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她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艺术就那样诞生了


说起艺术家 Janet Echelman(珍妮特·艾克曼),也许大多数人都不熟悉,但她遍布世界各地的作品应该多少能唤起你的记忆。


SHE CHANGES, PORTO, PORTUGAL, 2005


THE SPACE BETWEEN US, SANTA MONICA, CA, 2013


1.26 SINGAPORE, 2014


这位知性又可爱的女士被誉为世界公共艺术的「革新者」,曾获得古根海姆基金奖、美国史密森尼创新视觉艺术大奖,还获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好评。


△Janet Echelman


就是这样一位能力超群的艺术家,她却从未学过雕塑、工程设计或是建筑等专业,哈佛大学毕业后接连申请了 7 所艺术学院,无一例外都被拒绝。


于是 Echelman 决定走上艺术的道路,学画 10年,在 1997 年拿到弗尔布莱特奖学金,被邀请在印度举办画展,眼瞅着就要走上艺术人生,要展出的画却因故无法送到......



但也许是因祸得福,画没了,总得做点儿东西出来拿去展出吧,在海岸散步时,渔网给她带来了灵感,便有了最初的 BELLBOTTOM 系列作品▽



没想到,这一尝试伴随她至今。那之后 Echelman 不断学习传统工艺,与工匠、编织者合作,除了被看到,她还想让人们真正的沉醉其中。


INSIDE-OUTSIDE, 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 1998


为了能让作品长期存在,她花了两年时间,寻找了一种能够抵抗紫外线、污染的纤维,编织出了一张 50,000平方英尺的「大网」,用超大的钢圈作为支撑▽


SHE CHANGES,葡萄牙波尔图, 2005


为了使这张大网既可以随风舞动,又能保持住不被飓风破坏,Echelman 找到了航空学工程师 Peter Heppel,模拟出精确的运动轨迹。


并找到一家渔网工厂,创造了全新了编织方式,用以替代脆弱的传统手工编织。



后来的作品由于外形更为复杂,无法依靠原有的钢圈搭建,于是她又改用一种柔软的、细孔状的纤维代替,它比钢强韧15倍,所以做出来的整个作品无比轻盈。


1.26, SYDNEY, AUSTRALIA, 2011


这个名为 1.26 的作品,是应丹佛艺术博物馆邀约,找到一个与西半球35个国家相关联的主题,创作出一个作品以纪念首届美洲双年展。


Echelman 以 2010 年智利地震引发的海啸为灵感,向美国宇航局(NASA)获取了当时的数据,由于振动瞬间加速了地球的自转,将一天的时间缩短了1.26微秒,作品名便由此得来。


‍设计手稿


迄今为止,1.26 已在四大洲的 11 个城市安装展出。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政中心公园


上海市虹桥枢纽


中国香港半岛酒店


新加坡滨海湾


Echelman 一直在进步,她将传统手工艺与高科技材料和工程技术结合,让世界各地都有了她的足迹。


1.78


“ 1.78”是指当单个物理事件转移地球质量从而加速行星自转一天时,缩短的毫秒数。最初在马德里市展出,以庆祝市长广场 400 周年。建筑般大小的网状雕塑在空中无比耀眼。


马德里太阳广场


阿联酋迪拜


加利福尼亚州比佛利山庄


1.8


“1.8”是 2011 年日本地震和海啸造成的地球日缩短的时间长度(以微秒为单位)。将物理数据转化成多彩的艺术作品,引人深思。


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


英国伦敦牛津广场


中国北京太阳公园附近的索拉纳酒店


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Renwick画廊


DREAM CATCHER


她为西好莱坞日落大道创作的具有纪念意义的雕塑「Dream Catcher」,接近 10 层楼的巨大雕塑占据了两幢酒店间的开放式空间。轻柔与活力的结合,让这里充满生机。



Every Beating Second


在旧金山国际机场是第2航站楼,Echelman 也带去了她的作品,让单调的空间焕发生机,渐变色的网穿透屋顶,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



DANCE COLLABORATION


Echelman 还与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编舞家Katarzyna Kozielska合作演出了「A. 记忆」,舞者成为艺术装置的延伸,随着音乐而改变着造型,十分震撼。



EXPANDING CLUB


她还以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为灵感,在美国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设计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悬挂装置,在纯白的展览空间无比耀眼。



从未学过相关专业,却能做出如此成绩,果然只能说:艺术这东西,可遇不可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