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今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时指出,中新关系发展同中国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加坡正在实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双方要结合新形势新特点,对双边关系和务实合作作出新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双方要推进政府间大项目合作。要加强“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继续打造好两国共建的“南向通道”,将“一带”和“一路”更好连接起来。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从2015年11月7日宣告落户重庆至2018年8月3日,项目整整运行1000天。日前,国际商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商务部亚洲司司长彭刚,解读该项目的时代意义与发展蓝图。
国际商报:请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新时代意义是什么?目前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
彭刚: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新加坡期间,中新双方签署了政府间合作协议,两国领导人正式宣布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启动。继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之后,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成为两国政府间第三个合作项目,以重庆市为运营中心,致力于催化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开放发展。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我国西部地区主动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中新两国深化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重要的合作平台。商务部等相关部委和重庆市等有关地方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发挥好以点带面作用,不断增强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真正把项目建设成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的示范性重点项目,打造成中新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亮点,为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开放力度,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做出积极贡献。
中新双方共同确定,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统领,围绕“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的主题,在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遵循“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的标准,着力提升我西部地区互联互通水平,力争为中新关系和中国—东盟合作创造示范。
两国政府成立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联合协调理事会(副总理级)、联合工作委员会(部长级,中方商务部牵头,新方贸工部牵头)、联合实施委员会(地方政府层面)三级合作机制以推进项目合作。中新两国领导人对目前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合作进展给予充分肯定。
截至目前,双方企业在四大重点合作领域内共签约118个务实合作项目,总金额逾214亿美元。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合作对提升中新两国金融互联互通水平、降低融资成本、频密往来航班、提高机场商业运营管理品质、缩短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加强信息通信合作等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助推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际航空枢纽、西部互联网经济高地建设,并在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国际商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以重庆市为运营中心,运营中心的内涵是什么?
彭刚:首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落地西部、以重庆市为运营中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重庆以及整个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期待。
与前两个政府间合作项目相比,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没有“四至边界”的物理局限。中新双方在政府间框架协议中确定了“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的合作主题,以重庆市为运营中心,就是要将项目合作形成网络,在更大范围内起到示范和催化作用,带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联合协调、工作和实施三级合作机制将发挥独特的协调推动作用,深化与新方磋商合作,加强各部委、重庆市和有关地方的沟通协调。两国领导人共同主持的联合协调理事会引领项目合作方向,联合工作委员会协调双方政府部门之间对项目合作的支持和推动工作,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要充分发挥重庆市运营中心的牵头作用,进一步扩大项目建设合作的带动和辐射效应。
国际商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建设进展如何?
彭刚:中方领导人对新方提出的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简称“南向通道”)建设合作构想给予高度评价,并对重庆、广西、贵州、甘肃等有关地方的探索和尝试给予充分肯定。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李显龙总理时表示,“要加强‘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继续打造好两国共建的‘南向通道’,将‘一带’和‘一路’更好连接起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李显龙总理时也表示,“中方愿将‘一带一路’倡议同新方发展战略对接,共同推进‘南向通道’建设……”。
为落实好领导人有关指示精神,商务部在牵头协调和推动有关省区市积极探索“南向通道”建设合作的同时,抓紧与新方磋商有关“南向通道”政府间合作文件。商务部部领导和司局级工作组分赴部分节点设施、重点合作项目开展专题调研,梳理需统筹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会同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解决,有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目前,渝桂黔陇四地分别组建了代表本地区的平台公司,明确了铁海联运通道建设的市场运营主体,拟进一步深度整合并与新方企业开展合作。重庆至广西北部湾港1450公里铁路线,通过优化运行线路、创新监管模式、简化查验流程等多措并举,运输时间基本控制在40小时以内,比铁路向东出海和长江航运出海在运距和时间上大大缩短50%-80%。
2017年9月~2018年6月,累计开行铁海联运班列232班,实现每周固定双向四班对开。下行班列外贸货值占比达85%。重庆经广西凭祥到越南河内还进行了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双向测试。广西钦州港开通到香港的每日公共航线,往返新加坡航班每周平均三班,并逐步培育前往东南亚、印度、中东等远洋航线。“南向通道”货运物流已可覆盖全球55个国家,107个港口。
国际商报:在“南向通道”合作中,怎样发挥好重庆和新加坡的双枢纽作用?
