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报记者 蒲菁 李丽娟 薛冬
“世界的全貌和真相是怎样的?它该如何被测量?”这是看似很“很哲学”的话题,却能被有些人轻易用最身体力行的方式破题。
骑行、徒步、马拉松,他们用了看似最笨最慢的方式来感受这个世界。车轮、双脚,一步一个脚印,他们用心感受、用脚步丈量。
世界这么大,他们哪儿都想去看看。不必羡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展现他们只是想告诉每个人,世界这么大,有时候一定要去看看。
90%
“其实一直以来,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有一种像磁石一样的力量吸引着我们走,它就是梦想。”2009年,赖立坤带着仅有的130元开始了他的环球骑行计划。2014年,年仅19岁的张慧加入,两人骑行总行程累计超过15万公里,足迹遍及亚欧非等地。
在完成梦想的路上,有旅途的艰辛,也有未知的惊喜。骑行中,他们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也多次获得来自陌生人给予的温暖。目前他们的环球骑行已完成90%,近期,他们将再次起航,完成“全球骑行”的梦想。
“铁人”
今年43岁的赖立坤是广东顺德人,从7岁学会骑自行车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处转转”成了赖立坤最开心的事。也是从那时起,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的梦想在他心中萌发。
因为家庭贫困,13岁的赖立坤便外出批发蔬菜到家乡售卖,“每次骑自行车到20公里外的镇上进货,一直到18岁真正参加工作,有时近距离的出差还是会选择自行车。”
2001年,赖立坤母亲去世,随后又经历了生意失败、朋友的相继远离……世事沉浮中,心灵受创的赖立坤决定去实现儿时梦想。
2008年到2009年之间,赖立坤刻苦地训练体力,每天骑车超过12个小时。此外,他还专门练习了一套拳术,仔细研究了骑行路线上各个国家的气候、地形和人文历史。在经过周密的准备之后,2009年,赖立坤把所有家当变卖捐给顺德慈善会,带着130元开始了环球骑行之旅。
赖立坤从顺德出发,沿路经贵州、上海等地,穿越西伯利亚、到达莫斯科。随即他又去了东南亚,骑行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后,最后从新加坡返回顺德,历时1年多。
第一次骑行由于缺乏经验,赖立坤先后经历过5次昏迷、4次被人打劫、2次被狼追。“幸运的是,每一次都能获救,很多陌生人给予了我太多的帮助。”在去往莫斯科的路上,赖立坤曾途经山东,当时他从徐州一路骑到济宁,已是晚上十一点,“那时又累又饿,济宁交警中队的同志为我买了饭菜,并为我提供了住宿的地方。”此外,在山东骑行期间,他还受到了济南、泰安、滨州民警的帮助,“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山东,他们给我的印象是热情、乐观,有机会我还会再来一次。”
环球骑行,最难的事情莫过于办理签证,在去往莫斯科的时候,在一位北京姑娘的帮助下,他顺利办理。此外,赖立坤也得到了各地商会,各个国家的华人社区、留学生的援助。“当你有梦想的时候,只管朝着梦想不断前进,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女汉子”
2013年,已经骑行了亚洲、欧洲22个国家和地区的赖立坤到北京演讲,北京体育大学跆拳道专业学生、时年19岁的张慧被他的行为感染。“在我16岁的时候,也在心中种下了环游世界的梦想。当时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我发现世界是原来是那么大,求知欲很强的我就很想去探索世界,探索未知。”张慧表示,她决定申请大学肄业,去广州找赖立坤,与他共同环球骑行。
当张慧出现在赖立坤面前时,赖立坤“当时就傻了眼”。“那时我心里有十万个不愿意,她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小女孩,而且跟着我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在张慧的软磨硬泡下,赖立坤决定去北京跟她的父母说明情况,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赖立坤和张慧一起踏上了环球骑行的旅程。
为了测试张慧的体能和耐力,赖立坤对张慧进行了“魔鬼式训练”,连续37个小时不吃饭不睡觉地骑行。令赖立坤没想到的是,张慧最终都挺了下来。于是在2014年的元旦,赖立坤的环球骑行之旅,从此多了一个同路人。
