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沧州日报》:盐山农民张秀辉小手工织就大产业

盐山农民张秀辉,依托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津、沪等地外贸企业合作,二次创业进入手工编织工艺品产业,产品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并抓住国内消费升级的风口,进入展会、影楼布景等产业,将手工编织工艺品做成当地特色产业之一,带动数百户农户增收致富。

小手工织就大产业

一天一批货

2月27日中午,盐山县小营乡农民张秀辉像往常一样,将一批手工编织工艺品发往客户手中。

“我现在主要做手工编织工艺品,深受国内各大城市消费者欢迎,同时还要完成外贸企业订单,因此每天都要发货,就这样客户还在催,但为了质量,不能贪大贪快。”张秀辉刚回到家,周边几个加工点负责人就将完成的产品陆续送来。

张秀辉表示,自己就是搭上了国内消费升级的机遇。“现在大家消费水平提高了,给孩子买玩具都要质量好的、有个性的,你看我这些手工玩具,小猪佩奇、小羊肖恩……可受孩子欢迎了。我的产品还主打影楼摄影布景使用,为结婚的新人平添了很多趣味。”

近两年,津、沪等地10余家外贸企业主动与张秀辉合作,开拓日本、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市场,在张秀辉等人的带动下,手工编织产业已经成为盐山当地特色产业之一,并吸引棉布色染等企业前来落户配套。

放弃粮油贸易做起小绣娘

说起张秀辉创业做手工编织,周围的朋友直夸她有眼光。

原来,当年张秀辉与丈夫在天津做粮油贸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她的粮油生意也是风生水起。就在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张秀辉果断回乡,开始二次创业做起手工编织。

当时周围的亲戚朋友对张秀辉的选择很不理解,但她并没有解释,而是闷头做自己的事。

“在做粮油时,我发现天津市场对手工编织产品需求旺盛,同时由于当时手工编织产品费工、费时,利润还相对较低,周边更没有成规模加工企业,因此市场对此需求很是迫切。市场有需求,就需要供给,我为什么不做呢?”张秀辉反问自己。

而张秀辉家乡盐山小营乡,属于传统农业乡镇,当地工业企业少,富余劳动力多,正适合发展手工编织这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为了降低风险,张秀辉一开始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发展,而是与天津一家外贸企业合作,自己首先拿来几百件订单试做。

“第一单没经验,因此就少拿了一些。当时工作主要就是给一批外贸服装完成相关图案刺绣、编织工作,技术也简单。”张秀辉回忆当时的情况。

第一单的成功,让张秀辉打消了顾虑,第二单就猛增到上万件。之后,张秀辉就如一颗种子,开始在小营乡周边发展加工户,带领大家共同致富。高峰时,张秀辉一单就有100多万件。

“自己发展的加工户多了,接单能力也逐步增强,同时坚持做起来后,在业内也被大家认可,很多外贸企业主动找到我,来帮助他们完成订单。

借势互联网实现产业多道超车

张秀辉在当地一张交通图上画了一个圈。“半径30公里内,都有我的加工点。”张秀辉自豪地笑道。

去年底,张秀辉加工点发展到40多个,加工户数百户,加工能力是过去的十几倍,但她却很少接过百万件的订单了。

因为5年前,当张秀辉带领大家快速发展手工编织产业时,一场危机差点将她打倒。

“当时太自信了,加工户发展到100多户,加工能力也上来了,因此订单越接越多,产品种类也多,但当地加工户技术却并没有相应提高,而且当时走以量取胜策略,加工量多了,利润却很微薄,加之管理松散,造成利润率不断降低,订单完成时间开始出现延后现象。”张秀辉开始直面困境。

为了改变自身不利的市场处境,张秀辉首先控制加工规模,并改革管理机制。“当时忍痛推掉几个上百万件的大订单,首先要保证现有订单按时完成,重拾客户信心。接着按照公司—基地—加工点—农户模式,按照地理位置设立相关加工点,再由加工点负责周围加工户的技术培训和生产管理,并按照相关加工能力,分片分区负责相关专业产品的生产,做到术业有专攻。”

与此同时,张秀辉开始主攻手工编织工艺品,并通过与专业家庭消费外贸企业和电商合作,进入家庭手工艺消费品领域。

“手工艺消费品有相对较高的技术门槛,从事的人少,竞争也少,产品利润率相应能提高。”

这次转型效果初显,去年冬季,上海日用消费品展上,张秀辉生产的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同时,她的产品也进入国内各大城市的影楼,成为小朋友和结婚新人的新宠。

“这是我与沧州等地电商合作的玩偶系列产品,小羊肖恩、小狗史努比……通过电商,消费者可以按个性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偶。”张秀辉跳入了一个玩偶海洋,“现在,我还要和珍希手工坊等企业合作,打造自己的品牌,进一步做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