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你造吗~古人也有身份证!阿猫阿狗都要给自己置办一个印|画事

画事君说

大家都知道,民国画事,主要讲的是画儿,但喜欢书画的人,多半都会喜欢另一本艺术:篆刻。

民国时期的画家,好多都要标榜自己诗书画印四样本领,而且一般画画最好的,都要说自己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这里面的心理很微妙的,但是可见大家还是蛮高看篆刻(俗称印章)这门艺术的。

印章在古代非常流行,因为印章就是古人的身份证。在汉代,阿猫阿狗都要给自己置办一个印,贫苦人家的小孩,没有名字,叫个狗蛋,也得想办法买个印,刻着一只狗就行,就代表自己。这就演变成后来的肖形印。

印以汉印为上,有中正之美,但一千多年来一直发展,也增加了不少别样的美。但篆刻主要用篆字,而大篆小篆今天人皆不识,所以这门艺术近年来一直都是小众的艺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再小众的艺术,也有门派。篆刻艺术的江湖上有拉帮结伙的大门派,也有独行于世,谁也看不上的大侠,还有自己琢磨研究出一套偏方,捣鼓成了之后震慑天下的奇才。尤其是清末民国时期,画坛剧变,门派林立,篆刻江湖也不例外。

今天,我们来用一篇小文,综述一下清末民国时期两百年篆刻江湖的风云变迁。读完只要不到十分钟,但你可以看到篆刻史上开门立户的宗师们,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江湖中凭借各自的篆刻刀杀开一条血路。

邓石如派:以书入印,

平地一声雷

能扬名立万的人物,都不简单,咱们先从清代中期的一个宗师级人物说起。

篆刻发展到清代中期,是浙派和皖派的天下。浙派的典型特征是切刀法,模仿古玺印斑驳沧桑的笔画痕迹,典型人物是丁敬,西泠八家之首。而皖派则比浙派更显得工整流利,多以冲刀法为主。

冲刀法、切刀法及其印面效果

新的大师就在这两大门派如日中天的时候诞生了。这个新的宗师,名叫邓石如。他虽然是安徽人,但和传统的皖派又截然不同,所以有人干脆称他所创立的门派为“徽派”。

邓石如的高明之处在于,将他的书法的独特风格融入到了篆刻之中。今天大家觉得这没有什么稀奇,但在当时的印坛,这就像平地一声惊雷,大家猛然发现,篆刻还可以这样玩!

邓石如有一方著名的印章——“江流有声,断岸千尺”,被公认为中国篆刻史上的经典之作、转折之作。

邓石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这方印章,被很多人学习和临仿过。无数的篆刻家通过临仿的名义,以各自独有的风格和技巧向这方印章致敬。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傅抱石,就刻过一方“江流有声”。

而傅抱石所刻的“江流有声”,已经与邓石如的“江流有声”决然不同了。从邓石如的变法开始算起,到傅抱石的时代,足有两百年光景,这两百年间,中国的篆刻艺术几经转折和突破,波澜壮阔。

3457

傅抱石为陈光甫刻 寿山芙蓉石扁方章

1950 年作

印文:江流有声

边款:光甫先生正之,庚寅霜降,新喻傅抱石。

说明:陈光甫 (1880-1976),中国银行家。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江苏镇江人。1881 年 12 月 17 日( 清光绪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 生于江苏镇江一个商人家庭。他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企业家,创办了中国最成功的私人银行 —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更重要的是,他比别人更自觉、更彻底地扬弃了“官商”办银行的传统,而代之以更为专业化的金融创新和服务意识。有人将之媲美于美国的金融大亨摩根,称之为“中国摩根”。

2.4×1×5cm

RMB : 150,000-200,000

傅抱石这方江流有声更亮眼的地方在于,它侧面的微雕,在方寸之间刻了后赤壁赋全文,而且是一气呵成没有稿子,也没法儿有稿子,肉眼都看不清,必须拿放大镜或者放大照片,简直是给跪了。

