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简阳发布 可以订阅哦!
每年三四月,漫步于龙泉山东麓的贾家镇菠萝村,万亩桃花悄然绽放、争奇斗艳;村民们正忙碌在田间地头,悉心照料着自家的桃花林,期待着这满树的“黄金果”能结出丰收的果实;村民聚居区内,一栋栋别墅式的川西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环境宜人;在该村倾力打造的“东来桃源”国家级3A景区,三五成群的游客正拿着手机,在小桥流水旁嬉戏拍照,在田园菜地里DIY采摘,在农家庭院内品尝乡村美味,感受着别样的农家生活。
菠萝村
今天
小阳带你走进
贾家镇菠萝村
去感受无限的自然田园风光
去倾听勤劳朴实的菠萝村人
讲述一段乡村振兴故事
1
以产兴业
烂泥沟里办起致富农家乐
家住菠萝村三社的汤志强早年因生活所迫,不得已和妻子一道背井离乡走出了穷困的小山村,到大城市打工维持生计。如今回想起在外打工的艰苦岁月,汤志强总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自始至终一个“苦”字不离嘴边。
汤志强说道:
虽然我们离成都很近,但是隔着龙泉山风景却是两重天。而在十多年前,这两河口就是一条烂泥沟,生活在周边的老百姓唯一的经济收入就是靠种庄稼。
我和我爱人在重庆一家印刷厂打工,一干就是15年,没日没夜操作机器的那种枯燥和辛苦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我手上现在还有厚厚的老茧,这就是过往辛劳的证明。
盼望早一点结束在外漂泊的日子,能回到家乡有一份安稳的生计,是我们两口子多年来的梦想。
如今在外漂泊的日子
终于可以结束了
汤志强表示:
2014年,村上号召我们在外打工的村民返乡创业,开办农家乐,搞乡村旅游,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政府惠农政策的感召下,我们抱着十多年辛苦攒下的20多万元现金回到这两河口,办起了这家农家乐。
在菠萝村三社,由汤志强一家经营的这家两河口农家乐占地约六七亩,由林下休闲区和住宿餐饮区两部分组成,营业接待区面积1500平方米,拥有2栋3层小楼,最高日均接待能力为800人左右。
菠萝村两河口的农家乐
汤志强告诉记者:
两河口农家乐是我和兄弟一起开办的,截至目前,已滚动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每年接待游客量达到2至3万人,实现年销售收入达100余万元。
现在的两河口可谓风景秀丽,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目前在两河口沿线开办的农家乐已不下二十来家,整个菠萝村各种档次各种类型的农家乐已突破一百家。
汤志强介绍: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两河口及其周边的农家乐产业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全靠党委、政府大力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
依托菠萝村传统的桃树种植产业和优越的自然资源,通过“农业+旅游”的方式,菠萝村全力打造“东来桃源3A级景区”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积极发展文旅产业,拓展产业空间和增收渠道,不断创新机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使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菠萝村,成渝高速和成简快速通道穿境而过,联通“两河口”、“东来桃源”、“桃源花海”等乡村旅游景点的景区环线通道四通八达;小桥流水人家串联起一片片桃林,川西民居风格的民俗院落一字排开,一幅特色文旅产业画卷正徐徐映入眼帘;每年三四月间举办的“东来桃源”桃花节更是吸引了数十万游客前来观赏游玩,旅游综合收入已达数千万元。
东来桃源景区吸引游客游玩
2
生态宜居
栋栋乡村小洋楼拔地而起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菠萝村依托田园综合体建设村民聚居区;推动农户改厨、改厕、改圈,改善居住环境;支持有条件的村民升级改造住房,多措并举努力为村民创造一个美丽的居住生活环境。
菠萝村
43岁的王周玉深深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坦言道:
这座农家花园小洋楼是我们从2013年开始,在自家宅基地上慢慢建起来的。上下两层小楼,使用面积400多平方米,房前还利用有效空间开垦了一个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小花园。这样的居住环境,我估计城里人都羡慕。
王周玉(中)与家人在自家小洋楼聊天
王周玉介绍:
1992年,我与我丈夫汤志华在龙泉驿相识,那时我是城市户口,而他是菠萝村地地道道的农民。那时候之所以看中我丈夫,是因为他的老实和质朴。与他交往三四年后,我就从龙泉驿嫁到菠萝村了。
那时的对生活最大的追求,就是希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当时的现实是,他给我的就只是一座烂泥瓦房。
为了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
他们两口子在龙泉驿一直努力打拼
最艰难的时候,每月一个人挣的工资只有19元,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熬过了艰难困苦,从普通的打工仔白手起家,如今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装饰公司。
王周玉告诉记者:
落叶总是要归根的。加上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菠萝村如今的环境又打造得这么优美,所以我俩决定放弃城市生活,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在菠萝村建起了一座属于自己的乡村小洋楼。这在过去简直想都不敢想。
