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热播剧《以家人之名》中最招人恨的人,非陈婷莫属,她自私自利,控制欲极强,内心又十分阴暗,把谁都想成是坏人,导致她的儿子凌霄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焦虑症,而女儿小橙子犹如和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尖酸刻薄,说不了两句话就开启怼人模式。
观众们一看到陈婷出场,都恨得牙根痒痒的,可是她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是受害者心态在作祟。受害者心态指的是人们在遭遇挫折时,倾向于把事情归因为客观环境或人力等不可控的偶然性因素,从而产生自恋心理的一种思维模式。
要说陈婷的遭遇确实有些悲惨,年轻丧女,离婚弃子,后嫁到新加坡,幸福的生活没享受几年,母亲离世,不仅最后一面没见到,还在去机场的路上遭遇了车祸,失去了丈夫,自己也差点瘫痪,好在儿子凌霄飞到新加坡,一边求学,一边照顾母亲和妹妹小橙子,度过了9年压抑的生活。
这些不幸的经历,造就了陈婷受害者的心态,陈婷因外出打麻将,将年幼的凌霄照顾妹妹,凌霄在给妹妹喂核桃时,不幸窒息死亡,由此开启了陈婷的“戏精”模式,或许是不敢面对自己的过失,她将责任推卸给丈夫和儿子,怪丈夫不顾家,一天到晚就知道忙工作,怪儿子为什么要给女儿喂核桃,甚至歇斯底里地狂吼凌霄是杀人凶手,完全不顾及这件事给年幼的凌霄造成的心理阴影。
女儿意外去世后,陈婷的人生又接连遭遇变故,使得陈婷始终无法走出“受害者心态”,变得像刺猬一样,把她的痛苦变成一根根坚硬的刺儿,刺痛别人,并以“我是受害者”的心态来逃避内心的不安。
“受害者心态”的实质是什么
拥有“受害者心态”的人,习惯将自己定位为情境中的“受害者”,因为这样就可以不用承担责任,也不用去努力改变现状,抱怨、责备,迁怒于他人,便成了常态。
当我们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时,很容易将他人或者外界投射为“加害者”,这样一来就把自己和外界完全对立起来了,认为自己是最可怜的人,别人不理解自己,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每个人都对自己不够好,将自己深陷于被伤害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陈婷的内心是十分阴暗的,凌霄偷偷收起一家四口的合影,是因为他忘不了妹妹,陈婷却认为是儿子故意拿照片气她,让她痛苦,让她无法忘记意外去世的女儿;因凌和平太忙,凌霄长期在邻居李海潮家吃饭,她觉得凌霄受委屈,认为李海潮不可能管好三个孩子;她剪碎凌霄所有的照片,因为她觉得照片上的人都在背后骂自己;女儿小橙子去子秋的店里打工打发时间,她觉得子秋没安什么好心……
由此可以看出,陈婷的受害者心态多么严重,她把所有的人都看成坏人,总觉得别人会骂她,会害她,一旦儿女表现出对她的不满,她又搬出杀手锏,“我是个累赘,我也不想拖累你们……”天呀,真让人受不了!
大多数父母都有“受害者心态”
看过《一家人之名》这部电视剧的朋友,都非常痛恨陈婷,其实很多父母都有“受害者”心态,只不过没有陈婷那么严重罢了,并时不时地表现出来。
朋友为了儿子能进入一所好的小学,贷款买了一套学区房,每每孩子不争气,考试不理想时,朋友都会十分恼火,忍不住对孩子说:“我和你爸这么省吃俭用,还不都是因为给你买了这套学区房,要不是因为你,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轻松,很舒坦的,你还不争气!”
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态,朋友将自己的决定所造成的后果迁怒于儿子,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对孩子说类似的话呢?那么,父母为何有受害者心态呢?是缘于自我价值感太低,对自己的认知有误,当我们无法很好地认可和接纳自己时,就会依赖于别人的评价,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孩子年龄小,心智不成熟,他们无法理解父母的受害者心态是父母的错,而是把父母的错背负在自己身上,轻则内疚,重则背负沉重压力,痛苦得无法自拔。
《以家人之名》中的凌霄就是如此,陈婷将自己外出打麻将导致女儿因吃核桃窒息身亡的责任推给凌霄,致使凌霄一直活在自责和痛苦中,很多观众不理解陈婷那么可恶,为什么凌霄还要去新加坡照顾陈婷和小橙子九年,其根源就在于他的赎罪情结,他想弥补自己的过失,使得心灵得到解放,当然,这原本就不该属于他的错,他也无法承受这些。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受害者心态,也会让孩子背负心理负担,让他们活得不开心,不幸福,这应该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吧?所以,父母一定要摆脱受害者的心态,其办法就是接纳和认可自己,改变自己,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并学会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