“江流有声”的侧面微雕

邓石如去世以后,受其影响的高手数不胜数,比如吴让之,就从邓石如的篆刻中学到了精髓,他也将自己的书风融入篆刻,这条路子叫做“以书入印”。

3466

吴让之刻 寿山芙蓉石古兽钮方章

印文:醉墨轩收藏金石书画

边款:攘翁篆刻,晏庐审定,野侯记之。

出版:1.《晉铜鼓斋印存》2-12, 李培桢编 ,1876 年。

2.《吴让之印存》P6-16, 吴隐编,1904 年。

3.《丁丑劫余印存》P16-26,葛书征编,1937 年。

4.《晚晴四大家印谱》P1-86,方节庵,1951 年。

5.《吴让之印谱》P161,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 年。

6.《中国篆刻丛刊·吴让之》卷一 P75,二玄社出版 1983。

7.《明清名人刻印精品汇存》P47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

8.《印史留遗》,P2-23,杨广泰,1996 年。

9.《中国玺印篆刻全集》,P4-66,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年。

备注:葛书徵、小林斗盦旧藏

2.7×2.7×4.6cm

RMB: 1,000,000-1,200,000

对比吴让之的篆书真迹和他的篆刻作品“渤海姚氏珍藏金石书画”,可以发现二者无论从线条还是从字体结构都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吴熙载《篆书四屏》局部 纸本篆书

125×27.5×4 湖南省博物馆藏

3465

吴让之为姚正镛刻 青田石自用印

印文:渤海姚氏珍藏书画印

边款:仲海仁兄属,熙载刻。

出版:1.《晉铜鼓斋印存》P4-9, 李培桢编 ,1876 年。

2.《吴让之印存》P6-16, 吴隐编,1904 年。

3.《吴让之の书画篆刻》P110,二玄社出版,1978 年。

4.《中国篆刻丛刊·吴让之》卷一 P105,二玄社出版 1983。

5.《吴让之印谱》P92,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 年。

6.《篆刻全集 6》P92,二玄社出版,2001 年。

7.《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P641,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年。

8.《中国历代篆刻集粹 7》P90,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年。

备注:师村妙石旧藏

说明:姚正镛 ( 清 ),字仲海,盖平 ( 今辽宁盖平 ) 人。治金石,嗜收藏,书法六朝,画山水、花鸟、梅花,饶有古致。

2×1.5×4.5cm

RMB: 700,000-1,000,000

“以书入印”的理念在当时的影响太大了,邓石如传派中的另一个大家——徐三庚,也是以书入印的高手,因为他的篆书就很独特,这个篆书入印以后,印章也别开生面,形式感很强。日本人特喜欢徐三庚,但他的个人风格太强,不适合初学者学习。

3464

徐三庚为沈庆龄刻 青田石方章

印文:仲豫

边款:袖海作于春申浦上。

出版:《中国篆刻丛刊第二十九卷》P147,二玄社,1984 年。

备注:陈茗屋旧藏

说明:沈庆龄,一作庆麟,字椿圃,浙江嘉兴诸生。劬学能文,旁及绘事,山水笔甚苍茫。

卒年三十,流传者麨。

2.7×2.7×5cm

RMB: 120,000-200,000

印外求印,江湖各领风骚

邓石如发明的新武功”以书入印“,又有文化,又好操作,确实风靡半个印林,但这一派武功并没有一统江湖。

浙派这样的一个江湖大门派,绝没那么容易倒下。在邓石如、吴让之等人风靡中国之时,也有钱松、赵之琛等浙派后人,马不停蹄的紧追猛赶,修炼新功。

钱松在总结浙派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一种切中带削的新刀法,显得立体感很强,对后来的吴昌硕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3467

钱松为丁文蔚刻 寿山石自用印

印文:文蔚私印

边款:韵琴印,耐青刻。

出版:1. 《丁丑劫余印存》P20,葛书徵编,1937 年。

2.《钱松印谱》P183,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 年。

3.《钱松印谱》P80,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 年。

4.《履盦藏印选》P52,江成之编,1997 年。

5.《丁鹤庐西泠八家印存稿》P36,日本出版,2003 年。

说明:丁文蔚 (1827-1890),字豹卿,号韵琴,室名大碧山馆,浙江萧山人。官至福建长乐知县。

工诗,善书画,尤长花卉,秀雅古逸。其篆隶书深得汉人古拙之趣,亦擅刻竹。

1.3×1.3×2.6cm

RMB: 200,000-300,000

3468

赵次闲为戴熙刻 青田石自用印

印文:熙

边款:次闲篆。

出版:1.《西泠四家印谱附存三家》P7-3, 丁丙编,1885 年。

2.《印迷丛书》P1-34,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 年。

3.《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P1214,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年。