彭刚:重庆是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铁路运输、长江航运和航空网络日益畅通。2015年11月,重庆被确定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运营中心,2017年3月,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重庆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相信重庆市能够在“南向通道”建设合作中发挥好枢纽作用,在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四大重点合作领域支撑下,推动“南向通道”成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合作项下新的战略性合作重点,辐射带动西部其他地区。
新加坡作为“南向通道”合作的另一枢纽,可引导新方企业积极参与,带动国际资本投入,发挥国际海、陆运渠道资源和对外联系优势,频密航线、航班,与中方共同努力调动回程货源,提供便捷高效转运及配套服务。国际陆海贸易大通道建设需要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支撑,双方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大投入,深化互利合作。
中新开启“联接”新时代
2015年11月7日,在中新两国领导人见证下,两国政府在新加坡签署了《关于建设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框架协议》及其补充协议,选择重庆作为项目运营中心,将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作为重点合作领域。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落户重庆两年多来,中新双方在四大重点合作领域累计签约重点项目118个,总金额逾214亿美元,有效推动融资成本降低,物流效率提升,加强了重庆与西部、西部与世界的互联互通。同时,重庆运营中心面向西部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力日益增强,以重庆为枢纽的一张中国西部省区与世界联接的贸易网络,正在催化效应中加速编织和延伸。
据悉,今年4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博鳌论坛后,赴上海参加“合作互通⋅创新亚洲”国际高峰论坛时,解读了他眼中的中新三个合作项目的时代意义。他认为,苏州工业园为中国带来产城融合型城市规划的示范,天津生态城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了借鉴,而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主旨的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的核心在于“联接”,通过把重庆打造成为中国西部领先的区域性互联互通和服务经济中心,联接包括甘肃、贵州、广西到新加坡直至世界的“南向大通道”,在发挥重庆的示范和催化效应中,引领和提升中国西部内陆与世界的互联互通水平。
机制高效多方合作超预期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项目落户重庆两年多来,在联合协调理事会的指导下,联合工作委员会、联合实施委员会高效运作、频密对接,推动四大重点合作领域不断创新突破。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在重庆设立全球第二个代表处,新方与重庆多个区县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两地交流合作。
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已细化确认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支持意见60余条,而其他主要围绕投资贸易便利化的措施,也为重庆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该负责人表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国家深化中新合作,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提升内陆开放水平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重庆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项目的高速发展正形成以重庆为枢纽的现代互联互通,一方面加快重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重庆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则加快引领西部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
多领域“重庆示范”效应显著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互惠共赢、商业可实现、发展可持续、模式可复制”原则发展下,中新双方迅速在多领域创新突破发展,并向西部省区辐射。
金融领域呈三大特色。融资成本“低”,累计落地跨境融资项目60个,融资金额50.6亿美元,融资成本较全市平均贷款利率低约1个百分点,并带动四川、陕西、青海成功复制模式获得境外融资。亚洲首个奥特莱斯房地产投资信托成功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3.96亿新币,开辟中新跨境股权融资新渠道。机构设立“多”,中新基金、普洛斯金控、宗申融资租赁、狮岩毅鸣基金等10多家中新合作金融机构落户。中新合资证券公司基本完成股东筛选协调、申报资料准备、监管部门对接等工作,新加坡毅鸣基金与重庆南岸区合作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中信银行等6家银行总行在渝设立全球或区域性资金运营和结算中心。金融合作“新”,筹划促成渝桂黔陇青五省区市“南向通道”牵头部门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渝召开金融支持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工作推进会,签订合作备忘录。中新双方金融机构在全国率先开展“出口双保通”贸易融资、跨境资产转让、内河承运人责任保险等创新业务合作,推动境外信用证循环额度、海铁多式联运进口信用证等创新业务落地。
航空产业合作领域持续拓展。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上,渝新航线共增至每周14班,并延伸至乌鲁木齐,2017年累计运送旅客19万人次;中新机场商业合作项目启动运营,显著提升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服务品质;重庆航空与中银航空租赁签订了7架空客A320NEO飞机租赁合作协议,实现重庆航空引进飞机零突破。在航空产业平台搭建上,中新航空产业园启动项目建设;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建设项目已与CPG集团等七家新加坡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在深化航空领域合作上,重庆小滨楼等老字号餐饮品牌与新加坡樟宜机场签订商业楼租赁协议;重庆主基地航空公司建设项目稳步推进;重庆邮政速递公司与新加坡邮政集团就合作搭建渝新双向直航邮路达成共识;新科宇航飞机维修项目正积极推进。
交通物流“内联外引”。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开辟国际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和国际铁路联运三种物流组织形式联接东盟、中亚、南亚地区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在西部地区的无缝连接。其中铁海联运形成西部地区新的出海骨干通道,外贸货物目的地已覆盖全球55个国家、107个港口。渝桂黔陇四地政府签署共建合作协议,海关、铁路和人民银行等部门大力支持通道建设。青海、新疆、云南等省区积极响应,正逐次加入合作共建工作机制;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也表达了参与“南向通道”建设的意愿。
信息通信领域合作全面开展。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建设运营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完成,为重庆直达新加坡的“信息高速公路”做好准备。中新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围绕智慧交通、智慧畜牧业、智慧楼宇、智慧旅游等领域开展合作。出台《落实中新合作框架协议支持新加坡信息通信企业发展的实施细则(暂行)》,设立新加坡信息通信企业在重庆发展的“一站式”服务窗口。重庆猪八戒网公司新加坡站已正式上线运营,中新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投入使用,新加坡新科电子中国西部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重庆两江新区。
多领域拓展合作。商业合作,促成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在重庆设立全球第二个代表处。医疗服务,推动新加坡莱佛士医院落户重庆,为市民提供国际化的医疗健康服务。教育培训,加强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工艺教育局合作,开展重点领域人才和职业技能培养与交流。文化旅游,促成新加坡华岸春天集团投资,中新⋅金佛山旅游文化产业园已在打造中。
在“联接”新时代的赛道上,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已然掀起“联接经济”新浪潮。(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