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天府美术馆获照明设计“奥斯卡”背后:城市之光的讲究

每经记者:谢陶 每经编辑:唐元

点状光、带状光、光的色散、光的色温……这些生僻的光学名词和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

街道上的路灯、商业区的广告灯、美术馆的照明灯又是如何影响一座城市的夜间风貌的?

一直以来,照明作为空间最重要的媒介,被誉为建筑的“第四维度”。建筑的照明设计体现出一座场馆的文化底蕴。而城市之“光”的设计,则直接影响到一片街区的风貌,更是一座城市在高速发展变迁过程中藏在治理细节中的“魔鬼”。

日前,成都天府美术馆凭借其照明设计项目,获得了2022美国缪斯设计奖(MUSE Design Awards)铂金奖,在吸引游人前来驻足欣赏的同时,再一次引发了关于美术馆照明设计以及城市夜间照明生态的思考。

获奖截图 图源:MUSE Design Awards官网

创建于2015年的缪斯设计奖,由美国博物馆联盟(AAM)与美国国际奖项协会(IAA)主办,是全球创意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奖项之一,每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在视觉传播艺术方面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家和项目。

“纵观近年的评审风向,体现出缪斯设计大奖对于多元文化的尊重、美学的创新表达,以及照明设计类环保的重视。”中建西南院总建筑师、天府美术馆主创设计刘艺在接受创姐专访时表示。

在刘艺看来,“虽然近年国内的美术馆、博物馆等建筑设计正逐渐摒弃原来华丽的风格,更加注重文化感,兼顾在地性。但整体而言,城市夜间照明生态缺乏系统性思考,过度照明,千城一面现象凸显。”

照明设计,场馆“最后一公里”

照明设计,历来被视作建筑场馆的“最后一公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场馆的“氛围感”与艺术美感。

夜幕降临,天府艺术公园内,天府美术馆静静地伫立在湖畔。其屋顶,远看犹如一朵巨大的芙蓉漂浮在水面之上。天府美术馆的室内空间、建筑轮廓、水中的倒影、岸线的灯光营造出细腻柔美的空间细节。

顺应岸线的变化,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光的明暗虚实变化,优美的曲线与建筑交相呼应。图源:成都市天府美术馆

与传统的照明设计从上到下打在建筑物上不同,这次天府美术馆主要突出了建筑下部的光影营造。“我们没有使用轮廓灯,也没有使用点状灯,全部用的是投光,从下往上,营造出一种‘重力的消失感’。同时,顶部的曲面不好投光,我们并未对其全部打亮,而是保留了阴影,做到了光线浓淡的变化。”刘艺表示。

从“花蕊”到“花瓣”,美术馆通过富有节奏的灯光变化来表现复杂的空间关系。灯具的布置避免照亮玻璃及幕墙立柱,让建筑变得更加的轻盈通透。地面安装灯具则将向外挑出的花瓣照亮,檐口下暖色的灯光与屋面洁白的灯光形成了视觉对比和空间转换,塑造了花瓣的正反两面。

“美术馆蜿蜒起伏的白色屋面采用的4000k色温,而3000k灯光从室内向外穿透,将暖色的竹皮材质烘托出温暖安全的氛围。同时,这次我们非常重视环保,从设计到施工层面,选用节能的灯具,用最少的灯,打出最好的效果,”刘艺告诉创姐。

很多时候,业界在谈到美术馆等艺术场馆的照明秘诀时,都有个一致的原则——三分设计,七分调试。不同的空间场所需要不同的调试方法,异常繁杂,涉及到显色指数、色温、色容差、光斑光形等光品质的方方面面。

在谈到此次设计实施过程中的挑战时,刘艺坦言,因为曲面的不规则设计,灯光的控制需要兼顾极其微妙的变化,这是非常有难度的。“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现场实勘与调试,就像是做‘手工艺品般’不断调整灯的位置与角度。最后,再通过智能化系统,对光色、亮度、色温、节日模式、深夜模式等不同光环境实现精准的控制。”

