建设评审和效益评估方兴未艾。2015年,我国发布《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制度与执行情况、显示度6个方面,首次构建了一个系统的海绵城市绩效评估体系,但并未明确提出各项考核指标的定量评价方法。2018年,《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 51345—2018)(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出台,提出基于现场检查和数值核算、模型模拟和监测等多种方法,针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径流体积控制、路面积水控制与内涝防治、城市水体环境质量等7项指标,开展海绵城市建成后的效果评价。上述评估体系的构建与指标的量化,将理论和实践相连,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优化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的建设规划与决策。
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系统的SUWM评估机制。一般是在长期监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型进行水文模拟与成本效益分析,而后为了获取公众支持并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进一步将评估范围扩展为更广泛的环境、生态、社会和经济等综合效益。总的来说,SUWM的建设目标在各个层面都是相似的,即保障水安全、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复兴水文化。可以说,雨洪评价体系是对减灾、生态、社会等效益的综合评价,而不仅仅涉及水文效益。这也正是雨洪管理的多维度研究(多功能、多标准决策、多利益相关方)一直被学者所关注和讨论的原因。基于此,本文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社会的视角,梳理城市雨洪管理效益评价指标,整理现有评估方法与工具,评价现状问题与未来研究趋势,为改进我国雨洪管理效益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1 城市雨洪管理效益的评估指标
1.1 水安全
1.1.1 径流调蓄效益
城市水安全领域的雨洪管理效益评价多数聚焦于SUWM的核心思想,即重塑城市下垫面的自然水文循环,与流域自然水循环存在很大差异。随着城市不透水下垫面面积的增加,城市建成区的雨洪调节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新建区较之老城区影响更为显著。研究证明,SUWM具有显著的区域蓄涝能力,项目实施后地表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分别减少18.6%~59.2%和8%~71.4%,并延后了径流峰值的出现时间。生物滞留池与植草沟分别减少50%~84%和17%~79%的峰值流速,径流量减少了47%~80%。实施LID方案可以使总淹没面积减少2%~17%,高危害程度的洪水区域减少6%~80%。依据《标准》,雨水径流控制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中最核心的内容,通常以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峰值削减率和推迟峰现时间作为量化指标,二级指标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总淹没面积、总积水削减率、淹没节点数、平均淹没深度、合流制下水道的平均输水量等。其中,干旱少雨地区与多雨地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符合“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的规定,依据渗透情况、地下水位等因素“因地制宜”。
1.1.2 防洪减灾效益
在城市化地区,LID是缓解城市洪涝灾害的有效途径,洪峰流量和洪水事件可分别减少8%~71.4%和0%~40%。但已有研究表明,城市雨洪措施的雨洪控制能力随降雨重现期的增大而减小,在较小降雨事件下,海绵城市的性能随着雨洪控制措施的大规模实施而提高。《标准》也将控制高频率的中小降雨径流作为LID措施实施的首要目标。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有限,且多数采用场地层面的LID措施,因此,雨洪管理措施一般难以应对极端降水(重现期大于3 a)造成的城市区域范围洪涝灾害。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也引起了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广泛质疑。于是有学者提出引入蓄涝水面率、最大淹没深度、内涝势冲量等指标,通过定量划分洪水危险等级区域,实现城市淹没区域洪涝的动态变化可视化,有助于提升公众认知。
1.2 水环境
