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铝模行业龙头,志特新材:规模效应+品类拓展,助力深化竞争优势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信达证券 王舫朝 武子皓

一、与市场不同的观点

市场认为地产开工下行的情况下公司很难有成长性。

我们认为,建筑框架行业的“以铝代木”趋势明确,铝模板相较于木模板优势明显,同时我国各级政府颁布多项环保文件推广并鼓励使用铝模板,截至2020年铝模板渗透率提20%左右,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同时行业极为分散,公司作为国内行业龙头市占率仅6%左右,随着落后产能出清公司市占率提升空间巨大;公司新投产能有望于2022-2024年持续投产为公司贡献增量业绩。

结合以上几点,我们认为即使在行业景气度一般的情况下,公司仍具有显著成长性,若未来行业景气度变高,则公司成长性将被进一步放大。

二、铝模租赁龙头,业绩高速增长

2.1 铝模行业龙头,股权结构稳固

深耕建筑铝模市场,成立以来高速发展。

公司前身志特有限成立于2011年12月,2015年整体变更为志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4月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公司成立以来深耕建筑铝模市场,并于2019年开展附着式脚手架(爬架)和装配式 PC 构建产品,先后在广东、江西、湖北、山东等地设立生产基地;公司产品涵盖铝合金标准层模板、地下室模板、爬架、爬模等全系列模架产品,应用范围涵盖民建、公建等领域,为国内铝模行业领军者。

公司股权结构稳固,高渭泉、刘莉琴夫妇为实控人。

截至2021年底,公司实控人高渭泉、刘莉琴夫妇通过珠海凯越、珠海志成、珠海志壹、珠海志同间接持有公司566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8.4%,高渭泉先生任公司董事长。珠海志成、珠海志壹、珠海志同等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众多公司高管、核心技术员工通过平台持有公司股份。

公司主要产品为建筑施工中使用的铝模板。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的支撑保护结构,按照所需建筑设计图纸制成,在混凝土施工地点进行拼装后应用于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国内建筑模板按照材料不同分为木模板、竹模板、钢模板、塑料模板和铝模板,公司主要生产铝模板。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蓬勃发展,在预制构建环节中应用较广、成本较低和环保性较高的铝模板被广泛于装配式建筑中,以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2 营收高速增长,铝模租赁业务占比稳步提升

收入维持高速增长,原材料价格波动。

公司2011年成立以来业绩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2021营业总收入由3.01亿元增长至14.81亿元,CAGR48.9%,其中2021年yoy32.3%;归母净利由2017年的4233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1.64亿元,CAGR40.3%,其中2021年受铝材、钢材和辅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影响,业绩下滑2.4%。

整体而言,近年来得益于铝模块行业的需求爆发,公司收入和业绩均保持较高速增长。

铝模租赁业务占比稳步提升,毛利率基本平稳。

公司铝模板业务包括销售、租赁、翻新、废料销售等模式,其中租赁模式占比逐渐提升,由 2017年的 51%提升至2021H1的75%。公司近年来毛利率基本趋于稳定,2017年至2021H1 总毛利率基本维持在 40%左右。

公司于2022年 5 月出台股权激励计划。

2022年 5 月激励计划拟向 9 名公司高管及 79 名核心骨干员工实现激励,其中首次授予数量为 153.7 万股,约占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 1.3%,授予价格为 16.8 元。

本次激励业绩考核目标,触发值为2022-24年营业收入累计分别 17.18 亿元、41.23 亿元、73.94 亿元,以最低值估算,即三年营业收入目标增速分别为 16%、40%、36%;激励计划目标值为2022-24年营业收入累计分别 21.47 亿元、51.54 亿元、92.43 亿元,三年营业收入目标增速分别为45%、40%、36%。公司对高管及核心员工出台本次激励,有助于公司整体营收实现高速增长。(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三、“以铝代木”+“以租代售”持续深化,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巨大

3.1 铝模板经济效益显著,“以铝代木”趋势持续深化

铝模板当前市场占比20%左右。木模板仍处于我国建筑板材市场的主流地位,铝模板现阶段的占比较低,据华经产业院数据,2020年木模板以60%的市占率位居第一,铝模板以20%的市占率位居第二,钢模板(15%)和塑料模板(5%)紧随其后。

作为新型建筑模板,铝模板被建筑公司广泛采用。

按照材料构成不同划分,建筑模板可分为木板材、钢木板材、钢模板、胶合板、塑料模板和铝模板。其中,铝模板是铝合金制作而成的新型建筑模板,也是更为环保的绿色施工模版。2000年后,得益于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快速拆模施工技术逐渐推广,以及铝模板自身出色的性能和经济性,铝模系统在我国使用率逐渐提高,被建筑公司广泛采用。

铝模板具有高质量、高效、环保等特点。

相较于1)质量水平、施工效率以及重用率较低的胶合板;2)附加成本过高以及存有安全隐患的钢模板;3)耐久性弱、硬度低以及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塑料模板;铝模板具有高质量、高效和环保等优点。

