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捕捉光的容器——Tropical Space住宅设计集锦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是心灵的驿站,刻录着每个人的成长片段,烙印主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更让人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Tropical Space是越南胡志明市的建筑设计公司,专注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曾获得Brick Award, Arcasia Architecture Award等多项国际建筑奖,其为当地居民设计的住宅别具一格。

英国建筑师罗杰斯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Tropical Space 设计的住宅在光线运用方面很有特点:墙上开洞,洞口具有通风及采光功能,让微风和光线进入屋内各个角落,创造清新的生活环境。烧结砖作为围护结构的主要材料,在阳光的照耀下颜色会发生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带来不同的感受。强调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节约能源。

建筑,实际上是文化的一种。Tropical Space为对越南的气候、文化等有深入了解,设计作品在充分体现出创造力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

Cuckoo House

岘港市

The Cuckoo House 是一个四口之家,这是父母带两个孩子的居所,它包括三个体块,由缓冲层连接。这三个体块坐落在另一个矩形体块上,矩形块被用作支撑上层体块的“基础”。一层是咖啡吧,带一个庭院,室内外联通。

Tropical Space设计的分隔墙,被用来围合空间,兼具缓冲层功能。设计团队鼓励人们离开他们房间从而聚在一起。这些缓冲层被灵活地使用,连接着室内与室外的空间,使得家庭的活动既私密又开放,同时允许风穿过房子的转角,让热带地区的夏天有丝丝凉意。

Long An House

隆安省

越南传统的房子从前向后延伸,创造了连续的功能空间。这些空间的边界由不同强度及亮度的光划定,场地布局利用了当地不同季节的风向。

Long An house具有三个独立的空间以及斜坡屋顶,使用现代感十足的建筑语言将屋顶分为两部分,并设有一个内庭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通风效率。

靠近庭院的是用空心黏土砖砌成的前院。这种砖不但具有吸水能力,而且能降低地板的热量。下面是缓冲空间,从庭院、起居室、餐厅到卧室。但是厨房区域以及其他功能空间坐落在房子的北侧。而举目可见的夹层空间设了两个卧室和一个休闲阅读区。这些空间被一个长廊连接着。设计团队创造室内与室外的连续空间。

LT House

同奈省

鉴于面积有限,建筑师将私人空间共享,以期待拥有更多的共享空间。

前面以及后面的庭院是缓冲空间,用来降低来自外界环境的热量。前面的庭院是一个放松区域,这是风、阳光和砖墙影子相遇的地方。人们可以在此喝咖啡。

一层是多功能空间,它既可以用于朋友聚会,也可以是对外开放的小咖啡馆。夹层是家庭空间,包括两个卧室、厨房和餐厅。当用户从一层爬过楼梯到达共享空间时,能感受到微风的方向,亦也能触摸到阴影和阳光。

Termitary House

岘港市

建筑师在东西两侧布置了楼梯、仓库和卫生间,创造了一个缓冲空间,以防止阳光直射,并使房屋结构在台风中更加稳固。在房子的共享区域,空间不受墙壁的限制,家庭成员仍然可以透过有洞的墙壁对视并聊天。在这个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它可以帮助我们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

白天,自然光通过室内的墙投射出有图案的影子。细长的天窗及相对狭窄的孔洞,提供光线和通风,使得每一个房间都能看到天空以及郁郁葱葱的绿色屋顶。孔洞也被用作热空气的出口从而保持室内更加凉爽。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穿过室内地板孔洞,光的强度使得砖墙颜色发生变化,在砖墙表面创造色彩缤纷的多样情感。

Wasp House

胡志明市

房子是一座二层独栋住宅,每层都布置卧室。房子强调独一无二的楼梯,它不仅被充当竖向交通的作用,而且楼梯也是一个种花、读书或者闲暇发呆的角落。

房子里阳光充足,屋顶为玻璃,砖墙开洞口。阳光与红砖创造了情感丰富的亲密空间。

大门和栅栏的设计很简单,用金属格栅来种植藤蔓植物。未来,这些藤蔓将会覆盖房子的立面从而有助于过滤灰尘。秉持着“漂亮的房子不仅是给高收入人群”的理念,设计团队希望为社区带来明亮而活泼的居住空间。

关于Tropical Space

Tropical Space事务所由Nguyen Hai Long 和Tran Thi Ngu Ngon创立于越南胡志明市,专注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两位创始人都对建筑、艺术、音乐和设计充满热情,他们意识到在热带环境中,建筑可以影响人们与周围环境相处模式。所以,设计立足减轻气候对建筑内部环境的影响。Tropical Space曾获得多项国际建筑奖,如Brick Award, Arcasia Architecture Award, AZ Award, Fritz Hoger Award, A+Award等,同时,两位创始人还多次应邀到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