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幸福感爆棚!这些美味小吃和精致好物都在这个江门专场啦!

每周六的非遗墟市又来啦

本周是独具岭南魅力的江门专场

现场展览有制作精良的葵扇

古朴雅致的白沙茅龙笔

小巧好玩的泥鸡等等

当日也少不了特色的美食风味

肉质结实咸香的广海咸鱼

化痰止咳的罗氏柑普茶

多种传统手艺美食同样等着你

周六我们走起!

东莞非遗墟市——江门专场

时间:5月11日(周六)9:00-17:00

地点:东莞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外围走廊

进场项目(江门):茅龙笔制作技艺、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外海面制作技艺、礼乐脱脂鱼干制作技艺、新会葵艺、新会陈皮制作技艺、大有凉果制作技艺、广海咸鱼制作技艺、镇濠泥鸡制作技艺。

进场项目(东莞):冼沙鱼丸、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道滘裹蒸粽制作技艺、石龙麒麟制作技艺、新村腐竹制作技艺、茶山公仔、寮步香市、厚街腊肠制作技艺、莞城传统糖果制作技艺。

参与方式:自行前往

咨询电话:22837155

新会葵艺

新会地处广东省江门市,素有“葵乡”的美称,盛产蒲葵,特产葵扇。新会葵艺历史悠久,晋代起就已有种植葵树、加工葵扇。从明清至改革开放以前,葵业曾是新会的一大支柱行业,兴盛期年产上亿柄葵扇。新会葵艺在建国后扩展至花篮、坐垫、牙签、葵通帽等上百个品种,其中以烙画葵艺扇、绣织葵艺扇最著名,融合编织、车绣、烙画、剪贴等工艺技巧于一体而独具特色。

烙画扇始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织扇于1911年首创;竹箨贴画扇1915年参展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获得金奖。新会葵艺2006年、2008年分别列入广东省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廖惠林创作的工艺葵扇获第三届“金榕奖”金奖。

茅龙笔制作技艺

白沙茅龙笔起源于明代,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创始人是明代理学家、诗人、书法家陈白沙(陈献章)先生。由于茅龙笔的创制,开创了茅龙书法艺术。用茅龙笔书写的书法,笔画顿挫、拙重,笔划中留有空隙,形成其它书法难有的“飞白”,别具一格,“一洗元代以来柔弱萎靡的书风”(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树立了岭南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白沙先生的“茅龙书”“奇气千万丈”,留下“茅龙经典”20多件,其代表作《慈元庙碑》、《种蓖麻诗卷》等都是“精品中之精品,国家一级文物”。

白沙茅龙笔工艺是采用新会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圭峰茅草为主要材料,经选裁、浸泡、锤砸、刮青等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是传统手工制作的典范,是以植物纤维创新制笔的杰出代表。用茅龙笔挥毫,书法独特,是其它毛制笔所不能替代的,现已历数百年之久,仍为书法界推崇使用。

白沙茅龙笔古朴雅致,茅锋修长,极富弹性;笔触苍涩,牵丝飞白相得益彰,宜于行草书体,亦可勾勒山水树画,不但本乡本土书画家喜爱,麦华三、关山月等书画家的一部分作品都借助于它创制出来,而且受到海外朋友及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茅龙笔及其书画作品已为民间收藏佳品。

镇濠泥鸡制作技艺

开平水口镇联竹乡镇濠、茂竹两村制作泥鸡玩具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以前每到农历年关,来自鹤山、台山、恩平、新会等地的商贩们便驾车来采购泥鸡作年货销售。泥鸡外形古朴、价格便宜,深受人们的喜爱。

制作泥鸡,春天挖泥,用木槌捣炼后,放进锡模压成鸡头、鸡尾两部分,晒干备用。鸡头部份有一横膜,中有小孔,留来插哨。闲时制竹哨,把小篱竹裁成几分长一截,在一头斜削一刀,插进一小块叶片,吹响即成。入冬时插哨,即把竹哨插进鸡头横模,再用牛皮纸把鸡头和鸡尾连接起来,着色涂油,便成成品。泥鸡头部下前方有一小孔,尾部左侧也有一小孔,用嘴对尾部小孔一吹,泥鸡便引劲啼唱,用右手拇指按住尾部小孔频频抖动,便会发出如母鸡生蛋下窝时的咯咯声,工艺之巧令人赞叹。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

