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优盘之父邓国顺:靠优盘躺赚20年,年赚上亿,今成腾讯的房东

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就像在黑屋子里摸索。

当邓国顺接受采访者说出这句话时,他已经从黑屋子里走了出来。

在1999年的夏天,邓国顺和另外一位技术大牛成晓华辞职回国,从新加坡飞到深圳罗湖,赌上30万身家,在一间小房子里没日没夜地写程序,闭门造优盘。

他们的思路是用闪存技术做储存核心,但是我们还没有拥有闪存技术,邓国顺从新加坡回国,顺带买了一台32M的MP3,分拆成4块8M的内存芯片。

经过几个月闭门造盘,两人用坏了4台电脑,终于研发出了第一个优盘,次月,他们携带优盘参加了深圳的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当场引起轰动。

当时是存储领域横行的软盘,体积有一本书大小,携带不方便,可优盘只有钥匙扣那么大,孰优孰劣一眼便知。

但对于邓国顺来说,他想要实现优盘的商业化,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可他并不知道,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要面临很多桩专利诉讼官司,也从这获得长达20年的好处,靠专利躺赢。

一、

邓国顺是湖南常德人,他从小就被大山环绕,6岁起就开始干农活。寒门出贵子难,可邓国顺从小的学习就没有让父母操心,回回考试拿第一,尤其数学比较出众,参加过几个大赛。

1985年,邓国顺考上了中山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那会儿计算机是个稀罕物,谁也不懂这个洋玩意,可是邓国顺的数学出众,专业也是班主任填报的,所幸就填了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

这一报,报出个“优盘之父”。

计算机人才很急缺,邓国顺走完了大学四年,抵得住“百元高薪”的诱惑,选择继续锤炼专业技术,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师从孙家昶教授。

在中科院里,邓国顺结识了很多技术大牛,其中就包括当时联想的技术总师倪光南。

也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邓国顺从中科院毕业后,顺利进了联想,一个月拿几百块工资。

毕业生始终面临着一个困境,每个月所拿的工资,刨去房租、吃饭,几乎所剩无几。邓国顺是从穷山村走出来的,他的肩上背负的责任多,原生家庭驱使他必须去赚更多的钱。

在这样的纠结之下,邓国顺遇到了一个机遇,1993年的春天,新加坡的多媒体公司来北京招收研究员,邓国顺从30位佼佼者中脱颖而出,顺利前去新加坡工作。

当他拿到头个月的工资吓了一跳,“月薪一万”是打工人追求的,邓国顺第一次“跳槽”就达到了。

高薪也有不少憋屈的时候,每每一个项目进展到了技术领域时,邓国顺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借口踢出局。实现了“衣食无忧”后,邓国顺不愿意再过这般憋屈的日子,1995年飞利浦抛来橄榄枝,邓国顺一把接住。

邓国顺到了飞利浦后,首度技术市场一手抓,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价值超过了1个亿,邓国顺熬了一个多月的通宵,反反复复改了22遍稿子才顺利中标。

有了开门红,邓国顺的信心大涨,想着做市场也没有那么困难,于是就辞职创业,在1998年成立了一家外包公司,一年的业务量下来,少说也能挣十几万。

邓国顺自己创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做外包不是长久之计,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可他还是没有灵感去攻克这道门槛。

给他送来灵感的是身边的软盘,那段时间邓国顺在新加坡出差,收集各方资料,但因为新加坡的空气潮湿,软盘坏了4、5个,于是迸发出一个灵感,为啥自己不能攻克存储技术?