广泛的水质处理效益评估研究证实,雨洪控制措施具有显著的径流污染物削减效果。李春林等通过模拟城市化前、城市化后和LID措施实施后3种情景方案的水文水质过程发现,LID措施对总悬浮固体(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的去除量较大,但两者排放量仍然远远高于城市化前,总氮(Total Nitrogen, TN)和总磷(Total Phosphorous, TP)的污染物排放量接近于城市化前的自然状态。LID措施降低了26.47%~60.98%的地表径流污染物负荷,其中,TN减少0.30%~34.20%,TP减少0.27%~47.41%,TSS减少0.33%~53.59%,铅(Pb)降低0.30%~60.98%,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和COD分别降低0%~26.70%、0%~27.52%。
海绵试点城市的污染负荷TSS削减率在45.0%~47.7%之间,平均削减率为46.1%。依据《标准》,TSS与城市其他径流污染物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通常将TSS作为径流污染物控制评价指标。同时,LID措施对雨水pH值具有显著的中和作用,对重金属具有较好的截留、吸附作用,如透水路面对铜(Cu)和锌(Zn)的去除率分别为85%~92%和65%~82%,pH值和重金属也可以作为衡量LID系统效力的指标因子。此外,透水路面的微生物去除率达98%~99%,但也有相反观点提出,由于研究范围有限,LID措施的微生物去除性能尚未得到证实,部分LID措施的环境条件反而会促进微生物滋生。
综上,水质处理的评价指标可大致分为物理化学参数、营养物质、重金属与微生物4个维度,其中物理化学参数包括TSS、pH值、浊度、BOD、COD等;营养物质包括TN、TP、氨氮、硝酸盐、磷酸盐等;重金属元素包括Cu、Zn和铁(Fe)、锰(Mn)、铅(Pb)、镍(Ni)、镉(Cd)、铬(Cr)等;微生物指标有总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粪便链球菌等。其中,TSS、COD、TN、TP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水质评估指标。除此之外,所有降雨事件的污染物浓度峰值出现在径流产生后的半小时内和流量峰值之前。因此,初期雨水处理也可以作为水质处理效率的重要评价因子。同时,在雨水渗透能力较差的区域,提高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以有效减少径流污染,故而也可以考虑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纳入水质处理的效益评价体系。
1.3 水资源
1.3.1 雨水利用效益
目前雨水利用效益研究大多围绕城市尺度,开展雨水资源化利用效益评估、雨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以雨水利用效益的单一性效益评价为主,将其纳入综合效益评估体系的研究较少。谷桂华等根据海绵试点城市玉溪市降水特性和城市土地利用,采用传统水量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率,实现雨水可利用效益的量化分析,该市现状年均雨水可利用量占城市年均总用水量的30%,每年雨水可利用经济效益6 752~8 965万元,一般年份约为8 034万元。赵飞等从可用雨洪资源增量的角度,运用水资源量、防洪排涝和污染物削减效益3个指标表征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潜力,认为我国各城市实施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后,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折合经济效益约1 714.8亿元/a。因此,可运用雨水资源化利用率和雨水资源利用潜力2项指标表征雨水利用效益。
将水资源作为城市重要的环境资本有利于发挥SUWM的综合效益。如孙栋元等从影响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社会适应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等方面,探索构建了黄土高原地区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雨水收集再利用(如雨水桶、绿墙等)与中水回用可以为雨水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如DE MACEDO等依据蓄水量和水质标准,评估生物滞留池的中水回用潜力,并认为中水回用潜力也是干旱地区水安全效益的重要指示因子。总的来说,雨洪控制利用在城市尺度关注于雨洪利用效率的量化分析,场地层面则关注于雨水再利用的实践与应用。
1.3.2 地下水回补效应
城市雨洪管理强化了城市建成区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具有显著的地下水回补效益。地下水回补效应也是衡量雨洪管理效益的定量评价指标之一。《标准》规定,应在海绵城市建成前5 a和建成后1 a, 连续监测地下水潜水水位的平均降幅,从而判断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是否得到明显遏制。宋剑英等运用区域渗透能力、地下水水位变化2个指标,评估济南市海绵城市促渗补泉效应,分析表明,可以运用降雨量、入渗量、径流量3项指标表征雨水下渗量的变化趋势;运用地下水水位变化直接反映地下水补给量,从而间接反映海绵城市项目的促渗保泉效果。然而,不同于城市径流控制已有大量研究及成果,学界对城市自然水文循环系统的入渗水分运动机制、水量水质输出过程关注不足,也缺乏必要的监测手段与研究方法,因此,地下水回补效应目前仅作为项目的考察项进行评价。
