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西方人眼中的神秘国家,为什么能迎来经济崛起?

荷兰记者、政治评论家卡瑞尔·范·沃尔夫伦所著的《日本权力结构之谜》一书,最早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末,即日本的经济泡沫破裂、“失去的十年(十五年)”到来之前。


在当时,西方世界的人们对于日本二战后经济快速复苏并很快成长为新兴产业领军者的态势感到好奇。很多人当时坚信日本已经在挑战美国的经济霸权并取而代之。人们也注意到,日本的政治结构特征、社会运行方式、经济(产业)组织模式,与美国、欧洲都有着很大差别。所以,《日本权力结构之谜》这本书写出来,目的旨在增强西方世界对于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了解。该书也的确发挥了这样的作用,日文版在日本也受到热捧。

3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读这样一本有很多篇幅在分析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政坛秘闻的著作?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日本虽然政坛变动频繁,但政治权力的组织、结构其实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也就是说,哪怕是把书作者对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政治家、政客的名字,换成安倍晋三等人,许多分析和结论也还是成立的。日本的经济地位、国际地位,而今相比20世纪80年代已经有所下滑,但仍是重要的经济大国,美日关系、中日关系、日韩关系等也是世界瞩目的双边关系。所以,通过《日本权力结构之谜》这本书,读者可以对与中国、韩国,以及与美国、欧洲都有着很大不同的日本的权力运行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判断日本政治态势以及其与其他重要大国关系的走向增强预判。


另一个理由是,即便到今天,西方世界的人们对于日本,对于中国的了解,依然远远不如对于俄罗斯、土耳其、印度的了解。《日本权力结构之谜》展示了典型的、西方式的,对于异质文明的审视方式。也就是说,西方人如何看待日本、日本人,很大程度上也是以同样(甚至更)苛刻的目光在扫视中国。

《日本权力结构之谜》这本书对于日本的国际参与(态度、立场、方式),所给出的判断是“身处世界却又不融入其中”。也就是说,虽然日本经济深度地融入了全球化体系,贸易、金融等许多领域的开放指数也很高,但这就像是一个人区分了工作与家庭生活一样,日本对于国际体系仍然长期保持着一种旁观者的态度。书中通过对日本社会、教育等许多领域的运作状况的分析,指出日本二战战后的社会体系大大有别于美国和欧洲,更多地沿袭了江户幕府时期、明治维新到二战战败之前时期的特征,政治、社会、文化观念仍主要是旧式的,不鼓励民众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独立思考更不鼓励发起挑战。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以内在的封闭态度来抗拒全球化思考方式的做法,并不是哪一(几)任日本政府、某个日本政治团体有意为之。因为《日本权力结构之谜》书中清楚地挖掘指出,日本政府或者说政治体系更接近于一种半松散式的分权集合、利益集团联盟,这个国家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核心。各个分权分支、利益集团彼此之间结成一种关系网,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每个分支、集团的战术应对都是正确的,但合起来却可能无法形成有效的战略决策和执行。所以,当日美利益一致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就能看到,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有关资本机构和企业,都能很顺畅的与美方以及其他重要外国、行业、企业合作;但一旦存在明显的利益分歧,日方这种内在的“与国际社会的终极不兼容”就暴露得非常明显。

事实上,二战战败的结果,对于日本社会的冲击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战胜国中,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苏联、英国,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找出发动战争的核心罪犯并追究责任)来讨论日本的改造。但发起侵略战争其实是日本政治体系中,那样一个利益集团联盟共同助推——当然,九一八事变、偷袭珍珠港确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少数个体、某个利益集团劫持权力的所为。所以,在满足战胜国愿望,交出了部分受审罪犯后,日本原有的政治体系并没有得到改变,只是裁撤了过去曾凌驾于其他利益集团之上的军部,少壮派军人有些转入了企业界,还有些人则继续作为保守意识形态的代言人。


又如,当产业导向正确,日本企业就可以保持非常高效的持续研发、微创新、改进的速率,并快速降低成本,以在国际市场保持着非常可观的竞争力——同一行业内,日本的多家龙头企业会形成非常默契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但产业导向不明,而同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思路不统一时,日本企业界就非常缺乏诸如苹果、谷歌这样能够以独特创新重新定义行业、产品、顾客体验的公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曾几十年间保持着很强竞争力的日本电子产业企业,在21世纪以来几乎都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困境。

《日本权力结构之谜》书中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上世纪80-90年代曾引发经济学界争论的“东亚奇迹”的来由——日本,以及学习其发展模式的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70-90年代也得以崛起成为亚太地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经济体。这些国家和地区,显然都不属于苏式的中央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也与美式、欧式的自由市场体制有很大区别。日本的发展奇迹,源自日本明治维新甚至更早以前就确立的政治、社会模式,即前面已经提到的半松散式的分权集合、利益集团联盟。而无论是哪个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利益集团,也都笃行着这本书所说的“因地制宜的道德准则”。

日本——以及韩国、中国,按照《日本权力结构之谜》这本书的观点,都在尽可能的通过对外战略宣传、公关营销,通过一大批扮演着“缓冲者”的角色,向别的国家和地区介绍本国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这当然不是为了像美国那样对外输出自家的发展模式,而是消除敌意、对立和不满。


而对于日本国内政治运转的解读,《日本权力结构之谜》这本书强调了在日本根深蒂固的一种存在现象,那就是尽可能的维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不接受这个前提的人,必然要受到限制和排斥。当然,这种现象或者说特征,在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也是具备的。这种情况下,日本教育等领域,目的是为了培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高水平技术人才,或者有能力在局部进行创新的人才,而不是挑战政治和社会稳定;而在具体的政府部门、企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社区等层面,人们也更加看重关系,以顺从的姿态接受制度的安排。

如果依照《日本权力结构之谜》这本书的观点,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国民,之所以在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竞争,以及许多技术人员为了局部技术改进、创新所付出的疯狂努力,其实是因为被抑制了政治和社会参与的个人热情,在所剩不多的教育、技术竞争等出口中的集中释放。



所评图书:

书名:《日本权力结构之谜》

作者:(荷)卡瑞尔·范·沃尔夫伦

译者:任颂华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