备注:林乾良旧藏

说明: 戴熙 (1801-1860),清代官员、画家。钱塘 ( 今浙江杭州 ) 人,字醇士 ( 一作莼溪 ),号榆庵、松屏,别号鹿床居士 ( 一作樚床 )、井东居士。道光十一年进士,十二年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归,曾在崇文书院任主讲。

1.2×1.2×3.7cm

RMB: 50,000-80,000

然而,无可置疑的是,在邓石如传派的努力下,篆刻的系统,从此变得丰富起来,当代的书法可以入印,那古代呢?

人们逐渐发现,可以供篆刻取材的书法资源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是自己的书法风格可以入印,古代千百年来的书法精华,谁有能力,谁有慧眼文心,都可加以改造,使之进入篆刻的系统。这就是从“以书入印”,发展到了“印外求印”。

在“印外求印”这一路上,干的最成功的人,是另一个开宗立派的人物——黄牧甫,还开创了一个新的印学门派,叫做“黟山派”。

那么,为什么是黄牧甫?

首先,我们说一个人要成功,首先要有见识。黄牧甫看过的古代金石遗迹,可以说是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极限。

他曾当过清末金石收藏巨擘吴大澄的幕僚,吴大澂家的宝贝让他看了个遍,等于是黄牧甫通过吴大澂的收藏,穷遍了古人的武功秘籍——三代金石、秦汉砖瓦,取法对象简直是无边无际。比如这一方“秦砖汉瓦之室”就是他仿造汉代砖文的成果。

3458

黄牧甫为俞旦刻 寿山石扁方章

1894 年作

印文:秦瓦汉专之室

边款:伯惠兄邮属,士陵仿专文时甲午春二月。

出版:1.《黄牧甫印存手稿》P9-25,黄士陵编,1908 年

2.《黟山人黄牧甫先生印存》P2-92 黄少牧编,1935 年。

3.《增选黄牧父印存上下集》P143,曾绍杰编,1977 年。

4.《黄牧甫印存》P101 页,西泠印社出版,1982 年 3 月。

5.《增补黄士陵印谱》P143 页,武汉古籍书店出版,1992 年 8 月。

6.《黄士陵印谱》P210 页,上海书店出版,1993 年 3 月。

7.《黄士陵印影》P213 页,荣宝斋出版社,1996 年 1 月。

8.《黄牧甫流派印风》P87,重庆美术出版社,1999 年。

说明:俞旦 (1861- ? ),江西婺原人,后改籍广东。字伯惠,号呆道人、呆人、寄斋、寄盦、寄庵、从衡、星江,斋室名秦瓦汉专之室、静娱斋、清荫堂。

3.5×1.4×4.1cm

RMB: 300,000-400,000

其次,黄牧甫有深厚的家学和童子功,他父亲本来就擅长篆刻。黄牧甫不仅底子好,基础厚,学习能力还特强,学啥像啥。但更重要的,他还不是傻学,而是在临仿中加入自己的变化。

黄牧甫还旁涉其他艺术领域和学术体系,他开过摄影馆,做过全形拓,精通文字学、金石学、在绘画、书法上下的功夫也极深。

他在学习古人篆刻时,丝毫没有门户之见,甚至也学过单刀法,比如“阳湖许镛”这方印,就有一些单刀刻法的痕迹。许镛是他的朋友,广州人,给他刻这方印时,黄牧甫正在广州鬻艺,许镛曾借给他吴让之的印谱,对黄牧甫帮助很大。

3459

黄牧甫为许镛刻 青田石自用印

印文:阳湖许镛

边款:一刀成一笔,古所谓单刀法也。今人效之者甚伙,可观者殊难得,近见赵撝尗手制一石,天趣自流,而不入于板滞,虽非生平所好,今忽为撝尗动,偶一效之。振老以为何如。癸未荷花生日,牧父志于羊石。