2017年12月26日,赖立坤和张慧从顺德出发,到香港乘飞机前往摩洛哥。他们的骑行从这里出发——从北到南,穿越非洲16国。今年8月底,他们顺利完成这趟逾28000公里的非洲之行。
爱心
这趟非洲之行,他们领略到摩洛哥旅游国家的风情,亲往西撒哈拉阿尤恩的三毛故居游历,也曾在撒哈拉沙漠中度过了最恐惧的25天。赖立坤说,他们有15天没有见过一个人,那里是真正的“无人区”;有13天没有吃过米饭,甚至连身上的干粮和水都几乎消耗殆尽。穿过无人区的那一刻,张慧的第一感受就是,“能活着回来就好了”。
此外,两次患疟疾的经历更让他们胆战心惊。第一次患病是在今年6月。奄奄一息的赖立坤和张慧直到患病后第6天才得到救治。然而,一个月后疟疾再次“光顾”他们,这一次他们也在中国医疗队的帮助下得到及时救助,再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这苦行僧式的骑车环游世界过程中,他们一边骑行,一边播撒爱的种子。如今,赖立坤的身边渐渐聚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解到他们不仅环球骑行还不忘做慈善的故事后,不少人会慷慨解囊支持他们的骑行计划。
赖立坤和张慧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历练,面对别人的馈赠,他们把款项攒起来捐赠给孤儿院、贫困山区学校等。在非洲的八个月,他们一共做了5次慈善捐资,每做一次慈善,都有相关的记录凭证。他们决心完成100次慈善募捐,目前已完成75次,已捐助170000元。
目前,他们的环球骑行计划已完成90%,预计2019年10月完成并结束环球梦想。
未知的世界,路途中才会不断有惊喜出现。梦想与希望是栖息在灵魂中一种会飞翔的力量,靠着这股力量,赖立坤和张慧正在实现着很多人心中的“环球梦”。
12800公里
2013年,37天,800公里,科罗拉多小径;
2014年,137天,4200公里,太平洋山脊;
2015年,155天,3500公里,阿巴拉契亚小径;
2017年,140天,4300公里,大分水岭。
从22岁开始,1991年出生的张诺娅以帐篷为家,双脚为翅,背着一个背包,完成长距离徒步的三重冠,成为亚洲首位完成长距离三重冠的女性徒步者。“我把一路走来的一切写在脚印里,背在肩膀上,烙在记忆中。它们成就了我,塑造了我,改变了我。”张诺娅信奉,只有故事才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户外驴
张诺娅出生于重庆,原本是个瘦小的乖乖女,曾与徒步丝毫不搭界。4岁时坐滑梯靠“挪”,小学体育“不及格”……17岁时,她来到美国纽约和妈妈团聚,放学后常常一个人去家附近的小公园散步。“也许,‘户外驴’的种子就是那时候种下的。”张诺娅告诉记者。
2013年,和许多“新驴”一样,张诺娅通过网上结伴,开启了首次长距离——800公里的科罗拉多小径徒步。“当时是偶然看到有人发帖,征集伙伴一起徒步科罗拉多栈道。”曾游览过科罗拉多的张诺娅非常为之心动,决定加入这趟旅程。
为了珍贵的青春年华,为了那股骨子里面的“说走就走”,张诺娅开始长达8个月之久的准备时间,每天勤练非洲舞,270个仰卧起坐,长跑,负重拉练,更准备了几十份装备清单,13页计划书。然而,她心里仍然完全没底,甚至没敢告诉家里人。
更要命的是,张诺娅还有“户外人”最忌讳的三个特质:路痴、洁癖、恐高。但是,她还是出发了。
徒步第一天,张诺娅暴露出“小白”本色,新买的炉头怎么也装不上气罐;徒步第二天,她和同伴走散;徒步第十天,正式落单……更可怕的是,在彻夜被倾盆大雨浇透后,她没有及时更换雨衣,濒临“失温”。
“幸好偶遇日本旅伴长沼,他向我伸出援手,帮几乎无法动弹的我穿雨裤、穿鞋、系鞋带,还把带着体温的睡袋分给我一半。他不断鼓励我,再冷也要往前走……”终于,张诺娅在第37天走完全程。
“我的无知无畏,把我推下悬崖,也让我长出了翅膀。”张诺娅人生的第一程800公里在不太顺利的过程中圆满结束。
三重冠
从科罗拉多回到纽约,从野外回到城市,张诺娅最大的感受竟然是孤独。朋友们让她介绍这一个多月发生的事情,她却无法开口。“因为那似乎与城市的灯红酒绿格格不入。”回到纽约才三天,这个瘦小的90后姑娘就决定了下一站要走太平洋山脊小径。
太平洋山脊小径纵贯16个纬度,从美国与墨西哥国境一直延伸到加拿大。2014年,用时137天,张诺娅走完了4200公里的太平洋山脊小径。在走完科罗拉多栈道和太平洋山脊小径之后,张诺娅并没有停止脚步,2015年再次出发,用时155天走完了3500公里的阿巴拉契亚小径。
