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让孩子数学开窍的小练习,也是新加坡数学精髓,你的孩子做了吗?



应该重视数学思维的建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答案。

01

上周末,到朋友家玩,喝着咖啡聊着天时,突听书房传来一声吼,“这么简单的题,你都算不出来吗?!”原来,是朋友先生在辅导小孩数学。

我看了看题,是刚问了小孩,5加2等于几,小孩说等于7,再问5加多少等于7,就不知道了。

不就是问号换了个位置吗,怎么就转不过弯了呢?!

教孩子数学,有时的确让人头疼,大人觉得很简单的道理,解释无数遍娃都Get不到要领。第一遍还能和颜悦色,第二遍循循善诱,第三遍开始分贝提高,等第四第五遍娃要还是一副似懂非懂的表情,怒气值就蹭蹭往上冒!

面对娃的不得要领,有经验的爸妈会跟你说:“别急,孩子就是没开窍,做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一旦开窍就对了。”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之前陪千寻玩的一个“数学开窍”小练习。

练习前,对干瘪瘪地加减法算式,千寻小朋友也是一副不开窍状态,不仅计算速度慢,答案也常不靠谱。

练习之后,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脉,顺利搞定基础加减法。

这个开窍小练习,步骤不复杂,但里面可是有新加坡数学的精髓-建模思维。我用它给千寻做数学启蒙,效果非常明显!关键是,操作起来也很简单,爸爸妈妈和孩子在家就可以做。

02

道具很简单,一包教学用的小棍(几乎所有文具店都能买到)和Thinkfun数学桌游中的数字牌(也可以用纸牌代替)。

怎么练习呢?你只需要列出一些加减法的题目,引导孩子借助小棍和数字牌来完成题目就ok。

我用8+?=10举例:

第一步

小朋友先摆出十根小棍,按算式的分布,往左边挪动8根小棍,右边很显然剩下了2根小棍。

第二步

让小朋友把数字牌放到小棍下面相对应的位置。(我用了ThinkFun桌游中的数字牌,大家操作时可用纸牌代替。)

第三步

根据第二步的数字分布画出简单的格子图,像这样:

第四步

在等式中填上你的计算结果

孩子可以先摆出7根小棍,往右边挪动三根,一目了然,得出答案。

后面步骤我就不一一罗列了,大家可以根据加法的练习方式来类推。

03

这个“开窍小练习”看起来很简单,不就是摆弄几根小棍和数字牌,再画个格子图嘛。

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所谓开窍,是一个帮孩子捋清数学思维的过程。从具象到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再到画图建模过渡,慢慢去掉具象化,直至完全抽象,让孩子的思维逐层递进地变清晰。

对孩子来说,建立清晰地数学思维太重要了!只要数学思维ok,后面你上百以内加减法、乘除法都没问题。

所以,我宁愿慢一点,尽量去模仿孩子的步伐,感受他们的难处,他们的困境,找合适的方法帮其捋清思维。思维OK,孩子距离开窍也就不远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开窍小练习”是如何打开孩子的理解困境,帮孩子建立数学思维的。

抽象的数字具象化,孩子理解更容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指着盘里的水果问孩子:“两个苹果和三根香蕉,加起来是多少?”孩子一口就能答出:“5!”直接问孩子:“2加3等于几?”反而没那么快得出答案。

这是因为,孩子在7岁前对抽象数字的理解都是困难的。

按照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孩子智力阶段的划分,4-7岁是直觉思维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倾向于眼见、手摸的具象,对数字、算式等干瘪瘪地抽象事物,没什么好感。

当我们想让孩子理解抽象数字时,不妨先将数字具象化。

这是可汗学院学前数学的一堂课。你看,它用了不同颜色的球把数字具象化。这样,孩子从视觉上,很容易就Get到了三个等式的相同点。

这堂课给了我很大启发,换位困难,其实是因为孩子很难通过抽象思维,去理解数的部分与整体。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数的整体与部分”具象化呢?

“开窍小练习”中的第一步,便是用可见的小棍把抽象的数字具象化,孩子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参与式学习,孩子记忆更深刻


小练习之前,千寻也上过几堂网课。网课上,老师讲了“凑十法”,平心而论,讲得还是十分浅显易懂的。但论效果,还是不如孩子自己亲眼看、亲手操作的小练习。

为什么呢?这和我们记忆系统的特点有关。人的大脑会在第一时间提取自己亲眼看见、亲身经历过的记忆,这个优先级远远高于了他人传递给你的信息记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推崇教育一定要重实践的原因。

参与式学习,能增强孩子的长期记忆。小练习中,孩子需要自己亲手操作,摆出小棍、画出格子图,比起听课,记忆更深刻!

画出格子图,孩子具备基本建模思维


练习中,其实孩子只要一摆小棍,就知道答案了,这时候千万不要忘记第三步:画出简单的格子图。

这类格子图在新加坡小学数学里十分常见,它所强调的,是数学中最基础的建模思维。

学习数学,是一个往抽象走的过程。我们具象的目的,不是要让孩子停留在具象上面,而是帮助他们去理解抽象,建模这步,就是关键的过渡。

习惯了建模,孩子慢慢会放下具象的小棍和数字牌。再往后,他遇到任何数学题,都能自己在脑海里创建模型。因为模型本身已经有一些抽象化的趋势(模型就是数字加格子,没有实物哦),它促进了孩子的思维往抽象发展。

最后我想说,这个小练习是可以做出很多拓展和延伸的。

平时在家,没事多和孩子摆一摆小棍和数字牌。你可以用增减一根小棍让孩子明白奇数和偶数的区别和转化;也可以去和孩子一起拼接几何图形,了解基本的多边形图形规律,和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等等。

越到后面,练习的难度逐步提高,对孩子数学概念、思维和建模能力的帮助也是越来越大。花不了多少时间,却能带给孩子巨大的收获,幼儿园和一二年级孩子的爸爸妈妈,推荐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