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爱国乃是人民应尽之义务,亦是毕生之光荣。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爱国心将人民团团凝聚在一起,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之下共同将自身微薄之力凝聚在一起,如滴滴涓流汇聚而成的江川大海成就一国之实力。
简而言之,国家的整体发展离不开任何一个国民的努力,更离不开这些国民的爱国之心。唯有如此,方产生源源不断的爱国正向力量,推动着国家之发展,人民之强盛。
一、新加坡国父李光耀
“哪怕我卧病在床、哪怕我已经入土,要是我觉得新加坡有什么不妥,我就会站起来。”对于新加坡而言,李光耀的此一语无疑是他毕生之真实写照。
为了新加坡之发展,他殚精力竭、穷其所能,使得新加坡踏上快速发展道路,一步步的走向富强文明,成为了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之一。
一个国家之发展离不开国民的爱国之心以及各司其职的自我奉献,更离不开一个政府的正确领导,使得这凝聚而成的一股力量有正确的用途及发展方向。而李光耀的存在无异于新加坡发展的风向标,将新加坡人民引领向全新的发展道路。
对内李光耀争取国家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同时坚决拥护人才强国。新加坡的政府人员工资乃是全世界最高的,在高薪养廉政策的同时对于腐败的惩治力度亦是强硬的,由此建立了高效廉洁的国家政府,奠定了国家内部的未来。
此外,他所设计的选举系统亦是使得政府更为诚信,由民众监督一切,制定长期规划,抵制各方压力。
对于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自然是经济命脉,而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亦是有目共睹,其间自然彰显着李光耀的推动作用。一系列加强内政,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措施令新加坡从一贫如洗,在三十年内成为了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总而言之,对于新加坡而言李光耀被誉为国父乃是实至名归的,堪称是一代伟人。然而在中国境内却存在着诸多不同声音,是因李光耀本是祖籍广东的新加坡华人。然而在创造新加坡之后与中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新加坡国内似李光耀这般的华人不计其数,因此在李光耀执政初期亦是推动着双语教学,然而却因教育方式的错误导致几代人对中文失去兴致。
同时为了贴近于西方国家获得政治利益而“英语之上”将中国以外唯一的中文大学南洋大学关闭,使得新加坡的中文应用中文彻底断送了未来。
因此在不少人眼中李光耀是颇具争议的两面性人物,亦不乏有人认定他是一个数典忘祖之辈。那么伟人还是罪人?国人应该如何看待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先生?
二、李光耀对于中国的态度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中国人素来讲究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素来无论对外抑或对内皆有别人对于我的态度决定着我对别人的态度之传统。因此,之所以衍生出国人对于李光耀的负面看法是因李光耀本人的对华态度造就。
对于中国而言,李光耀的态度似乎始终都是具有多变性的,有时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于中华大地的崇高敬意以及故里情深,亦有时却是屡屡作出“杀人诛心”之言论令无数中华儿女为之触怒以至于心凉。其间最为严重者便在于呼吁美国在亚洲地区制衡中国。
他认为,中国将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快速发展,成为能够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强国,但与此同时便意味着亚洲地区无有能够与其抗衡之存在,因而呼吁美国在中国彻底崛起时能够发挥出一定的制衡作用,以此来维持亚洲地区的稳定。
以此类推的诸多言论,使得中国无数人民为之怒火中烧,直言“将他们当成中国人看待,然而他们却不把中国人当自己人。”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曾表示,之所以有此言论有两重原因。
首先在于李光耀认定中国政府不会因此与之计较,同时中国普通人民对于外交事务的影响不大,因此而产生了轻视。然而实质上中国普通人民的民意民心对于中国的任何事务皆有极大的影响。
不过有此言论以及想法,实质上归本溯源亦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广泛存在于亚洲国家之中,并不仅限于新加坡。
众所周知,古往今来中国对于亚洲地区的辐射作用可谓是历来已久。遥想昔年诸多亚洲国家不过是中国的附属国之一罢了。
然而随着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以至于这些国家一一的从中脱离而出,转投西方国家之怀抱。实质上若是作出猜测,若是中国未有近代史之弱,或许这些亚洲国家依旧是对于中国趋之若鹜的,但是历史终归是无从改变的,这也注定是中国人民心中挥之不去的沉痛。
对于现当代的亚洲地区其它国家而言,似乎皆有抛弃中国于不顾,转投美国等西方国家怀抱将矛头转向中国。因此,中国的强大对于他们而言亦是如同梦魇一般,唯恐被“秋后算账”,因此呼吁美国制衡中国便是希望能够限制这一局面的发生。
然而实质上中国热爱和平乃是本质,并不会冒然挑起对于其他国家的损害。不过无论是与中国有旧抑或毫无瓜葛的国家皆是对中国的崛起存在着一定的畏惧。
毕竟,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是决计不愿意与一个强国紧邻的,一如人类不愿赤手空拳与猛兽相伴,即便这只猛兽素来不会主动攻击,但是其间之畏惧自是无法消除的。
因此,对于中国的提防实质上亦在常理之中,可称之为“防范于未然”。不过呼吁美国制衡中国终归是落了下乘,尤其是出于华人之口,未免令人寒心。
三、身在其位而谋其政
此外之所以造就了新加坡采取与其它国家不尽相似的对华政策,却引起了中华人民的强烈反响,便在于通俗认知下中国人这一重身份。实质上从某种角度去看,若论民族其血统注定了属于中华民族这一事实,然而以国家来看自然是不在中国人的范畴之内。
因此,若将李光耀完全当做外国人来看待自不必产生此类想法。其间缘由在于中国人本身的互相亲切感,将民族与国家两个概念渐渐混淆。毕竟在中国内部,我们皆是中华民族,民族与国家一定程度上是等同的。因此,爱国与爱民族两个概念合二为一。
但是本质上,国家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一如前言人民立身之本在于一个爱国心。因此,李光耀的状况实质上亦是某种程度的“无有两全法”,对于国家而言,他惶恐于中国之强盛,而对于民族而言他的言论之中对中国造成损害,实质上是无从选择的。
不过李光耀自然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作出了许多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举措,由此亦可以看出实质上李光耀既有爱国之心,亦有民族之心,因此在两者之间反复挣扎,其言论亦随之忽左忽右飘渺不定。
或许对于中国之强大,他亦是心怀祝福同时又不得不因肩上承担的一国之未来而作出预防。相较之下,他的诸多举措已经是仁至义尽,若换作旁人未免要更令人为之心寒。
台湾地区相关问题始终是我国的一大困难,作为我国无可争议的一个省份,台湾却是久久无法回到祖国的怀抱,令人望而生叹。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台湾回归而奔波尽力,而李光耀亦是其中之一。
“汪辜会谈”对于中国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和平统一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在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双方就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青年、新闻等领域的交流进行协商,签署四项协议,受到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而这一场会谈便有李光耀于其中发力促就之结果。
因此总而言之,国人眼中如何看待李光耀先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自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毕竟争议总是无可避免的。但是在伟人与罪人之间,对于国人而言客观对待的话皆是大可不必的。
人之于世岂有非黑即白?大多是似李光耀这般有功有过,褒贬不一之人。因此,国人以平常心对待即可,作为同一民族之人可予以敬仰,作为不同国家之人予以防备,两者皆是无可厚非,亦是国人对待外籍华人的客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