“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这种置身于野外的感觉,对于张诺娅来说是多元而富足的。2017年,张诺娅踏上了美国最险峻的超长步道——4300公里的大陆分水岭小径。面对这条美国海拔最高、位置最偏僻、路线最复杂的步道,她仅仅用了140天。至此,张诺娅成为首位完成美国长距离徒步“三重冠”的华人女性。
以天为盖地为庐,五年间,张诺娅在野外这间大房子里住了503天,累计徒步12800公里,走坏了20双登山鞋。睡过的“床”有鹅卵石河滩、沙漠,有丛林、高原草甸……她的双脚蹚过冰冷的山溪,陷过齐腰深的白雪,踏过美国的最高峰,也虐过华盛顿密林中的青苔,爬升过数不清的山脉。
今天的张诺娅,已是身经百战的战士,还有了个特别刚强的名字—中国石头。当然,在选择这种生活的同时,张诺娅也承受了它的代价,满载着冰雹、雷雨、烈日、无人区的重重考验。
在南加州的菲利佩山脉,张诺娅一度被暴晒到缺盐昏眩,她几乎是颤抖着,全然不顾体面地趴倒在背包上,舔舐着背包的盐渍;在向惠特尼冲顶的路上,她迷路了,更可怕的是,太阳镜摔坏,以致漫野白雪刺伤眼睛,什么也看不清;在雪山区域涉水过河时,其中有一天湿着脚过河15次;蚊子最多的时候,哪怕以最快的速度冲进帐篷,也会带进去几十只嗜血狂魔;曾经在牛粪中醒来,一天吃过16片止痛药……
不过,在张诺娅看来,长距离徒步最大的危险,不是那些荒野生存方面的生理危险,而是心理危机。“你天天在野外,连多巴胺都会多分泌,但当突然结束回到室内,你的整个人都会‘不好了’。孤独不在路上,反而在重返人间后,你会被骤然来临的失去感和抑郁感包围……而许多人的治愈方式就是研究下一段路吧,再次上路吧。”
下一段
张诺娅始终记得一个搭车走遍美国的朋友说的,这人生,故事才是最大的财富。走过千山万水,她终于也可以骄傲地说,“现在我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了”。
为了支撑徒步,张诺娅付出的“代价”是家人的牵挂和体面的生活。“徒步前几年,我用的是打零工攒的钱,虽然不像白领、中产那么体面,但徒步无需支付房租、汽车保险,更没有城市中的购物诱惑,我把所有钱都花在了经历上,生活极简、自由极大。后来有了商业赞助,自媒体平台,好像变身网红,有了更多收入,但也会有名人压力等。没有一条路是平凡之路,你只能走自己最想走的路。”
当记者问到她在徒步中最难忘的人和事。张诺娅说是一位日本的资深徒步前辈,不仅会在环境恶劣时凭借丰富的经验帮助和照顾同行者,而且始终践行“Leave No Trace”的环保理念——随手捡起别人丢弃的鱼线,喝下洗碗的水。
在不徒步的时候,张诺娅喜欢看书、画画、写文章。环游世界并不是她的梦想,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心理辅导员,去启迪和帮助那些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她曾在哥斯达黎加和云南支教,创办公益社团,在精神病院实习,辅导过自闭症儿童。在每一次旅途中,她最看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喜欢参与当地特有的活动。
徒步之中,张诺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部分人徒步的理由都非常简单,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大的变故之类的。大家往往只是轻松地说:“因为我没做过这个事,觉得挺酷,想来试试。”
结束一段旅程,已有下一段在计划。张诺娅告诉记者,“有些事情,根本不能开始想,不然想了就容易停不下来……”
走了这么多路,你最喜欢的旅途是哪一段?“下一段。”张诺娅回答。
早睡早起
30岁的章瑜婷认识一座城市的方法是跑步。
作为教育学博士,她曾在挪威、日本和澳大利亚三国留学,会中五国语言。她现在有两个身份:英语老师、搏击教练。在挪威时,她开始跑步,并渐渐开始参加各地的马拉松比赛。如今,她依旧不定时地参加各种马拉松比赛。跑步让她养成了自律的习惯,也已经成了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跑出去
章瑜婷是个杭州姑娘,她形容自己小时候是个偏艺术型的女孩,因为健美操跳得好,在学校是站在最前面领操的人;弹过钢琴、参加过合唱团,还跟当时的明星同台演出过。
后来有件事让章瑜婷第一次发现,在体育运动方面,她好像可以跟别的女生有点不一样。学生时期都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其他女生都选择舞蹈或者排球,她则加入了一个乒乓球社团,是里面唯一的女生,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打得最烂”,但她依旧没有放弃。或许这段乒乓球经历,让她感受到自己可以跟体育产生更多交集。
