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打卡 | 23汉硕初试打卡集训营—第56天

《现代汉语》

1.用符号(字形)直接表示语义,造出义符,以义符带音,即间接表音,这种用义符直接表示语义的文字,叫义符文字,即( ),如汉字和埃及古文字。

【答案】表意文字

【解析】人类造字记录语言,可以只从语义入手,也可以只从语音入手。从记录语义入手,用符号(字形)直接表示语义,造出义符,以义符带音,即间接表音,这种用义符直接表示语义的文字,叫义符文字,即表意文字,如汉字和埃及古文字。从记录语音入手,用符号直接表示语音(音素或音节),造出音符,凭音符得义,即间接表示语义,这种用音符直接表示语音的文字叫音符文字,即表音文字。其中由音符直接表示音素的称音素文字,如英文;由音符直接表示音节的称音节文字,如日文假名。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P138.


2.论述题:为什么说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而不是音节文字呢?

【答案】

(1)人类造字记录语言,可以只从语义入手,也可以只从语音入手。从记录语义入手,用符号(字形)直接表示语义,造出义符,以义符带音,即间接表音,这种用义符直接表示语义的文字,叫义符文字,即表意文字,如汉字和埃及古文字。从记录语音入手,用符号直接表示语音(音素或音节),造出音符,凭音符得义,即间接表示语义,这种用音符直接表示语音的文字叫音符文字,即表音文字。其中由音符直接表示音素的称音素文字,如英文;由音符直接表示音节的称音节文字,如日文假名。

(2)汉语形声字的形旁是义符,声旁是音符,形声字也能从某种程度上表示字的义和音,因此有人据此说汉字是意音文字。应该说,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合起来整个表示语素之义。其形旁只表示语素之义类,是类义符,声旁表语素之音类,是类音符,要一音一符,才是真音符。声旁本身来自义符,假借义符表音类,又不是专门表某音,有的声旁还可兼作形旁。所以,汉字的形声字的音符不同于表音文字的字母,汉字不是意音文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3)一个汉字的读音是一个音节,但汉字不是音节文字。因为汉语一个音节不是只用一个汉字记录的,汉语音节有400多个,却用几万个字表示。表音文字中的音节文字例如日文的假名,一般是一个音节用一个假名表示,读书人见到生字并不难读出音来,听到生字的音也不难写出字来。汉字不是音节文字,汉族读书人见到生字,哑口无言,要查字典;听到汉字的读音常难以写出字形来。例如听到zhāng,不知是写“弓长张”还是写“立早章”。

【解析】Tips:这部分的论述基本可分为三层——表音文字和表义文字的概念、汉字属于表义体系文字的原因、汉字不是音节文字的原因。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P138.


3.论述题:汉字的特点。

【答案】

(1)汉字属于表意体系文字:汉语形声字的形旁是义符,声旁是音符,形声字也能从某种程度上表示字的义和音,因此有人据此说汉字是意音文字。应该说,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合起来整个表示语素之义。其形旁只表示语素之义类,是类义符,声旁表语素之音类,是类音符,要一音一符,才是真音符。声旁本身来自义符,假借义符表音类,又不是专门表某音,有的声旁还可兼作形旁。所以,汉字的形声字的音符不同于表音文字的字母,汉字不是意音文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汉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呈线形排列,有长有短。它无论笔画多的还是笔画少的,所有笔画都写在同样大的方块中。在一个一个方格内纵横交错地组成形体各异的字形,结构自然很复杂,笔画多的,多到一个字有二三十笔,必然难记。那些形体和读音相近的字容易写错读错,这是汉字比较难读、难写、难记、难排检的原因之一。不过,汉字复杂繁多也带来了表音文字做不到的优点,主要是辨义力强,;另一方面使词形较短的汉语写下来更节省篇幅。在联合国档案室里,同样内容的文本,汉字文本比表音文字的文本都薄一些,这同汉字复杂多样的形体都放在方块结构里不无关系。

(3)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汉语同音词比较多。如果使用表音文字,同音就同形,理解的速度就慢,容易产生歧义。汉字能使用几千年,能不为易读、易写、易排检的表音文字所代替,能分化同音词、辨义能力强是主要原因之一。

(4)汉字有超时空性: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方言复杂,汉字同语音无直接的、固定的联系,这一特点使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能够阅读一两千年前用汉字写的诗文,使广大方言地区的人用书面交际成为可能。它能表示古今方言不同的音,能为古今不同方言的人所使用。这说明汉字适应记录汉语的需要,在客观上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保存和传播历代优秀文化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析】Tips:分点答题,一定要把最重要的话放在开头哦~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P138-139.


