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的100年,也是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砥砺前行的100年。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榜样力量,中共永春县委组织部面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初心使命·百年百人”征集宣传活动,重点挖掘一批在永春县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共产党员,通过讲述初心故事、展现奋斗历程、传递信仰之光,引导和激励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为建设“生态之都、文化之旅、康养之地、智造之谷”新永春作出更大贡献。
人物简介
苏昌培(1932.7一2008.10),永春县蓬壶镇仙岭村人,福建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1987年5月,苏昌培担任福建省副省长、党组成员,分管农村、扶贫、老区建设等工作。这段期间,苏昌培积极研究党的农村工作路线、政策,勇于创新,特别是注重科技运用,为福建改革开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他心系“三农”,以身作则,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共谋“三农”发展大计,与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为福建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为出生于农村,又分管过农业,苏昌培始终关心、关注“三农”问题,并以家乡仙岭村作为实验场,提出“探索未来乡村”命题。为此,他走村串户,问计于农,组织专家认真调研,带领村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典型。
1998年,在担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时,苏昌培倡导在仙岭村建设福建九九科技文化园。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九九科技文化园于当年3月19日顺利动工,正式开启了探索农村科技发展之路。1999年,九九科技文化园正式开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随着科技文化园的开园,先后有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闽南实验基地、省农函大永春第二分校、泉州市大中专院校师生实践基地等在该园挂牌,奠定了该园在永春乃至泉州地区农技推广与科普教育的重要地位。
2000年,苏昌培在仙岭村引种推广“早钟6号”枇杷基地1000亩,又引进全省农业龙头企业“万马集团”联手创办“永特公司”,带动周边乡镇种植枇杷新品种。2001年2月,由省计委下达、省农科院承担的“早钟6号枇杷产业化示范片”课题开始在九九科技文化园实施,次年4月课题通过验收,完成技术核心片500亩,示范片3000亩,辐射发展15000亩。
在苏昌培坚持农村科技创新、搭建引智新平台的思路引领下,仙岭村乃至蓬壶镇的农业发展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结出累累硕果。2003年,蓬壶镇首次收获早钟枇杷20万斤,成功销往国内7省19个城市的19个超市,并打入中国香港、新加坡市场。早钟6号枇杷被誉为“开春第一果”饮誉海内外。仙岭村也以1850亩的面积成为当时全省最大的早钟枇杷基地村,被纳入泉州市市级科普教育基地。
“丰产不等于丰收”,为拓宽销售新渠道,提高当地枇杷的名气,2004年10月,在苏昌培的组织下,开展了以“走进枇杷园”为主题的五周年园庆活动,充实图书、设备、人员,同时还举办“蓬壶镇农副产品展览”。
2006年3月15—17日,在苏昌培的倡导下,举办了“福建省枇杷协会2006年会暨枇杷产销研讨会”“枇杷大果果王与优质枇杷评选展示活动”,这对全省枇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经济需要“两条腿走路”,才能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促农业增产群众增收。2007年,苏昌培倡导发展花卉产业,并推动了当地投资170万元建设仙岭枇杷花卉批发市场以及仙岭八桂园和桂花广场。
农村要发展,除了农业要强,乡村文化更要跟上。苏昌培注重发掘乡村文化体育内涵。2003年,他在仙岭村组织建设中华农民体育学园,将永春白鹤拳推向全国农运会。2006年,在他的极力推动下,投资260万元的中华农民体育学园及投资200万元的永春白鹤拳科研学园暨新农民培训中心等顺利动工,并于当年9月完成主体建设、投入使用,为同年10月承办全省民间武术表演赛奠定良好条件。文化园也因此升格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一个机构点。
2008年10月21日,苏昌培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州逝世,享年77岁。
乡村理想,薪火相传。苏昌培在仙岭村实践的农村科技创新之路正越走越宽,为现在大力推进的乡村振兴留下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精神财富;他矢志“探索未来乡村”的精神正鼓舞着仙岭人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