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作为第七届福建艺术节参演剧目、由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创排的歌仔戏《侨批》14日在福建福州大戏院上演。
歌仔戏《侨批》14日在福州大戏院上演,图为《侨批》剧照。(图片来源: 中新社)
中新网报道,《侨批》编剧是三获中国戏剧曹禺剧本奖的曾学文,导演是中国评剧院知名导演韩剑英。主演庄海蓉、苏燕蓉、曾宝珠均是歌仔戏省级非遗传承人,苏燕蓉还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信”闽南话读“批”,“侨批”是海外华侨寄回家乡的信,是一种银信合一的特殊寄汇方式。
该剧讲述的是,鸦片战争后,厦门辟为五口通商口岸,大量的闽南人从这个口岸被卖“猪仔”到南洋当苦力。南洋远隔大洋,通信极为困难,最初到达南洋的华工,与家人的联系方式就是托熟人或同乡回中国时把银信捎带回乡,因此,产生了帮人传递银信的“水客”。
水客把性命交由无常的风浪,往返于唐山与南洋,将华侨辛苦赚来的钱和倾吐感情的家信送达千家万户,同时,又把家里的回信带去给苦力,慰藉他们孤寂的心灵,“侨批”因此成了华侨和侨眷的生命线,成为无数闽南华侨华人魂牵梦绕的乡愁记忆和文化符号。
剧中人物黄日兴,为赚取向心上人如意提亲彩礼钱,听信客头的谎言踏上南洋之路,却不知道自己被卖了“猪仔”。黄日兴义无反顾要逃出金矿,他只有一个信念——见到如意。矿工阿祥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护送黄日兴逃离,唯一要求就是替苦力们把银信子送到家人手中,告诉家人他们还活着。最终,阿祥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了黄日兴的生还,但迎接黄日兴归来的却是如意出嫁的唢呐声。黄日兴无法拒绝苦力亲人们的恳求,他毅然再次踏上南洋之路,替侨眷们送平安信到南洋。黄日兴从此成为一名南洋“水客”,他手上的每一封信,都是苦力们和家人活下去的力量。
“侨批”蕴含乡愁与中国故事
《侨批里的中华情》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侨批”俗称“银信”。(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报道,新书《侨批里的中华情》近日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讲述侨批里的故事,描述华人出洋谋生、寄批回乡的历史轨迹,细说先侨在异国的艰辛和顾家行孝、不忘根本的心路历程,弘扬华人华侨艰苦创业、笃诚守信、爱国爱乡的精神和美德。
该书囊括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四个国家、老中青三代20余位作者,以文学之眼窥看侨批记忆,用真挚之心感悟华侨华人的历史述说,谱写“侨批中的中华情”,将过去与当下,历史与未来的情感融汇在一起。
“海邦剩馥”背后的故事
“海邦剩馥”,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对侨批和侨批文化研究的盛赞。一方面,侨批不仅展现华侨华人的移民史、创业史以及华人勇于开拓、守信重义、爱国爱乡的精神,更是研究海外华侨华人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档案文献。
书中作者表示:在新的历史契机下,回顾中国人早期在海外的奋斗史更具重要意义。侨批承载着大量早期海外华人的“中国故事”,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原生态史料,不仅见证了华侨的海外奋斗史,同时包孕着社会变迁、世代更替的鲜活记忆。它能带我们回到原生态的历史现场,体味早期远赴海外奋斗的华人原初的乡愁,传播海外中国人最早的、最鲜活的“中国故事”。
精彩书摘1:感恩行孝话侨批
“孝”字的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孝经·开宗明义》篇中讲:“夫孝,德之本也。”孝道,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作为文化基因,它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也涌动在侨胞的侨批中。
百多年来,不少同胞,或为躲避战乱灾害,或为养家谋生,他们“过番”“卖猪仔”,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南洋,到北美,做苦工,做小买卖,艰苦奋斗,成就事业。白天他们无一日歇息,夜晚他们乡愁绵绵。夏对星星,秋对皓月,最挂心是双亲的温饱、健康、安危乃至终老。他们最痛苦的就是不能在双亲身边尽孝。页页侨批道出了他们的挂心和痛苦,从中我们能谛听到怦怦跳动的孝心。
一封侨批上写着:“母亲言衣服破碎不堪,儿闻之心甚酸疼万般,儿子罪过”;还有侨批上有这样的文字:“男儿何忍置家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个叫集贤的在侨批上对慈母说,父亲仙逝,“实痛惜仙游之时,无在侧奉侍,其罪大焉”。
这种孝心在叶和仁致母亲钟氏的四封信中表现尤为鲜明。
叶和仁致母亲的四封信,前后用词有微妙的变化。1885年信的开头为“禀者”,1900年信的开头为“敬禀者”,而后两封信开头都写“跪禀”。叶和仁的“跪禀”,不是尺牍启首的套话,而是情感的凝重和心头的沉重。男儿膝下有黄金,一跪天地,二跪父母,大恩之外是不能轻易屈膝的。跪禀,跪着向母亲禀告,深表敬崇和向母亲“请罪”。因为“我兄弟三人在外,未曾有一人在家奉侍母亲”,“兄弟出番,无一回唐看顾老母”。
精彩书摘2:柴米油盐问金安
读侨批,看到众多男儿为家计远赴南洋艰苦奋斗,女性并未缺席。过番女子并无谋生技能,做的全是打杂的基本工。读了多封女子家书,深为感动,其中杨秀兰寄儿楚鸿:“汝母每日,千辛万苦,受尽饥饿,积蓄寄去。挂念唐中孙儿,正受尽苦楚,工作十分沉重,手足每日浸水生螆。汝务须勤俭耕作,以免家中大小受饥受寒……”
手足每日浸水生螆,为的是家中大小免受饥寒。这样的女性,应该追颁奖状,以慰泉下,以彰后人。
中国人传统:男主外,女主内。到了艰苦时候,女子一样把家庭负担视为己任。女儿梅给母亲的家书说:父亲去世了,子女不能随侍在侧,“子责不周,百身莫赎”。如此自责之语,体现了女儿的孝亲,她不因身为女儿而推卸责任。
丁陈氏寄家姑大人,因币值低落,物价飞涨,至家批不敷应用,“家需连月久缺,如有向人借用多少,示明来知,下信设法应付”。信末附加:“大人年老,为媳亦知,唯望代媳尽力安为。专此,敬请金安!”
侨批中的女子,有女儿、有儿媳,亦有母亲,不论哪个身份,都有一颗为家庭奉献的责任心。她们在困苦中走出家门,到海外谋生,始终负荷家乡亲人的生活重担。她们柔和却不柔弱!
女子家书,并无文教世局大事,一颗纤纤芳心千万缕,丝丝缠绕在柴米油盐、亲邻长幼的琐事中,寄钱寄药寄旧衣,问大问细问金安。
那时代的女子,多不识字,执笔抒情难。有个聪慧女人,竟剪了歌册上的字,贴字排句代替书写,真是神来之思!
多彩的侨批,记录了时代男儿的坚韧,也铭刻了女性对家庭的痴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