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印族男子家中进行宗教仪式,华族邻居门口“帮忙”敲锣打鼓

一名男网友近日在脸书上载的视频显示,他在住家门口外摇铃进行印度教祈祷仪式时,住在隔壁的一名女子却拿着手锣不断用力敲打……

女邻居之后更露出不满的表情再离开。

男网友在脸书表示,家人每个星期会进行两次的五分钟祈祷仪式,而他住在这里20多年都没遇到任何问题。

一起看下原视频:

(以上视频:网友脸书)

据悉,警方正在调查这起事件。

新加坡11天法定公共假期 都明显属于某一族群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和宗教的国家,种族比例过去十年基本保持不变。华族仍是最大种族,占公民人口的76.2%;马来族占15.1%;印度族则占7.4%。

截至2020年,新加坡主要宗教有佛教(33.2%)、基督宗教(18.8%)、伊斯兰教(14%)、道教(10%)和印度教(5%),0.6%信奉其他宗教,新加坡人口有18.5%不信任何宗教。

新加坡的11天法定公共假期当中,除了元旦、劳动节和国庆日是“全民共欢”的节日外,其他都明显属于某一族群。伊斯兰教和兴都教的节日严格来说不是种族的节日,但因为在新加坡,绝大部分马来族都是伊斯兰教徒,而信奉兴都教的绝大部分是印度族,伊斯兰教和兴都教的节日也明显有种族特色。

农历新年(初一和初二)是新加坡唯一属于华人的公共假期,但这不妨碍新加坡华人庆祝或纪念其他华人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冬至等。虽然有不少人都希望有更多华人节日成为公共假期,但也明白如果这样做的话,其他种族肯定会有意见,也会想要争取其他节日成为公假,因此在表达意愿时都非常克制,华社多年来也没有强烈争取。

(华人新年,新加坡放两天假,许多人会到牛车水办年货,感受节日气氛)

许多信仰佛教的华人,也庆祝卫塞节,是南传佛教传统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入灭(涅槃)的节日。

把卫塞节列为公假的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居多。香港将佛诞列为公共假日,定为农历四月初八,是北传佛教的传统,跟卫塞节不是同一个节日。

照这样看来,新加坡有两天华族的节日公假(华人新年初一和初二)、两天以马来族为主的公假(开斋节和哈芝节)、一天以印度族为主的公假(屠妖节)。

以宗教区分的话,新加坡有两天基督教节日的公假(耶稣受难日和圣诞节)、两天伊斯兰教节日的公假(开斋节和哈芝节)、一天佛教节日的公假(卫塞节)和一天兴都教公假(屠妖节)。

有没有注意到,道教是新加坡的另一主要宗教,信仰人数众多,却没有属于道教的公共假日?其实多年以来,新加坡道教协会推动“道教节”(二月十五道祖太上老君——老子圣诞)成为法定假日,不过至今未果。

(2017年3月,新加坡道教徒在 Furama RiverFront酒店举行“道教节”庆祝活动。)

从以上安排不难看出,政府希望尽可能照顾到新加坡所有主要宗教和种族群体的感受,但也不是按照每个种族/宗教假日天数一样的方法安排,不过尽量做到每一种族或宗教都有一到两天,但不超过三天的假日。

那么,这样的安排是怎样定下来的呢?

在新加坡,公共假期是受雇佣法管辖,由人力部执行的。根据人力部的官方解释,目前定下来的11天公共假期,都是咨询过新加坡不同族群和宗教领袖的意见后,选出并确立下来的。公假的天数也考虑到其他因素,例如对商业成本的影响,以及雇佣法规定的有薪年假等。

新加坡原本有19天的公共假期

但其实,新加坡的公共假期,不是一开始就是11天的!从英国殖民地时期至今,基本上是公假越变越少的一个过程。

1950年,当新加坡还是英国殖民地时,新加坡有19天公假。现在已经废除的公假当中,包括印度兴都教的大宝森节、耶稣受难日之后的星期六(基督教节日)、复活节星期一(基督教节日)、圣灵降临节(Whit Monday,基督教节日)、英女王诞辰日和“银行假日”(Bank holiday,银行关闭暂停交易的法定假日)。

(1955年在新加坡政府大厦前大草场举行的英女王诞辰日庆祝活动。)

从耶稣受难日(星期五)到复活节星期一,相当于四天的连假!

1959年6月3日,新加坡实行自治后,英女王诞辰日取消,不再是公共假期。

1963年9月6日至1965年8月9日,新加坡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一部分。这段时间,新增了马来西亚国庆日、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诞辰和先知穆罕默德诞辰日(回教节日)三个公共假日。

(1966年8月9日,新加坡独立后第一次举行国庆庆典。)

新加坡独立后,取消了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诞辰,马来西亚国庆日则由新加坡国庆日取代。1966年12月,新加坡国会通过的假日法令,宣布选出16个法定公共假日:

新年(元旦)、开斋节(两天)、大宝森节、农历新年(两天)、哈芝节、耶稣受难日、耶稣受难日之后的星期六、复活节星期一、劳动节、卫塞节、先知穆罕默德诞辰日、国庆日、屠妖节和圣诞节。

(开斋节是新加坡回教徒最重要的节日。)

新加坡目前只有屠妖节是属于兴都教(以印度族为主)的公假。以前,英国殖民地政府将大宝森节列为公共假日,但到了1957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前两年),开始有有兴都教的宗教领袖提出非议,指齐智人庆祝的大宝森节不是本地印度群体的主流,主张以淡米尔新年Puthandu取代。

(新加坡兴都教徒庆祝大宝森节。)

不过,政府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在1968年,为了提高国民生产力而减少公共假期天数,决定取消大宝森节和先知穆罕默德诞辰日。

虽然不是公假,但不影响信徒庆祝这个节日的热情,每年这个时候举行的信徒游行,更是吸引大批信徒和游客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