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居硕辉 实习生 张怡萌
近日,南京市建委印发《南京市“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全市将围绕建筑住区等四类项目,在11个区和江北新区进行分类施策,力争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40%以上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40%的数据,几乎是2020年21%的近两倍。
南京在2016年入选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据《南京日报》报道,“十三五”期间,南京市以江心洲、丁家庄保障房片区为重点,推进海绵城市逐渐向全域推广,实施748个海绵项目建设。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区21%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该报道说,根据《规划》,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将从以往的试点引领,转为系统化全域推进,坚持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并重,打造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海绵城市”发展模式。
图为航拍南京江心洲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图片来源:中新社)
分类实施海绵城市分类建设
上述《规划》显示,“十四五”期间,南京市将对建筑住区、河道水系、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不同类型项目实施海绵城市分类建设。其中:
建筑住区类主要推进建设项目664个,总面积22.19平方公里,涉及秦淮区门西数字生活街区、雨花台区潘窑保障房、花神美境小区等项目;
道路广场类,主要包括玄武区大壮观路、秦淮区冶修一路、江北新区浦乌路等项目;
河道水系类,推进海绵建设项目53个,总长度82.478公里,主要包括玄武区友谊河、秦淮区月牙湖等项目;
公园绿地类,结合南京市水系规划推进海绵建设项目28个,包括玄武区水景公园、江北新区新化湿地公园等项目。
海绵城市建设划为三大重点地区
《规划》同时提到,南京的海绵城市建设划分为三大重点地区,分别是江北新区九袱洲片区,规划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9.86%,面源污染削减率55.9%;紫东核心区,规划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面源污染削减率60%;南部新城红花—机场片区,规划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面源污染削减率50%。
南京各区的任务目标也在《规划》中明确。在主城六区中,玄武区优先建设铁北、孝陵卫、徐庄软件园等区域,规划构建特色小尺度范围形成“一区、一带、一廊、一楔”的自然生态空间结构;秦淮区优先建设以明城墙护城河以西区域、南部新城区域以及公共海绵设施建设;建邺区以夹江—江山大道—凤台南路—应天大街—江东中路—汉中门大街围成的区域为建设重点区域;鼓楼区以下关滨江商务区为建设重点区域;栖霞区重点推进燕子矶新城片区、栖霞山片区、仙林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雨花台区优先以软件谷两桥地区、足球文体小镇片区、板桥新城片区为建设重点区域。
江苏海绵城市建设有目标
新华报业交汇点记者曾在2020年7月的一篇报道中,实际体验了海绵城市在防汛排涝等方面的功效。当时江苏进入汛期,交汇点记者来到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探访海绵城市的雨中“模样”。绕行江岛科创中心和滨江风光带,透水砖铺装的人行道、隔几十公分就有一个缺口的马路牙子、下凹式绿地、生态停车场、雨水花园……随处可见“海绵体”配置,未见道路积水现象,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
除了南京外,江苏的镇江自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通过在高密度老城区的试点实践,形成了“海绵+”模式。江苏的常州作为全省试点城市,通过试点区各类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最终实现“雨天不积不涝,平时水清岸绿”的目标。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7月,江苏全省已累计建设500多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无锡、常州、昆山等14市被确定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江苏定下目标,到2030年,全省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责任编辑:谈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