在挪威留学期间,比较瘦削的章瑜婷发现挪威人长得高又健康,也很爱运动,这对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刚开始跑步只是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跑着跑着,她觉得这样有些枯燥。当地风景很美,很多人选择户外跑步。“没有一下子就要跑马拉松,跑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她说,当时宿舍旁边有个湖,很美,每天就绕着它跑,刚开始走走跑跑,也就是一圈,后面慢慢增加到两圈,也没什么问题了。
“三圈下来就已经有八公里了,然后我就觉得,今天可以开始跑四圈了,就是这样子一点点地加上去了。”章瑜婷觉得,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感觉太好了,“我每天早上可以看到日出,就是太阳从那个云层里跳出来,那个感觉很不一样,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迎接新的一天,真的非常美妙。”
跑远点
慢慢地,章瑜婷开始接触马拉松比赛,具体跑过多少,她记不清了,但她确信至少20场以上。“除了国内的马拉松比赛之外,还参加了泰国、新加坡、柬埔寨、德国、澳洲、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比赛,东南亚去得多一点。”
有一次在慕尼黑的经历让章瑜婷印象很深,那次虽然意外频发,但却让她创造了Personal Best,也就是个人最好成绩。
“跑着跑着觉得肚子很难受,很想上厕所。可是没有办法,我这人就是这样啊,有强迫症,我要跑完才可以停下来。虽然肚子一阵一阵地疼,但还强忍着。”她回忆着,路上会有志愿者给他们发补给,看到有个帅哥在发香蕉,她居然也接过来吃了。“情况没有缓解,反而更严重了,就这样,我一直撑到把比赛跑完。到终点以后主办方又发了补给,这次不仅是面包,还有啤酒。”她说,自己可能是太兴奋了,平时几乎不喝酒的她居然还拿了啤酒喝,现在想想,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
“我对方向感的认知很差,当然现在有导航比较方便,它能告诉你最好的步行路线是什么。你跟着它走,它都告诉你,但我还是喜欢跑步。”章瑜婷说,走路比较慢,跑步快一些,其他交通工具没法随心所欲地走,但跑一圈下来就基本上能对十公里之内的城市有个初步的了解。
“到一个城市后,我首先要知道我能不能在这个地方跑步,会先探探路,慢跑一圈,为第二天的晨跑做准备。”她说,有一次在国外,天黑后冒着雨依旧先去把这个城市走了一圈,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跑步路线,第二天就一往无前地往前跑,当然也会跑错。“没关系,跑步反正是一个从哪里出发,还是可以回到哪里的行为。”她说,实在不行,把导航拿出来,让它带自己回家就可以了。
更自律
跑步给章瑜婷带来什么改变?她说,那就是早上起得更早,更加自律。“把跑步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多了一个要去记得去完成的事。并没有改变什么,唯一的可能就是真的要起得早一点,不然马路上车多了,就跑不了了。”
现在,章瑜婷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跑步,然后再做其他的锻炼。有时候她代课兼职教练,早上7点20分就开始上课,下课以后吃完早饭再去上班,每天都是这样。章瑜婷习惯早上锻炼,有时候,晚上下了班还会去代课。
她主要的锻炼时间在早上,这让她觉得很充实。“早起的人,都会感觉自己赚了一个亿。”章瑜婷说,她常常就是跑完步后,甚至是8点20下课后,很多人可能刚刚起床,她已经锻炼完、并且吃好早餐进入工作状态了。“有时都已经坐下看了半本书了。”她觉得比别人多了很多的时间。
章瑜婷说,也许有些人晚上会睡得很晚,一天时间会拉长,但是晚上的效率,有的时候并没有那么高,很多都是垃圾时间。但是她早上就抓住了每一分每一秒,早睡早起,没有仗着自己年轻去随意消耗和挥霍自己的身体。相反,跑步是一种很廉价的,不需要任何金钱投入,稍微多一些自律就能养成的习惯。
她现在依旧坚持每天跑十公里。如果碰到状态不好的时候,会选择跑五公里,剩下的公里数用骑车去代替。这么做的目的是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在一定的运动状态。
接下来,章瑜婷报名了10月份杭州的马拉松比赛。“走一步算一步,当下我对自己的状态挺满意的,工作学习也好,运动生活也好,有兴趣的事我会挤时间去en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