新会陈皮,又称广陈皮、冈州红皮、是晒干后经久贮藏三年以上的新会柑(芸香科茶枝柑)的果皮。由于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调味佳品,一直以来享有较高声誉。《广东柑桔图谱》记述:“大红柑原产新会,主产新会。果皮是制中药陈皮及陈皮系列食品的正宗原料。”陈皮以新会产为最佳,因此,新会柑历来皮比肉贵。

新会陈皮的制作技艺,通过反复的实践和研究,逐步建立起一套独特的“三时”、“三式”、“三色”和“三瓣”(三时,指三个采收时段。三式,指三种货式。三色,指三种颜色。三瓣,指三瓣开皮。)分级标准,从种植、采收、洗选、开皮、反皮、晒制、陈化等科学的制作技艺流程。

新会陈皮,果以扁身油皮方为上品,刀以“对称二刀”、“正三刀”或“丁字二刀”方为正统,艺以“冬前好天气,失水软反皮。自然陈晒制,晾晒不迟疑”为内行。此外,还要适时防烧、防霉、防虫和防潮,旧皮定装定仓,适时返晒。传统一直流传着“麻绳串灶尾熏,麻袋装阁楼放”,“年年晒新皮,旧皮少伺理”等的存皮做法。

陈皮入药已有700多年历史。《本草纲要》称:“陈皮宜五脏,统治百病。”有理气、健胃、祛痰、止咳等功效,历代中医均喜以陈皮入汤。清代医师叶天仕的“二陈汤”特别注明要用“新会皮”;中成药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均以陈皮为主要成分配制。食用方面,新会人自古以来一直用陈皮为调味料烹制各式菜肴、甜食等,形成新会独特的陈皮食用文化。新会陈皮也是新会人用作馈赠亲友的佳品。

2009年3月“新会陈皮”(民俗)入选江门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月更名为“新会陈皮制作技艺(传统技艺)”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柏忠2012年12月被命名为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

罗氏柑普茶由良溪村道光进士罗天池始创,距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良溪,又称“蓢底”,后改称“良溪”,意为“良才大用,溪水长流”。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2002年以前属新会管辖)。南宋初年罗贵率领36姓97户人,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至良溪,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罗氏柑普就源自于这里,它是以云南普洱茶和新会柑制作而成,具有化痰、止咳和消滞提神的功效。

罗天池,1805年出生于棠下镇良溪村,道光六年进士,被誉为“粤东四大家”之一。道光廿七年(1847年)罗天池在云南辞官回棠下良溪,并带了很多当地的普洱茶回乡。在一次感冒咳嗽中,罗天池发现陈皮汤泡普洱茶对咳嗽痰多有奇效,自此之后,他形成了每喝普洱茶都加陈皮的习惯。后来,为了方便冲泡和易于储存,他便制作了柑普茶。在罗天池的宣传和影响下,柑普茶在良溪流传开来,之后又传到鹤山、新会、开平等地,流传至今。

外海面制作技艺

外海面已有上百年历史,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外海乡村成行成市,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以泽记、东和、有仔记、南记等云吞面铺比较出名,此外摆街的大排档、过街的流动云吞面担更是星罗棋布。过街的云吞面担特别活跃,他们以两块厚竹板互相敲击,产生“独得独、独得独”清脆而富有节奏感的响声,惊邻动里,招揽顾客,不少乡民都有吃云吞面“宵夜”的习惯,否则睡不稳安。

外海面从百年前发展至今,创出了包括有云吞面、鲜虾面、蔬菜面、狗肉面、猫肉面、鱼蓉面、虾子面等众多品种。

制作过程主要以鸡蛋或鸭蛋和水开面粉,反复搓匀后置于案板,再将一条长2米、直径约12厘米的粗竹杠套在栓于案板上的藤圈里,将竹杠压在面团上,打面师傅全身骑在大竹杠上,飘飘然有如降龙伏虎,反复地弹压,打到面粉起“筋”(粘性),其后再以利刀把面切得细如银丝,所以亦有“银丝面”的美誉,最后将面放在太阳下晒干保存。