1.4 水生态
1.4.1 固碳效益与温室气体排放
雨洪设施的厌氧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去氮与固碳作用,但水的循环利用可能会产生额外的环境风险,这些生态过程也是大气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GHG)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等的来源之一。MAO等监测了人工湿地与对照场地的平均GHG排放通量,得到湿地区域GHG平均通量为212.27 mg·m-2(CO2)、8.84 mg·m-2(CH4)和197.4 μg·m-2(N2O),约为对照场地平均通量的5.8倍;D′ACUNHA等通过试验测量人工湿地中CO2和CH4的气体过饱和,通量分别为4.1 g·m-2·d-1、45 mg·m-2·d-1,这也证明了可以将GHG作为有效的雨水管理系统环境效益评估因子。因此,虽然多数情况下雨洪设施作为碳汇提供生态固碳效益(主要来源于植物),但其也可能作为碳源而产生负面影响。
1.4.2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与提供生物栖息地效益
在城市热环境中,LID通过绿色屋顶等手段减小城市不透水下垫面比例,再加上部分雨水控制措施雨季蓄水、旱季释水的工作原理使得局地热容量增加,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UHI)得以有效缓解。《标准》规定,应通过现场监测得到建成前与建成后的海绵城市建成区与郊区的日平均气温差值,作为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的量化评估指标,后者应小于前者。因此,可用平均气温降低值表征LID措施的热岛缓解效应。
水文效益通过提供稳定的水流并维持合适的土壤环境来驱动生物生态效益,而活跃的生物过程则增加了水的吸收和过滤,进而增强了水文效益。对于城市雨洪管理提供的生物栖息地效益,一般采用现场采集、样方取样等方法,调查动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香浓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等指标,从而实现生物多样性和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的生态效益量化评估。其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种类和结构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密切,其也被用作水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
除此之外,城市雨洪措施的生态效益还包括改善空气质量、水土保持等。但考虑到城市雨洪措施生态效益的发挥与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有较大相关性与一致性,生态质量服务受绿色空间特征影响更为显著,且场地层面的生态效益影响较小,因此,城市或区域尺度的固碳、缓解热岛效应、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更具生态效益。
1.5 水社会
1.5.1 社会效益
雨洪管理的社会效益是指雨洪设施建成后带来的广泛的社会福祉,其价值远大于雨洪措施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目前,相较于水文效益,雨洪设施的社会效益研究较少,但其重要意义已被广泛认可,包括健康效益、空间可达性与环境公平、提升社区活力、社会接受度等。SUWM对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影响,可以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经济福祉与社会接受度4个维度展开;而公众对于雨洪概念、建设目标等方面的态度和行为,则需要综合考虑雨洪措施的功能、美学、健康和安全、娱乐性、经济性和文化价值等效益,同时,由于公众的认知程度受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和参观频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也可以考虑适当纳入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学与地理特征等影响因子。李萌萌等通过主观评价货币化的方式进行社会效益客观化评价,结果显示: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的海绵设施中,社会效益最高的是雨水湿地15.5元/(m2·a),下凹式绿地社会效益最低1.0元/(m2·a),根据各海绵设施建设面积,该校区海绵设施总社会效益约为232.8万元/a。
1.5.2 文化效益
雨洪管理的文化服务效益以公共性为度量,其范围的广泛性与内容的多样性已获得广泛认可。杨青娟等通过重要性-满意度分析(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 ISA)得出,审美欣赏、休闲/生态旅游、场所感是城市雨洪管理最受重视的文化效益,而公众对某些雨洪管理措施所提供的文化效益的满意度与重要性感知之间还存在差距。也有研究者提出从娱乐和教育两方面定性评价SUWM的文化效益,其中,娱乐指标由是否能提供绿色休闲场所来表征,该要素可以在提供休闲娱乐效益的同时提升公众认知;教育指标则包括增加宣传教育、提供教育基础设施与服务等。总的来说,由于难以进行定量分析,文化效益的评估研究目前相对较少。