如今像我们一样拥有小洋楼的村民已不在少数。
菠萝村党支部书记汤志明介绍:
要让村民安心留在菠萝村,需要产业的基础,更需要环境的美化。
近年来,菠萝村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村绿化覆盖率目前已达70%;在基础设施方面,目前已建有18.5公里村道环形道路,农户改厨269户,门窗210道,全村沼气池150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达80%;在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村里配备9名专业环境管护人员维护道路卫生,全村共建立垃圾池19个;推出院落长制度,共选出16名院落长,监督村民保持房前屋后洁净化、院内院外整齐化、垃圾处理无害化、农家田园生态化,保证村内的环境卫生干净和整洁。
3
组织振兴
扛起责任带领群众奔小康
二十多年前的菠萝村,路不通牛马,人们过着靠天吃饭的简单生活,就如同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1991年,18岁的小伙汤志明还过着蹬三轮车的打工生活。他万万没想到,多年后,他会回到菠萝村,干上村支书这项工作,并用十多年的时间带领菠萝村村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一路前行。
接受记者采访时,汤志明感慨:
1991年,菠萝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当时菠萝村的产业单一,就是小麦、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业。人均年收入仅四五百块钱。
担任村支书后,如何改变菠萝村的贫困面貌是摆在他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菠萝村距离龙泉驿20多公里,当时我们经常看到龙泉驿那边的农民挑一担桃子就能卖一千多块钱,很是羡慕。后来我深受启发,和村“两委”班子商议后,就决定发动和带动村民退耕还林种果树。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菠萝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成规模种植无公害晚白桃、高品质柑橘、美国大樱桃、长果桑等果树品种,并由村民入股成立简阳市兴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绿色防控,按照标准化进行管理和生产。
菠萝村村“两委”成员研究该村产业规划
汤志明告诉记者:
最初村民们对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果树一事是非常不支持的,甚至我的父亲都带头反对过。
要改变农村人的传统观念是一件非常难的工作。为带领村民改变传统种植习惯,改种果树,他甚至做出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那就是把自家的7亩庄稼地全部刨掉,自己带头改种桃树,率先示范。
在执拗的汤志明的带领下
经过八年的坚守
菠萝村果树种植产业终于迎来了春天
菠萝村村民刘富成感叹道:
我简直没想到,仅卖樱桃和桃子的收入一年就超过4万元。
在汤志明的带领下,他家调整产业结构后,成为了第一批发展果树种植的农户,共种植了3亩桃子和1亩樱桃。并创新销售模式,通过微商渠道宣传让游客到果园采摘。
汤志强正在打理农家乐内的桃树
为发展果树种植产业,菠萝村还建立起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通过该平台使菠萝村的水果远销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并出口俄罗斯、越南、新加坡等国家;获农业农村部认证的“农阳”牌晚白桃,目前已实现了品牌化经营,以其靓丽的外形、可口的味道,俘获着广大消费者的心,也使菠萝村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
发展桃产业,传播桃文化,享受“桃”生活,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上,菠萝村如今的逆袭和蝶变,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实景画卷,走出了一条符合简阳实际的乡村振兴示范之路。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航程中,广大的乡村是破浪稳行的压舱石。全面小康,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雄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还是在农村。
按照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五个振兴”的总体要求,菠萝村制定了清晰明确的乡村振兴任务书和路线图——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打造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建立健全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走出了一条符合菠萝村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记者 | 严辉
▶图片 | 谷成斌
▶编辑 | 简阳发布新媒体运营小组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简阳发布
简阳最权威微信公众平台
发布简阳政务信息
展示雄州发展成果
搭建群众沟通桥梁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鼓励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