建筑设计,需兼顾在地性

在知名建筑师西萨•佩里看来,“对城市的一块土地加以设计,无论这块土地有多狭小,这对于任何一名建筑师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责任。使建筑成为城市浑然天成的一部分的使命,远比令它成为一件艺术品抑或是建筑师的倾力之作的职责重要得多。”

也就是说,城市重于建筑,而建筑重于建筑师。充分考虑建筑的“在地性”,如何令其自然融入周边的“语境”,这也是建筑界持续探索的课题。

无论是大阪国立美术馆对于日本传统竹结构建造的重新诠释,还是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设计中,马来西亚编织和布料工艺的转译贯穿了整个建筑群的多个细节,都体现出建筑在功能性之外、在建筑师个性之外的在地文化属性。

谈及天府美术馆,刘艺表示,“此次,我们用‘出水芙蓉’的理念,对本地文化、城市文化进行了新的演绎,在国际上有明显的文化身份标识。”

在他看来,国内美术馆、博物馆的照明设计正逐渐从原来华丽的风格,转向现在更加有文化感、注重差异性,兼顾在地文化的趋势。“像是法国卢浮宫、悉尼歌剧院的照明设计就非常值得借鉴,前者针对了其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安静地‘表达’历史氛围;后者则将海边环境的浪漫,那种在地性与艺术性进行了巧妙结合。”

成都市天府美术馆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创姐观察到,近年成都本土设计师在探索东西方建筑边界的过程中,不断在在地性与当代性中取得一种平衡。此前获得“建筑界奥斯卡奖”——美国Architizer A+ Awards大奖的成都兴隆湖书店和M50艺术酒店两座建筑,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例如,兴隆湖书店项目是以“一本天上掉落的书”为故事起点,建筑外型取义于“书”,曲线屋面的建筑形式又与四川传统民居的坡屋顶相呼应。

而M50艺术酒店项目则试图探寻建筑与音乐的关系,同时深入挖掘在地的文化基因(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的爱情典故),抽象提取古琴“绿绮”的琴弦,以“拨动琴弦”这套动作语汇推演出建筑形态。

上述两者均以先锋的设计手法转译在地文化,将在地性与当代性巧妙融合。

如何提升美术馆在地性?刘艺建议,“美术馆应该为整座城市服务,获奖之后,可以举办更多类似于‘美术馆之夜’的文化活动,而不只是一个‘网红打卡地’。”

成都市天府美术馆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城市夜间照明生态,如何打造?

诚然,美术馆、博物馆等地标性建筑的照明是整个城市夜间照明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城市的“夜间门面”。

然而,门面之后,近年来城市夜间照明生态的混乱,影响着每个人对于一座城市的生活体验与观感。

夜间经济持续发展的当下,商业区硕大的招牌灯、公共建筑闪烁的装饰灯、高架及环路旁不眠的广告灯,营造出一个个“人工白昼”,在不断侵扰居民私人空间,产生大量光污染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城市的夜间风貌。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夜间照明工程,过于华丽,色调不协调,缺少文化感,呈现出千城一面的趋势。”刘艺指出。

创姐了解到,目前,城市夜间照明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路灯等公共灯光,二是河湖、广场灯带等景观灯,三是商家的招牌、广告灯箱等。前两类都有明确的市政部门管理,第三类则基本由业主自行管理。

理想状态下,城市夜景照明工程是将城市夜间的各种要素进行系统化的组织,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对城市夜景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创造独特的城市景观名片。

然而,上述三类夜间照明类别,由于相对孤立,缺乏联动,是城市“人工白昼”滥觞的重要源头。在刘艺看来,“很多城市缺少系统性的思维去打造设计夜间照明体系,因而,过度照明现象长期普遍存在。”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娄伟指出,“我国相关行业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并逐步纳入国家标准管理执行范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光污染的产生。”

但这还远远不够。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夜间照明生态?娄伟建议,“应规范和加强城市照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管控,明确光污染防控要求,并在暗夜保护区、限制建设区、适度建设区及优先建设区等区域落实城市夜间的生态保护。”

创姐了解到,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防治光污染的法律法规,也没有相关部门负责解决灯光扰民问题。上海、天津、广州等少数地方开始采取行动,针对日益突出的光污染问题,出台地方法规。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