用材上乘的铝模板质量高、使用年限长,周转率高达150-300次,成为复用率最高的建筑板材之一;其次,相较于钢模板和木模板,铝模板质量轻,对辅助机械的依赖程度低,施工难度大幅降低,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此外,据公司招股说明书,铝具有回收价值,报废后残余价值在30%以上,铝材回收在经济性和环保两方面都有较大意义。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中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其他板材。

与木模板相比,铝模板系统造价较高,但由于其重复使用率高,一套铝模板能够尽可能多地循环使用于多栋建筑的标准化作业中,且施工周期短,平均成本由此被拉低,在高层建筑作业中成本低于其他建筑板材;铝模板质量较高、使用效果好,粉刷等费用可免除,进一步减少使用成本。

据中模传媒数据,两栋户型完全相同的 18 层建筑,按 15 个标准层计算,铝模板、木模板和钢模板三者造价基本相同;然而,对于三栋户型相同的建筑,铝模板成本更低,具有极强的经济效益。

此外,铝模板标准化程度较高,约50%的构件可应用于不同的开发商建筑项目中,实际经济效益更突出。

国家政策助推,“以铝代木”大有可为。

铝模板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颁布多项文件推广并鼓励使用铝模板,加快绿色建材渗透率的提升。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标准共同作用下,铝模板将成为双碳背景下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铝代木”也是大势所趋。

随着政策持续扶持,以及市场认知的不断增强,我们认为铝模板的市占率将持续提升,“以铝代木”趋势望持续深化。

3.2 供给需求双向发力,“以租代售”成行业主流

以志特新材为代表,租赁已成为铝模板行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据公司招股说明书,以志特新材为例,2018年后公司以销售模式完成的产量和收入基本保持稳定,主要增长的产量和收入均来自于租赁模式,租赁模式的收入占比由2018年的 69%提升至2020年的 82%,2021年报起公司不再拆分租赁模式与销售模式收入占比,租赁模式收入占比超过 90%已成为主要经营模式。

供给端+需求端齐发力,推动租赁成为行业主流。

供给端:租赁模式的产品营利性更高、业务稳定性更强。

1)租赁模式具有资本投入要求较高、投入周期较长等特点,同时由于租赁模式下产业链长,后续服务多,所以整体业务毛利率较高,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

2)租赁模式使公司在租赁期间可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业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强。

需求端:租赁模式资金占用少、配套服务完善。

1)相比于铝模板较高的销售价格,以租赁的方式可以减少建筑企业资金的占用;

2)下游企业不必应对铝模板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等多重管理需求,企业直接得到细化、完善的服务,包括现场技术指导、安装培训、改板及补板等。

生产租赁一体化企业蓬勃发展,21年占比近一半。

据中国基建物资租赁承包协会数据,从建筑铝模板企业经营模式看来,生产、租赁企业以48.7%的市占率位居第一,在行业中位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纯租赁企业以26.4%的占有率位居第二;其次为生产、租赁、铝模劳务施工一体化企业(17.1%)、生产企业(3.9%)和租赁、铝模劳务施工企业(3.9%)。

租赁模式下,产业链更长,更考验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相较于只进行生产销售的业务模式和完全不涉及生产的纯租赁模式,生产——租赁模式的产业链条更长,涵盖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需要提供拼装、服务指导、翻新清洗等复杂流程,对服务的要求质量更上一层楼,管理能力强的公司才可以把握产业链,通过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同时获取更高盈利。

3.3 铝模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巨大

铝模板行业竞争格局极为分散,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巨大。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在我国铝模租赁约 127 亿市场中,志特新材和中国旺忠分别以 6.5%和 6.4%的市占率位居第一第二,竞争格局极为分散。同时,行业中企业数量显著减少。

据中国基建物资租赁承包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铝模板企业数量为800家,2021年减少至 700 家,同比下降12.5%。

我们认为,随着铝模板行业尾部产能的出清,行业集中度将迎来较大幅度的提升,志特新材作为行业龙头,凭借自身技术及管理优势,望显著提升市场份额。

四、规模效应+品类拓展,助力公司深化竞争优势

4.1 持续投建产能,业务布局趋于完善

志特新材产能分布广阔,服务响应及时。公司在江西、山东、广东、上海、湖北、甘肃及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等地建立生产基地,面对国内华东、华南、华中区域的客户,公司在2021年起开拓西南及西北市场,力争对全国范围内的客户需求均能实现快速响应。

持续提升产能,强化规模效应。

铝模板行业销售模式为直销,客户粘性较高,持续扩产有助于降低边际获客成本。

公司铝模板产能由2018年的120万平增加至2020年的220万平,产量也由2018年的118万平上升至2020年的210万平,截至2021年底可供出租铝模板数量达232.78万平方米;公司当前生产规模220万方,江门志特、湖北志特等多个新增生产项目合计150万方有望陆续投产,产能规模进一步扩大至370万平左右,规模优势更加显著。

