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说到广元苍溪县,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想必是猕猴桃。5月13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天目新闻等浙江媒体一行走进“猕猴桃之乡”苍溪县,亲眼见证东西部扶贫协作,给当地带来的深刻变化。
正值套袋的季节,在环嘉陵江特色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带的基地里,农户正忙着给挂果的猕猴桃套袋。
环嘉陵江东西部扶贫协作特色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带覆盖陵江、云峰、东青、白桥、百利、亭子、浙水、鸳溪等苍溪县8个乡镇、100个村、3万余户、10万余人。目前,产业园6.1万亩,其中苍溪雪梨5.6万亩、猕猴桃0.35万亩、套作中药材0.6万亩,建成千亩以上产业园32个、百亩园128个。
“目前,咱们基地有180亩的猕猴桃开始套袋,农户在这里务工,可以挣得一大部分收入。”苍溪县亭子镇副镇长王先林介绍,“农户套袋一个果实3分钱,如果一天套8000个袋子,那么一天就能挣240元。”
等到8月底,这些猕猴桃就可以采摘了,可以一直卖到10月份。苍溪怎么成为了“猕猴桃之乡”?这与对口帮扶苍溪的浙江三门有着不解的缘分。
2018年以来,以东西部协作产业项目实施为契机,围绕“一带、两环、三区、四组团”总体布局,按照“以路为轴、沿江推进,组团布局、点状开发,长藤结瓜、带状开花”的思路,苍溪建设了环嘉陵江东西部扶贫协作特色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带。
两年多以来,东西部协作项目投入资金6000万元,撬动整合农业项目资金、社会资金等4.5亿元,逐渐建成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产业组团为基本形态的环江产业带。
“今年的猕猴桃产量如何,又愁不愁销呢?”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记者朱承问道。
“今年预计会产100吨红心猕猴桃,我们不愁销的,除了国内的各大城市和商超, 我们每年还有很多猕猴桃销售到日本、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王先林说。
除了猕猴桃,园区的苍溪梨和柑橘也挂果了,农户徐多才将自家的3.2亩地流转了,种起了苍溪梨。
“这边的土地以前都是荒地,好多都没有种庄稼,因为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我以前就在东北打工,刚开始说要从传统农业转为果园种植的时候,村里很多老人是不乐意的,后来在政府的疏通下,大家才开始接受。”徐多才说,“这个比打工好,能流转土地,能做工有固定收入,还有利益分红。”
目前,徐多才每天光是打药整形修枝,就能最低保障60元,去年村里人均有200元分红,空闲的时候还能干点别的。
看着当地村民再也不用远走他乡,在家门口就挣钱,浙江媒体记者露出了笑容。
更好的消息是,预计到2021年底,这里将建成“三带融合”的环江产业示范带1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更多福利将惠及当地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