出版:1.《黟山人黄牧甫先生印存》P1-20,黄少牧编,1935 年。

2.《增选黄牧父印存上下集》P44,曾绍杰编,1977 年。

3.《增补黄士陵印谱》P21,扬州古籍书店,1992 年。

4.《黄士陵印影》P251,荣宝斋出版社,1996 年。

5.《黄牧甫流派印风》P29,重庆出版社,1999 年。

说明:许镛,字子振。工山水。

2.1×2.1×5.1cm

RMB: 400,000-500,000

黄牧甫在这方印的边款中说:“一刀成一笔,古所谓单刀法也。今人效之者甚夥,可观者殊难得。近见赵㧑叔手制一石,天趣自流而不入于板滞,虽非生平所好,今忽为㧑叔动,偶一效之。”可见这方风格特殊的印章,是他偶然间为赵之谦的单刀法触动,仿效其法刻出来的。不过,再后来,单刀这一路的风格就被他放弃了,反而是几十年之后的齐白石将其发扬光大。

黄牧甫的典型风格是以光洁的线条、精微的构图、巧妙而古雅的文字结体为特点的,他的篆刻特别耐看,看似工稳,实则一气呵成,用刀利索,绝不拖泥带水。

黄牧甫的典型风格作品

缶翁不朽:以书入印,

创出另一种面貌

顺着邓石如和吴让之“以书入印”这个武功,江湖上修炼出了很多大师。除了黄牧甫,还出了另一个和他旗鼓相当的大师——吴昌硕。

大概是受了“以书入印”的启发,吴昌硕在画画中,还采用了金石入画的方法,从而在近现代书画界开创了金石画派,成为一代宗师。

吴昌硕也是“以书入印”的支持者,但他的气质和黄牧甫全然不同。两人好似太极张三丰和少林扫地僧,一文一武,一细一粗,风格迥异。然而,实际情况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黄牧甫的风格,是细致中带着果敢,而吴昌硕则是勇猛刚烈中,带着精巧细致。

从印面实际的刀痕来看,黄牧甫看似精致的篆刻效果,其实刀法干净利索,而非多次反复刻画;吴昌硕的风格看上去不衫不履、沧桑老厚,其实却使用了很多故意“制作”的花招,据民国八卦天王陈巨来的独家解密,吴昌硕是用鞋底子刮蹭才做出了这种沧桑感的,也是醉醉的……

吴昌硕代表作品“樾荫庐”

吴昌硕的传人弟子也是很成规模的,间接受其影响者更是为数众多。他的篆刻风格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追随。远的不说,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一个篆刻大师来楚生,就是学吴昌硕最为成功的几个人之一。

当代书画篆刻大家钱君陶先生曾云:“来氏刻印七十岁前后所作突变,朴质老辣,雄劲苍古,得未曾有。虽二吴(按:指吴熙载、吴俊卿),亦当避舍,齐白石自谓变法,然斧凿之痕,造作之态犹难免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能独立称雄于印坛者,唯楚生一人而已。”我们看他所刻的印章,确实有质朴老辣、雄劲苍古的特征

3407

来楚生刻为张用博刻 寿山石方章

1971 年作

印文:张用博年四十后学尚犀

边款:然犀刻,近攘老,辛亥二月。

出版:《来楚生印谱》P39,荣宝斋,1993 年。

备注:陈茗屋旧藏

说明:张用博,1933年12月生,江苏沐阳人。师从著名书法家来楚生。作品苍劲豪放,

结构严谨,运笔灵动而富变化。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上海浦东新区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浦东书画研究会会长。

2.8×2.8×4cm

RMB: 40,000-50,000

3408

来楚生刻为张用博刻 寿山石方章

印文:张押

边款:安处先生。

出版:《来楚生印谱》P39,荣宝斋,1993 年。

备注:陈茗屋旧藏

2.2×1.8×5.2cm

RMB: 20,000-30,000

来楚生还擅长刻肖形印,他本就是诗、书、画、印无所不精,因此能以画入印,随心所欲得打通不同领域的界限。他的肖形印,刀法古朴,形态自然,极有天真古朴的生趣。

3406

来楚生刻 青田石方章

印文:金刚肖形印

边款:初升。

出版:1.《印史留遗》P12-29,杨广泰编,1996 年。

2.《然犀室印集》,荣宝斋出版社,2000 年。

2.1×2.1×5.5cm

RMB: 40,000-50,000

3391

来楚生刻 寿山石方章

印文:猴肖形印

边款:侯君子,然犀。

1.7×1.7×5.8cm

RMB: 40,000-50,000

3392

来楚生刻 青田石方章

印文:鹿肖形印

边款:长乐未央。安处作。

出版:1.《来楚生朱跡》P1-10,张永恺编,1971 年。

2.《来楚生书画篆刻作品集》P336,北京匡时,2014 年。

3×3×4cm

RMB: 200,000-300,000

西泠印社的辉煌

吴昌硕是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长,西泠印社这个印坛第一高等机构,由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民国时期的西泠印社,那可是高手云集,熙熙攘攘。