1.5.3 景观效益
现有研究普遍肯定了雨洪措施的景观效益,如美化城市、提高视觉景观质量和改变审美倾向(欣赏野草之美)等。但与前文提及的效益相比,SUWM的景观效益并不是雨洪管理措施效益评价的重点,并且,由于雨洪措施环境效益的保障往往需要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使得雨洪设施很难达到人类视觉上对景观美感的要求。因此,多数效益评估只是简单将景观效益纳入社会效益分类中,而缺乏进一步的量化分析。
1.5.4 经济效益
如前文所述,SUWM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景观效益,这种无形价值的提升也间接增加了雨洪管理的经济价值。一般来说,雨洪管理的经济收益可以分为直接经济收益(如减少城市洪涝的社会经济损失、因雨水管理设施节约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减少的污染治理费用、节水费用等)与间接经济收益(如减少的调水费用、减少能源使用、增加工作机会、房产增值等)。LID改建项目相比于45%的传统型改建花费,其成本仅占现有建设成本的20%。绿色屋顶经济效益较高,建设成本效率为12.51元/m3,费效比为5/12(0.41)。对城市绿地的投资可能会对当地住房和商业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产生更具吸引力和功能性的景观。
综上所述,城市SUWM具有缓解城市洪涝风险、水质处理、缓解城市热岛和提供生物栖息地等基础性生态服务,同时能够提供健康、环境公平、教育与审美等层面的人居环境服务。城市雨洪管理效益评估指标及释义如表1所列。
已有城市雨洪管理效益评估成果中,杨丰潞等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3个层面出发,构建LID措施净收益效益指标,得出每单位面积的LID措施能获得的年净效益为6.53元/m2;付喜娥等将环境和社会因素引入成本效益分析框架中,应用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得出SUWM的社会效益值为1.16亿元。总的来看,城市雨洪管理量化效益成果较少,多数是对指标内容、重要性排序等所做的定性描述,这体现了雨洪效益评估存在的一些问题:(1)当前城市雨洪管理效益评估以某个或某些技术的单目标效益量化为主,涵盖生态环境、社会福祉等方面的综合绩效评价多数处于体系构建、权重计算的探索性阶段,仅有少数综合指标体系实现了项目应用与实践研究;(2)现有研究多数从环境资源影响出发进行物质环境效益评价,但仅仅利用水文环境效益来解释雨洪效益是不完全的。SUWM除雨洪控制效益之外所提供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等效益,是其有别于传统雨洪管理的关键所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社会、文化、景观、经济等非水文效益引入评价体系中,但其定量化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尚不成熟。
2 城市雨洪管理效益评估的方法与工具
2.1 评估方法
雨洪管理效益评估方法根据不同评估内容,分为水文效益评估方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价值评估方法(见表2)。基于数据监测、情景模拟的水文效益评估,更容易甄别机制特性、提出量化的指标和阈值。因此,国内外在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等领域的水文效益评估多采用试验法、情景模拟法、建构模型法等进行模拟与定量研究。目前,成本效益评估(见表2)研究数量较多、应用范围广泛,为了有效地降低经济成本并使得SUWM的效果最大化,研究者们通过有形效益与无形效益的定量化与货币化转化,一方面加深了公众对雨洪措施的了解与认可,另一方面也为设计决策者提供了清晰合理的决策支持。
水社会领域下的社会、文化等效益评价,主要依据于场所中人的体验与感知,且涉及价值规范,因此主观性更强,更难以量化,以往常采用定性分析、问卷调查或借助基于经济学理论的货币价值评估法来量化评估研究。其中,货币价值评估法(见表2)分为市场价值法与非市场价值法。市场化评估法通过市场交易价格来确定生态系统服务收益,如替代成本法、影子工程法;非市场价值评估方法则被广泛用于无法直接进行价值评估的社会服务效益,包括显示偏好法(享乐价格法、旅行成本法等)和表达偏好法(选择试验法等)。在非市场价值评估法中,条件价值法应用最为广泛,但这种评估方法仅仅包括经济社会变量,忽略了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如1.5小节所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引入偏好、态度与可达性等非经济变量。
除此之外,城市雨洪管理的效益评价一般分为两个步骤:(1)对雨洪管理措施进行量化统计,形成各单项效益评价;(2)对各效益进行权重分析与价值评估,通过雨洪效益的价值化,实现雨洪管理措施效益的横向比较。已有文献基于层次分析法、TOPSIS法、联合分析法等,在前文提到的5个领域的基础上构建了效益评价体系。
2.2 评估工具