4.新加坡、马来西亚先后发布实施同我国完全一致的《 》,把汉字作为他们国家运用的正式文字之一。

【答案】简化字总表

【解析】新加坡、马来西亚先后发布实施同我国完全一致的《简化字总表》,把汉字作为他们国家运用的正式文字之一。因此,汉字对保存这些国家的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国同这些国家的交往与文化交流,也有重要作用。

Tips:对一些比较重要文件的名字和年份,都要把它记住哦!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P139.


5.联合国六种法定工作语言分别为英语、汉语、( )( )西班牙语、俄语。

【答案】法语 阿拉伯语

【解析】汉字还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文字之一,在国际交往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P139.


《文化要略》

6.清代朴学“吴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惠栋、江永、( ),其特点是稽考汉代学者的经书旧注,意在摆脱后人的附会之说,( ),因而在许多方面难免迷信汉说。

【答案】钱大昕 以求近古

【解析】(清代朴学)“吴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惠栋、江永、钱大昕,其特点是稽考汉代学者的经书旧注,意在摆脱后人的附会之说,以求近古,因而在许多方面难免迷信汉说。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104.


7.清代朴学“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戴震、( )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他们的特点是( ),注重文字、校勘和训诂,注意总结考据中的规律,并能超越汉代学者而有所突破。

【答案】段玉裁 宗古求是

【解析】(清代朴学)“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戴震、段玉裁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他们的特点是宗古求是,注重文字、校勘和训诂,注意总结考据中的规律,并能超越汉代学者而有所突破。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104.


8.清代朴学“浙东派”主要受( )的影响,注重史学研究,在撰史、补史、史料、史论方面有重大成果,其代表人物为全祖望和( )。

【答案】黄宗羲 章学诚

【解析】(清代朴学)“浙东派”主要受黄宗羲的影响,注重史学研究,在撰史、补史、史料、史论方面有重大成果,其代表人物为全祖望和章学诚。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104.


9.如果说清代的早期和乾嘉时期的朴学推崇古文经,晚清的朴学则复又重( ),并且从纯学术的研究中解放出来,与议政、改良的现实政治活动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探求( )的义理学派,这就又与宋儒差不多了。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魏源、康有为等。

【答案】今文经 “微言大义” 龚自珍

【解析】如果说清代的早期和乾嘉时期的朴学推崇古文经,晚清的朴学则复又重今文经,并且从纯学术的研究中解放出来,与议政、改良的现实政治活动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探求“微言大义”的义理学派,这就又与宋儒差不多了。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104-105.


10.清代朴学中专以学术研究见长的学者是( )和孙诒让。之后便有( )和王国维,他们不但注重文献资料,也注重考古资料,特别是( ),他已经走出乾嘉传统,跨入现代学术的殿堂。

【答案】俞樾 章炳麟 王国维

【解析】(清代朴学)专以学术研究见长的学者是俞樾和孙诒让。之后便有章炳麟和王国维,他们不但注重文献资料,也注重考古资料,特别是王国维,他已经走出乾嘉传统,跨入现代学术的殿堂。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104-105.


《教育学引论》

11.在教育系统中,( )是中心,是教育的主体部分、核心部分。

【答案】教学

【解析】教育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但它是最重要的,是实现教育目的、特别是进行智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在教育系统中,教学是中心,是教育的主体部分、核心部分。

【出处】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89-90.


12.对教学活动规律的研究称为( ),它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的效果检查等。

【答案】教学论 教学原则

【解析】对教学活动规律的研究称为教学论,有时也被称为“教学理论”或“教学原理”(这两个概念比较笼统,实际上其内涵和外延都不完全与“教学论”相同),甚至俗称为“教学法”(要与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法流派相区别)。教学论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的效果检查等。

【出处】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