4.2 租赁模式下,精细化管理能力价值凸显

租赁模式下流程复杂,对管理能力提出挑战。租赁模式下公司长期拥有产品的使用权,需要对产品在使用过程的问题及时响应解决,同时在项目完成后需要对所有产品进行回收并清点,进行一定程度的翻新。

为提升租赁模式下管理效率,公司自主开发软件系统。由于租赁模式管理链条长、流程复杂,公司为提升管理效率,自主开发:

1)全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各部门数据互通,提升各部门信息共享效率;

2)二维码管理系统,实现一码一物,每块铝模板均在供应链体系内可查询,显著提高供应链管理质量效率;

3)基于 BIM 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配模软件,节约配模时间,实现零误差;

4)智能拼装 VR 验收系统,让无法现场验收的客户得以完成验收。

资产周转率维持较高水平。

公司管理效率的提升,叠加公司主要商业模式为租赁,使得公司的资产周转效率在同行中处于较高水平。2016年-2021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基本维持在 0.6 以上,优于可比公司华铁应急和中国忠旺;公司存货周转次数由2018年的3.25次提升至2021年的5.00次,呈稳定上升趋势,验证公司出色的管理能力。

项目使用层数及人均产出稳定提升。

公司租赁铝模板业务中,项目使用层数可以反映公司在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效率,项目层数自2016年以来逐渐上升,由2016年的 15.2 层提升至2020年的 25.5 层,同时公司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也稳步提升。公司人均创收由2016年的 25.18 万元增至2021年的 50.9 万元,人均创利也由2016年的2.63万元增至2021年的5.65万元。

4.3 重视研发,技术领先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显著高于同行。公司研发中心包括四大方向:材料力学、产品维护、BIM开发、重点项目。公司历年研发投入较高,研发费用率在5%左右,高于竞争对手,2021 年研发投入加大,有望在行业转型期持续保持国内技术领先地位。从专利数量看,公司专利 数量高于国内同行,但与海外行业龙头相比仍有差距。

4.4 拓展爬架业务,打开远期空间

爬架产品优势显著。公司所生产的爬架产品,又称附着式升降平台,是设置于一定高度附着工程结构上,依靠升降装备在工程间完成升降,具有安全防护、防倾、防坠和同步升降功能的施工作业平台。爬架相较于传统脚手架,具有安全、施工管理简单、进度快、高层施工经济性高等优势。


公司自2019年布局爬架业务,与铝模块业务协同性较强。

公司自2019年起作为铝模块业务的协同,开始布局爬架业务。

据招股说明书,2020年公司主要大客户在采用公司铝模块租赁服务同时,也成为公司爬架业务客户,两者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都具有较高性价比,在提高施工安全性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

公司爬架业务主要以租赁为主,2021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9%,未来有望配合主业铝模板进一步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4.5 紧跟“一带一路”,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2018年以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公司紧跟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步伐,自2018年以来,加快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已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设立子公司进行产品推广和技术服务,已在印度孟买等地区拓展境外代理商,并于当地深耕细作,深挖当地市场并辐射周边地区,开发新客户。

公司出口数据高速增长,未来空间广阔。

公司出口报关金额由2018年的接近4000万元提升至2020年的1.54亿元,2年之内几乎增长4 倍,出口报关重量同样增长4倍左右。

2021年公司海外收入1.39亿元,占总收入9.4%,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政策推动,公司对重点国家或地区考察完毕后将设立更多分公司或办事处,公司海外收入望保持增长。

五、盈利预测与估值

5.1 盈利预测

核心假设如下:

(1)公司在18年至21年铝模板产能增速在35%左右,随着江门志特90万平产能和湖北志特 60万平产能陆续投产,预计22-24年产能仍保持较高增速。其中铝模板租赁业务中,租赁出库面积随着新产能投产增速保持在30%左右,层数较为稳定,租赁均价基本稳定,故而整体租赁铝模板业务增速在30%左右,此外销售收入基本稳定。

(2)铝价基本平稳,公司整体毛利率基本稳定。

(3)随着新产能陆续投放,规模效应影响下未来各项费用率预计略有下降。预计公司22-24 年可实现营收19.5亿元、25.5亿元、32.3亿元,同比分别+32%、+31%、+27%。

5.2 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可实现营收19.5/25.5/32.3亿元,同比分别+32%/+31%/+27%;归母净利润2.49/3.30/4.31亿元,同比分别+51.3%/+32.7%/+30.6%。当前股价对应22年PE 14.03x,对应PEG 0.27。

公司作为国内铝模块龙头,产能扩张进入收获期,有望充分享受国内建筑业“以铝代木”替代红利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红利,业绩望持续快速增长。

六、风险提示

新产能开工进度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程度超预期、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等。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战略报告|管理文档|行业研报|精选报告|远瞻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