城市雨洪模拟是当前城市内涝防治、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性支撑技术。国外模型研发较早,相对成熟。我国的模型大多基于某一特定方向或研究区域开展应用研究,但近年在自主研发和二次开发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见表3)。如基于HIMS的海绵城市雨洪模型、基于SWMM的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综合效益评估工具多数以三重底线模型(Triple Bottom Line-oriented, TBL)为基础,围绕经济、环境、社会因素展开,为使用者提供简单易行的计算方法,但指标量化、效益权重与特殊地理人文因素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探讨。表3列出了雨洪管理效益评估工具以及它们的功能与适用性。
3 研究趋势
(1)可持续雨洪管理与传统的水基础设施不同,其效益评价结果随时间的发展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并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现有雨洪管理效益评估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选址优化、多尺度效应、多学科协同效益与风险评估等领域。因此,未来可以进一步基于气候变化与城市化进行城市雨洪管理的动态时空演变情景模拟,立足于不同城市人文地域条件,形成“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的具体指导方略。
(2)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由“城市治理”向“城市共治”转型的重要标志,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开发运营、市政建设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与之配套。雨洪建设工程的有效性,一方面与雨洪设施的数量、质量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有待于从单纯地关注水文生态系统转变为科学地认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综合人口、技术与认知等社会问题,转变雨洪管理认知方式,扩展居民城市雨洪管理的参与广度与深度,探索一种综合城市环境改善和社会反馈的社会-生态方法。
(3)城市水管理迈向可持续的系统转型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现阶段,我国受传统水管理理念、利益相关方认知、雨洪管理水平以及风险因素等影响,对狭义上的雨洪“管理”即非工程性雨洪配套措施的重要性认知较为薄弱,如政策法规、管理机制、宣传教育、民众参与等。克服这些问题需要更好地理解SUWM措施的综合功能与效益。只有准确地认识多功能雨洪措施的价值,才能在实践中对其进行更好的设计与管理,从而进一步增加其价值、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4 结 论
(1)城市雨洪管理的核心在于雨洪控制,目的就是要在城市建成空间内恢复自然水文循环,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基础性生态服务领域的效益研究已经得出了大量研究成果。但立足于不断变化的水文水社会条件,指标评价有待进一步更新与发展,如在防洪减灾效益中引入动态洪涝过程指标,关注城市雨洪利用效益和促渗补水的指标建设与机制研究,关注利用城市雨洪作为非饮用水源和地下水补充的水质与水安全问题,促进雨洪管理设施持续高效地发挥综合效能。
(2)人居环境服务领域的非实物型效益,当前已被人们广泛认知,定性描述也比较成熟,但准确、有效的定量评估仍有待进一步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众对雨洪管理效益的深入了解。建议针对居民健康、景观美感与文化娱乐等生态系统服务,建立雨洪管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评价指标的选取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3)水文模型模拟与预测、综合效益评价工具等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已经在衡量雨洪控制目标、制定与优化措施方案、实施精确检测与量化效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建设成果的实证评价,促进水管理各利益相关方的认知与互动。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杂志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综合性技术期刊(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介绍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为主,同时也报道国外的先进技术。期刊主要栏目有:水文水资源、水工建筑、工程施工、工程基础、水力学、机电技术、泥沙研究、水环境与水生态、运行管理、试验研究、工程地质、金属结构、水利经济、水利规划、防汛抗旱、建设管理、新能源、城市水利、农村水利、水土保持、水库移民、水利现代化、国际水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