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饿了,或者手机没电?无论你的需求是什么,只要坐上车,一个司机旁边的神奇小盒子,可以周到地满足你的各种需要。
车载小卖铺
无论是在纽约、芝加哥、还是波士顿,这个小盒子似的“自动售货机”开始在大街小巷里的共享汽车上渐渐出现。手机一扫,就能网上支付、车里拿货。无论是买是送,车主都能拿到提成。没错,还有不少商品是免费送的。经营这个移动“小卖铺”的,是一家叫Cargo的创业公司。
在纽约东村宽阔的办公室里,Cargo的CEO Jeff Cripe亲切地接待了我们。现代家具、乒乓球桌、散落一桌的零食,这个充满了创业气质的空间里,氛围安静又紧张。
眼前这个不到30岁的英俊小伙儿声音低沉,聊起天来语速飞快、思路清晰。在零售电商领域,他已经是一名老手,曾经在Birchbox、佳士得等知名企业中工作过。在按月订购美妆电商Birchbox,他得到了如何让创业公司飞速成长的实战经验;在佳士得线上拍卖行,经手的上千万美元瓷器、手表和名酒拍卖让他拥有了丰富的谈资。
联手独角兽有机增长
在市场打磨多年,他才最终决定将埋藏已久的想法付诸实现——一个装载在共享汽车上的、名为Cargo的自动零售机。而在成立短短两年后,这个想法已经催生了一家拥有25名员工的公司,获得了上万名车主和乘客的支持,以及5767万人民币(870万美金)的资金。
如同所有创业项目一样,从想法到现实,Cargo经历了不断地打磨。一开始,Jeff和创业伙伴花了9个月的时间做便捷零售机模型,又用了两个多月做市场监测,确认反响不错之后,才去纽约找创业项目加速器Tech Star游说,终于在2016年底拿到了第一笔种子投资,并于2017年正式成立了公司。
成立之后,按照共享汽车高层的建议,Cargo把零售机进行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优化,能够直接查看商品,并在手机上完成支付。这样就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零售盒子实物。
背靠大树好乘凉,Cargo先后找到优步和Lyft进行合作,由此迅速铺开业务。对于Cargo从传统小卖铺到车上零售机的模式,阿里巴巴从事生鲜电商新零售的Emily总结到,新零售的本质是人货场的重构。人:由原来的消费者向消费和合作生产者的角色转变;货:由纯商品向消费过程及体验转变;场:由纯线上或者线下,向场景化转变。在共享汽车上开小卖铺,就是一个新零售演变的典型例子。新零售第一要跨界,第二是提高效率、同时不降低客户体验。
和共享汽车类似,Cargo的生意核心也是打造良好快捷的用户体验。如何创造车主、乘客都开心的体验是个难题,Jeff表示,我们不把车主当成销售员,我们也不想让乘客觉得他们在不断地被推销,免费商品在这个体验当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数据吸引品牌合作
这些免费产品其实大有来头,它们由品牌方直接提供,Cargo的车上零售点成为品牌测试投放新产品的渠道,类似于商场的免费试吃柜台。有一次,Cargo联手韩国面膜公司做了一次很意思的合作,乘客可以在乘车时买面膜敷在脸上,给旅途带来了不少乐趣。
据悉,车上装有Cargo的司机一年里可以获得约一到两万人民币(1500-3000美金)的额外收入。除了免费发放商品的提成,他们还有25%的销售提成,每个交易他们都能收获1美元奖励。而有调查指出,小商品的发放或是购买,可以大大提高乘客的乘车满意度。另有调查表明,车上供应食物还可以提高乘客对司机的满意度,增加司机的五星好评率。
Jeff表示,“我们有买卖交易和消费者的数据,可以汇报给快消品牌第一手的市场信息:比如产品是什么时候卖出去的,在哪儿卖出去的,配合他们已有的数据,品牌就能做出有价值的新产品决策。”
有免费产品,乘客高兴,车主获得奖励,品牌方得到一手市场数据,免费产品还会带动付费产品销售,算是一石四鸟。
库存录入考量多
什么产品会被放到售货机上,这里面也有讲究,Jeff说,他们会将一系列的免费产品和付费产品综合搭配。比如耳机、充电器这些刚需品,就需要付费购买,而面膜之类的非必需品,可以免费赠送,给乘客们带来惊喜。
为了防止出现食物过期腐烂的情况,Cargo会特意挑选能够在车里放4到6个月的产品。同时Cargo打造了一个智能物品分销系统,根据各个城市的天气来发放产品,比如美国德克萨斯州城市达拉斯的天气常年潮热,像MM巧克力豆这样的食品,就不会出现在供应清单上。
另外,车主对于零售盒子有绝对的掌握权,只有他们可以解锁盒子。所以,他们可以自己控制节奏,如果担心乘客吃东西弄得车内脏乱,可以选择在车程快结束的时候再把商品交给乘客。
那么,这个吸引了上百万美金投资的车内“小卖部”到底有多大的市场潜力呢?
Jeff分两方面解读了这个问题:Cargo预计今年年底会和2万名司机合作,触及2500万乘客,按照每一个司机能带来的年销售量,预计会达到十亿美金规模;另一方面,Cargo希望扩展自己的服务,在共享汽车上提供私人化的游戏、多媒体体验,类似于飞机上的体验式消费。这项服务未来将会给Cargo带来更多的商机。
未来向多渠道拓展
另外,Jeff也透露,比起乘客们在共享汽车上消费的金钱,乘客们在车上花费的时间,埋藏着更大的市场潜力。比如现在,乘客们在Cargo汽车上共花费了4700万小时,这些时间都可以被转化成商品消费、或者娱乐消费。随着共享车市场越来越成熟,Cargo的潜力也会随之释放。
目前,Cargo已经进军东南亚,和新加坡当地最大的共享车服务商Grab展开了合作。乘客在Cargo的消费可以直接加到旅程费用上一并结算。Jeff表示目前还没有进军中国的计划,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共享汽车市场之一,是令他雄心勃勃的下一个目标。
展望未来,无人汽车的应用也将会让这个车上零售场景更加方便自然。Jeff充满信心地说:“我希望在今后的无人汽车上,像福特、特斯拉这样汽车厂商、或是Uber这样的共享汽车平台,能直接在车内装入零售系统,Cargo可以作为服务、物流提供商,这很让人激动。”
关注我们其他平台
刷微博:
@陈一佳
@创业美国
看视频:
优酷 腾讯 财新 搜狐
搜索:三橙视频
看头条:
今日头条
搜索:三橙
听广播:
喜马拉雅 凤凰 蜻蜓
搜索:陈一佳
合作联系
project@ox3produc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