其中的王福庵就是一名篆刻高手,他的名字又写作王福厂,这字在这儿不念敞,念庵。王福庵当时供职于国民政府印筹局,专门给国家政府机关刻印,受到浙派和明清诸家的影响,取法很广,刻的也是不错,篆书也写的好,四平八稳的。但与吴昌硕、黄牧甫这样的顶尖大师比,缺少的是鲜明的个人风格,所以虽然刻得好,却不容易被历史记住。

3411

王福厂为袁法刻 寿山石印章三方

2.1938 年作

3.1934 年作

印文:1. 帅南所藏 2. 沧州词课 3. 沧州

边款:1. 仿汉铜印,刻充帅南世仁兄文房,福厂。

2. 戊寅闰七月,刻充帅南世兄文房,福厂居士。

3. 甲戌七月,福厂为帅南仁世兄作。

出版:1.《玉照山房集印及自制印选》P14,王北岳编,1963 年。

2.《麋研斋印存》P274,曾绍杰编,1979 年。

3.《印林第一卷第四期》P17,王北岳编,1980 年。

RMB: 30,000-40,000

曾经任西泠印社总干事的韩登安,也是一时名手。韩登安与王福庵路数相似,也是以学习浙派为主,间及皖派,总体来看,还是比较中正偏文气的风格。

工写两极端,

悬崖上走钢丝都不容易

继黄牧甫和吴昌硕之后,印坛又出了几个大师,其中就有两人,一工一写,一南一北。北边的是客居京城,出身湖南的老木匠齐白石,南边的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陈巨来。

他们两个人的篆刻风格正好代表着两个极端,齐白石的篆刻暗合他大写意的画风,泼辣狠厉,布局绝险,差不得一寸一毫;陈巨来则是学工细的圆朱文,儒雅工整,静穆安然。实际上,两人的风格都像是在悬崖上走钢丝,齐白石在大写意的路径上走到了极限,而陈巨来则在工稳一路的印风上达到了巅峰。

先说齐白石,他的篆刻单刀直入,人家来回拉好几刀,他就偏不这样做,故意保留刀口自然崩裂的效果。如“杨庆簪印”、“莲花山下是吾家”就非常典型。以往的篆刻家只敢在边款中这么刻楷书,绝少在印面正文中这么干,前文书提到的黄牧甫也只是对这种单刀刻法“偶一效之”,只有齐白石专把单刀法作为印文的主要刻法,不断改进,终成一家。

3452

齐白石为杨庆簪刻 寿山白芙蓉石太狮少狮钮方章

1939 年作

印文:杨庆簪印

边款:兂字从俗,己卯白石。

出版:1.《齐白石印影续集》荣宝斋出版社,1993 年。

2.《中国历代印风齐白石卷》重庆出版社,1999 年。

备注:陈茗屋旧藏

说明:杨庆簪,字朋之、邦豫,号中山居士,广东中山人。收藏金石书画甚富。与陈巨来交善,陈氏曾为其治印一批六十印,辑成《盍斋藏印》。

3×3×6cm

RMB: 200,000-250,000

3450

齐白石刻 寿山石方章

印文:莲花山下是吾家

边款:白石。

出版:1.《香雪庄藏印》,香雪庄编,1981 年。

2.《齐白石全集》第八卷 P45,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年。

3.《齐白石篆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年。

4.《齐白石篆刻作品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年。

5.《齐白石印谱》,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年。

备注:陈之初旧藏

2.6×2.6×5.7cm

RMB: 300,000-500,000

齐白石的篆刻构图章法也颇为险绝,其空间布置可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线条与线条之间的位置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比如下面这组对印“阳春白雪”与“枕流簌石”的空间布局,就堪称妙绝,此对印是他的代表作品,在多个著录中出现过,能现身拍卖,实属罕见。