礼乐脱脂鱼干制作技艺

江门人的水上生活长达8个多世纪,南宋时期,礼乐人多以捕鱼为主,以农为副。到了14世纪,蓬江流域已经成为了一个天然渔场,由于当时缺乏贮藏工具,礼乐人把多捕捞的鱼制作成脱脂鱼干。

水分含量的降低,鱼干中的营养物质得到浓缩,疍白质含量丰富,储存方便以及食用价值高,上乘的脱脂鱼干以咸淡水域的鱼为原料,咸度适中,甘香带鲜,金隆聖腊味五代传承的礼乐脱脂鱼干形成了江门“无腥不成饭”的地域传统。

广海咸鱼制作技艺

广海镇位于台山市南端,濒临南海,海岸线长21公里,有丰富的海产资源,历来是渔米之地。广海镇始建于1387年(明代洪武二十年),这里的居民聚水而居,既耕种,又渔获,长久以往形成了海边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广海居民渔获之余,将鱼或晾干、或用盐腌制,以备不时之需,或出售补作家计之用,逐渐形成“广海咸鱼”的品牌。发展至今,“广海咸鱼”品牌享誉全球,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回味无穷的佳品。

广海咸鱼是“咸干咸鱼”,其方法是把白花、黄花等名贵鲜鱼插入生盐堆里腌制,鱼头向下,鱼尾向上。适时取出后,鱼身硬直、干爽,鱼肉结实、鲜明。广海咸鱼有“梅香”与“实肉”两种。梅香咸鱼制作时须将鲜鱼发酵一两天,待其营养物质改变后,再加盐腌制七八天,晒干后产生一种奇特的香味,其肉质松软,咸中带香;而实肉咸鱼则无须发酵,直接用鲜鱼腌制晒干,其肉质结实、成片,咸而鲜。

晒咸鱼以人工为主,其流程依次为整条冰鲜鱼、去鳞和内脏、漂洗、加盐、腌制、漂洗、晾晒、包装。咸鱼的加工过程中,最关键是整条晾晒的步骤。七十年代前,由于设施设备和交通运输的限制,咸鱼的腌制处于小作坊作业中,量少,交易范围也较窄。晾晒时多铺在木板或苇席上,这样透风不良,难干,易变质。

进入八、九十年代,由于改革开放,先进技术渗透于各个领域,广海咸鱼的制作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时的制作方式主要采用食盐水泡腌,经一定时间,取出清洗干净后,摆放在网纱上晒,而且未干的咸鱼晚上或阴天用麻袋布覆盖,可以吸水防潮。这种晾晒工具和方法,透风好,操作方便,易快干,大大缩短了成品咸鱼的周期。

由于冰库的运用,鲜咸鱼长期保鲜有了保证,加上广海渔港的有利条件,广海咸鱼的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加工户一度发展到一百多家,年加工量近一万吨,成品售向全国及世界各地,形成了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广海咸鱼”品牌。

大有凉果制作技艺

“大有”酱园创立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其代表性产品亚佗霉姜,相传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会城田心巷一位卖腌制凉果酸菜营生的驼子“亚佗”所创,是用柠檬汁、新会陈皮、子姜、红糖制成的姜糕,柔软甜滑、甘香松化且具祛风寒、健脾胃、化痰止咳之功效。

嘉庆年间(1796-1820),新会各家酱园生产此品运销省内外,成为名贵礼品。清末至今,以“大有”生产的最为著名,远销港澳、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新加坡、加拿大和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新会是水果之乡,资源丰富,为凉果制作技艺的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大有”利用本地资源生产的陈皮梅、雪花梅、发财应子、甘草柠檬、贺年凉果等则是大有凉果传统制作技艺与创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013年4月“大有凉果制作技艺(传统技艺)”列入江门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END -

来源:罗晓君、厉玉珍

编辑:黄嗳仔

小莞家微信

有疑问咨询

或想了解更多活动福利

请扫码添加小莞家微信

往期热文

◆全民抢票丨这周来文化馆赏析歌剧、diy濠泥鸡、学着装、听喝汤养生课堂吧!

◆ 2019年第一期童谣创作培训班圆满结束,场面火爆,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