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四马路观音堂的如来佛像

四马路观音堂有座如来佛像,百多年来默默接受红尘俗子的供奉,但众人却不知祂的前世今生。原来佛像从东瀛西渡到北京,流离颠沛到英伦,辗转来到胡亚基的南生花园,最后落户观音堂。

1950年代的观音堂旧貌。南生花园的佛祖铜像 胡亚基1816年生于广东黄埔村,即英国人称的丹勒斯岛上;15岁南来协助父亲胡宏根经商,后继承供应食品给英国军队的黄埔公司。他在1853年归化海峡殖民地籍后受到政府器重,受委为太平绅士和立法委员,出任清朝驻叻首任领事后,俄国和日本也相继委任他为领事。 胡亚基热爱园艺,早年本地欠缺旅游景点,他在1859年以东陵的园林和政府交换沼泽地,这片园林发展为植物园,沼泽地则是实龙岗路著名的南生花园,落成后开放给民众参观。他从广州聘请多位园艺师设计岭南风格的花园,开垦果园,有小型假山、人工湖、水族馆,精巧而矮小的竹子和经过精心修剪整理类似各种动物形状的花木。 花园也设有兽苑和鸟栏,畜有驯兽珍禽多种,如稚鹿、犀牛、貘、长颈鹿、猩猩、孔雀、白鹤等,也饲养鲤鱼和加雷鱼。海军上将岌巴是胡亚基的莫逆之交,数度到访南生花园,在1848年撰写《四君统治下的海员生活》时也提及花园。文中描述园中有一圆池,栽种壮丽之睡莲,其叶巨大无比,是暹罗摄政王所馈赠,在花开的季节,胡亚基在此宴客赏月品花。

胡亚基兼任三国领事。1935年10月8日《新加坡自由西报》的一篇报道对南生花园有深入的描述,文中提到长达八英尺三寸的“独角”(Narwhal Tusk,独角鲸的长牙),和坐落于滑铁卢街(俗称四马路)寺庙的佛祖铜像是当时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点,这则报道确定观音堂佛像来自南生花园。 南生花园在1893年转售给佘连城,花园因年久失修,佘连城重兴土木,葺其颓坏,使其焕然一新。佘连城于1895年3月28日在明丽园设宴,并邀请殖民地总督主持新宅邸入伙仪式,南生花园也改名为明丽园。佛像即是南生花园的著名景点,就不可能是1900年八国联军的胜利品。 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北京城同样被联军攻破,联军疯狂的抢掠,都给慈禧遇上了。两次事件相隔40年,但时至今天,许多人还是有所混淆。胡亚基是在二次鸦片战争后,将佛像从伦敦带回来南生花园,但口传时出现失误,变为八国联军的年代。 黄埔与南生的含义   胡亚基和欧洲商人娴熟,在欧洲还有许多朋友,他们都称胡亚基为“黄埔先生”。

现在的观音堂是在1982年重建。胡亚基逝世后,三个儿子在不同时期也称为“黄埔先生”。长子胡亚业于1887年逝世,《海峡时报》称呼他为胡亚业,黄埔先生;次子胡颖存于1912年逝世,《海峡时报》同样称呼他为胡颖存,黄埔先生;但两位兄长寿命不长,更多人认识的是幼子胡颖德,祖孙五人,在不同的年代都被称为黄埔。 因南生号之故,华社则称胡亚基为胡南生,番禺会馆光绪五年(1879)的新建番禺会馆碑记和光绪十五年(1889)的新建番禺副会馆碑记,大总理都是为胡南生,他们显然是胡亚基和胡颖存。翻开陈育崧《新加坡碑铭集录》,光绪十六(1890)年劝捐碧山亭,胡南生捐170元,这位胡南生却是胡颖存。虽然胡亚基是家喻户晓的胡南生和黄埔,但后人一直沿用这名称,将佛像带回南生花园和送到观音堂的胡南生是父子,不是同一人。 如来佛像晋驻观音堂 巨大的如来佛像上刻满许多日文,相信是日本铸造运到北京,二次鸦片战争被英国军人掠夺带回伦敦。胡亚基某次去英国探访朋友,看到佛像废置在伦敦友人的花园,并将它带回新加坡。

在准提菩萨背后的如来佛像。(郭永发提供) 南生花园卖给佘连城之后,胡颖存搬到客纳街(Club Street)55号,佛像在重建后晋驻观音堂。佛像是来自圆明园,或其他被掠夺的府邸,一时间却无从查起,但主人肯定是非福即贵的大户人家。姑且不谈何时来到北京,单从火烧圆明园算起,已渡过150多个春秋。 记者:林志强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