3451

齐白石刻 寿山石龙钮对章

印文:1. 阳春白雪 2. 枕流漱石

边款:1. 白石。 2. 白石。

出版:1.《白石印谱》香港上海书局,1972 年。

2.《香雪庄藏印》P30、P31,( 新加坡 ) 香雪庄编,1981 年。

3.《中国篆刻丛刊第三七卷—齐白石》P105,二玄社,1983 年。

4.《齐白石全集》第八卷 P293、P284,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年。

5.《中国历代印风系列》,重庆出版社,1999 年。

6.《齐白石印谱》,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年。

备注:陈之初旧藏

2.5×2.5×9cm \ 2.5×2.5×8.8cm

RMB: 500,000-800,000

白石老人成熟时期的篆刻风格偏于霸悍,其中方折之笔甚多,仿佛铁骨铮铮的硬汉,这样的篆刻风格是普通人无法驾驭的,稍微一过,就成了疯魔的野狐禅,其中区别,只在毫厘之间。

3453

齐白石为王缵绪刻 印章两方

印文:1. 治园读残碑记 2. 治园所得金石

边款:1. 三百石印富翁。治公将军出示白石杰作,蓬安□□舫、成都曾点躬同观于百□□□庄,辛未冬,新都赵遗三记。

2. 白石。

出版:1.《印史留遗》P10-50,艺友斋,1996 年。

2.《齐白石全集》第 8 卷篆刻 p272,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年。

3.《齐白石篆刻集》P33,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年。

4.《中国历代印风系列,齐白石、丁二仲、经亨颐、简经纶、来楚生印风》P26,重庆出版社,1999 年。

5.《齐白石印谱》P158,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年。

6 .《中国近代印坛三大家 - 齐白石篆刻作品集》P284,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年。

说明:王缵绪 (1885-1960),四川人,字治园,号半山后人,将军。嗜喜金石碑版文物。与齐白石交善,尝得齐白石刻

印若干方。

2.1×2.1×5.4cm \ 3.5×3.5×7.5cm

RMB: 400,000-500,000

齐白石写过一张润格,印章部分这么算的:“刻印(字大三分至五分,每字万元;字小二分加半;字大六分加半;只刻一石朱文加半)每元加三角。”

齐白石1946年写的润格

按他这个价目表换算下来,这几方印现在怎么着也得有950万了,这还没算佣金呢!然而现在,每方起价才20万左右!是不是白给的!

我们再说和齐白石正好形成反差的陈巨来,此人的圆朱印堪称整个中国印史之巅峰。他虽然专攻此道,但早期也是遍临汉印,基础牢固。他的老师是当时沪上的著名篆刻家赵叔孺,专攻温雅工致的路数。

3425

赵叔孺刻 寿山高山石羊钮对章

1934 年作

印文:1. 思虑通审 2. 志气和平

边款:1. 甲戌冬,叔孺仿元朱文。2. 拟汉铸印 , 叔孺。

2.7×2.7×7.2cm( 两件相同 )

RMB: 60,000-80,000

3426

赵叔孺刻 昌化鸡血石扁方章

1930 年作

印文:省庐鉴赏

边款:庚午七月,叔孺刻。

出版:《二弩精舍印存》,张鲁盦编,1949 年。

2.3×1.2×3.1cm

RMB: 35,000-50,000

赵叔孺教出来的陈巨来,在细朱文方面的造化超过了师傅。过去的大师和现在的艺术老油子可不一样,人家的素质是全面的,不仅能搞创作,理论也是一流,我们看陈巨来的《安持精舍印话手稿十三纸》,就是他整理的篆刻心得。从这十三纸手稿来看,陈巨来的书法也是当世一流,其安静温雅的气韵,和他的篆刻是一脉相承的。

3428

陈巨来 安持精舍印话手稿十三纸

款识:右稿为余卅年前所作,改定文字者乃吴慈堪先生也。巨来记,丁未八月。

说明:陈巨来亲书印话稿本,其书法少见,此稿修改处为吴慈堪所为,留传至今,弥足珍贵。

尺寸不一

RMB: 300,000-400,000

正如陈巨来在这份手稿中所述,“夫治印之道,要在能合于古而已,章法最要,刀法其次,者也,十四种刀法之说,是古人故为高谈……”