二、

邓国顺说干就干,但他不是孤身一人,还有成晓华。两人都是技术出身,还是老乡,想法一触即发,在深圳罗湖的小黑屋,硬生生研发出了“躺赚”技术。

当优盘面世后,邓国顺却面临一个艰巨的问题:没有资金实现量产。

对此,邓国顺进入了另外一个状态,四处找代工工厂、找风投公司。当时喊得上名字的高新企业邓国顺都找过,唯独没有人愿意抛出橄榄枝。

其中美国的一家公司青睐这项技术,愿意给邓国顺投资建厂,但有一个苛刻的条件,就是邓国顺必须把公司搬到美国去,工厂也必须建在美国。

邓国顺经过权衡后,拒绝了,一是知识专利必须在中国,二是在美国的人工成本高,搞不好就要背上巨额债务。

在山重水复之际,东芝的新加坡总代理拉了邓国顺一把,但对方有一个要求,代工必须交给东芝来做。邓国顺一口答应下来,拿到了300万的投资额。

有钱有生产,邓国顺接下来就主打市场了。这次是邓国顺的老东家拉了他一把。邓国顺跟联想合作,客户买电脑送优盘,当然这优盘是联想采买,邓国顺则是买十送一。当联想卖出了3000台电脑时,优盘的第一批客户已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有了这波助攻,优盘一下子打开了市场,可邓国顺却高兴不起来。

按理说,优盘是邓国顺研发的,最大的受益者是他,可没有规定只准邓国顺一个人生产啊。一股风刮起来,跟风者无数,邓国顺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还要打价格战,仿冒品便宜太多。

熟悉商业史的朋友或许听说“万燕”,这家公司研发了世界第一台VCD,但VCD的技术简单,被人拆解模仿,最终“短命夭折”。

而邓国顺在与其他厂家打了几次口水仗后,意识到光打口水仗,对自己以及对公司朗科科技没有任何好处,必须要寻找一条路突围,这条路正是“一流企业靠专利赚钱”。

三、

为了维权,邓国顺跟IT大佬轮番作战,有“优盘之父”这个名号顶着,索尼、宏基、金士顿等被邓国顺挑落马下。

另一边,邓国顺招揽来技术人员,日夜研发新技术,一年申请几百项技术。

靠着这两步走,邓国顺成功申请到了优盘的专利,并且还达到了最为高光的时刻,状告美国PNY,赢得了“中国企业境外专利维权第一案”。

日后有哪家企业想要做优盘生意,那就得向邓国顺交专利费,朗科几乎是面向全世界收专利费。

而邓国顺也等来了最为辉煌的时刻,在研发出优盘的第六个年头,2005年的年收益达到了1个亿。

专利申请对于朗科科技来说有重要的意义,若是没有专利保护,朗科会跟万燕一样,早早跟自己发家的技术说拜拜。

换句话说,邓国顺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从研发到申请专利,再到专利授权,收取专利费,整个链条下来,研发最关键,有人接盘也很关键。

邓国顺创下了这番成绩,他也意气风发,招揽来更多了技术人员,做技术突破。可惜在往后的几年,邓国顺除了优盘,朗科科技能拿出手的成绩,寥寥无几。人们对朗科的信心也可见一斑。

2010年,朗科科技登陆创业板,股价一度达到了60.83的高位,但朗科的业绩连续三年原地踏步,在资本市场经过了9个月的检验,已经跌破发行价。

在云储存还没有面世的时代,优盘是“躺赚”产品,但留给邓国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业绩萎靡不振之时,邓国顺辞职了,昔日伙伴成晓华接手。

不过邓国顺还是大股东,有优盘在手,他也能轻松躺赚,到了2019年11月14日,优盘的专利权期限到了。邓国顺还能躺赚吗?

作为早期发展起来的IT大佬,又地处深圳,朗科成为了腾讯的老房东。

朗科在深圳有一座19层的朗科大厦,朗科自己使用不到四层,其余大部分被腾讯租走。

不知道,当朗科去向深圳收租时,会不会脸红?

邓国顺曾说过,要成为一家百年老店,现实总是那么无奈,有人大举“时间的朋友”,也有人被时间抛弃,成为“收租婆”。

其实换一种角度来想,收专利费是不是也是“收租婆”,两者有差异的是,专利必须是最前沿、最先进,才有竞争力,才能脱颖而出,而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哪一项技术能独占鳌头,所以只能不惜砸重金。

在没有技术的日子里,想要成为百年老店,难也。

但梦想成为百年老店,至少说明了创业初期的雄心壮志,或许是一子落错,或许是打官司、内讧花费了最佳的黄金时间,但斯人已逝,岁月不可追溯,却给后来者无尽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