在陈巨来看来,花哨的功夫都是皮相,关键要合于古意,而章法的地位超越了刀法,是最为重要的,而他在实践中,也正贯穿了这一理论。

比如“师竹堂”这方印,“师”字的布局结构就精巧至极,两个圆环的结构极难处理,但陈巨来却安排的恰到好处,印面中的多条弧线与这两个圆环构成了绝妙的呼应关系。

3431

陈巨来刻 寿山芙蓉石连珠印

1937 年作

印文:师竹堂

边款:菁子邦媛督刻,巨来仿鉨,廿六年一月。

2.2×1×4.2cm

RMB: 50,000-60,00

陈巨来最拿手的绝活儿是细朱文印,他的细朱文在结构和空间处理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最难之处在于他能够在匀净的笔画中参入一种莫名的灵动和活泼,比如“元元草堂”一印,线条微妙的粗细变化和虚实对比,已臻化境。

3430

陈巨来刻 寿山石方章

印文:元元草堂

边款:巨来仿制元朱。

出版:1.《安持精舍印冣》P183,上海美术出版社,1982 年。

2.《增订安持精舍印存》P175,曾绍杰编,1988 年。

备注:陈茗屋旧藏

3×1×3.3cm

RMB: 40,000-50,00

能刻细的,粗的更不在话下,如满白文风格的“庆簪”,同样也充满了各种机巧,其中的细小变化,越琢磨越有深意。

3429

陈巨来为杨庆簪刻 兽骨方章

印文:庆簪

边款:巨来刻。

出版:《增订安持精舍印存》P175, 曾绍杰编,1988 年。

备注:陈茗屋旧藏

0.7×0.7×5.7cm

RMB: 20,000-30,000

陈巨来还有一路风格,将汉代的满白文与细朱文搭配混合在一个印面之内,“杨庆簪印”,虽然笔画粗细对比鲜明,但他着意的是计白当黑,是纯粹的黑白关系,如果你眼够毒,看的就不是字,而是印面中的红白部分的比例结构。

3427

陈巨来为杨庆簪刻 兽骨方章

印文:杨庆簪印

边款:巨来。

出版:《增订安持精舍印存》P173,曾绍杰编,1988 年。

备注:陈茗屋旧藏

说明:杨庆簪,字朋之、邦豫,号中山居士,广东中山人。收藏金石书画甚富。

与陈巨来交善,陈氏曾为其治印一批六十印,辑成《盍斋藏印》。

1.2×1.2×5.7cm

RMB: 30,000-50,000

说完了这两个人的印章,各位看官或许能感受到两人印章风格的巨大差异,但有趣的是,这两个人的个性气质,和他们的艺术风格却正好相反,齐白石的篆刻勇猛刚劲,而他本人的性格却很低调中庸,并不愿与人纷争。在他看来,老老实实画画赚钱才是王道。

而陈巨来的篆刻虽然工稳安静,他本人性格倒不太好,容易生气,性格耿介,经常与人言语冲突,留下一本《安持人物琐忆》,书把上海地区的艺术家们的老底揭了个遍,风波至今不息。

他们两个人倒是没有什么交往,估计性格也是合不来。然而,二人都到了篆刻艺术的最高层次,差别不在技术,而在口味了。总的来说,齐白石重在对刀法的创新,而陈巨来专注于章法的精妙,这就像《笑傲江湖》里华山派关于用气还是用剑的争论,不能说谁对谁错,到了顶级,都是对的。

画事君·今日荐书

解读传统文人画,不可不读《南画十六观》!现画事微店签名版火热预售中,作者朱良志老师毛笔签名、钤印,极具收藏价值,非常难得,不要错过哦!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民国画事更多精彩内容

这样的老太太世间不会再有——张大千传奇女弟子方召麐

一本册页卖了两亿,齐白石吓醒后发了个朋友圈

3亿永乐唐卡超清图,百开蒋廷锡牡丹花谱,刘益谦真人抄经,今天全在龙美术馆!

民国文人相重起来,CP感比恋爱还那啥 | 画事

扔掉历史书!老传单里看最真实的“五四”青年|画事

霸悍潘天寿:嫌防空洞憋屈,在旷野上看日本飞机扔炸弹|画事

一张画为啥能过亿?赵旭从专业角度告诉你 | 画事

评论区留言,和画事君聊天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