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溥儒《新安江纪游·节临书谱》成扇
溥儒《中山出游图》
在我国现代美术史上,有三位非常活跃的画家:张大千、溥心畬、黄君璧,此三家都是1949年渡海到台湾,他们的国画艺术创作生涯跨越海峡两岸,均有很高的造诣,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一流的大家,所以被称为“渡海三家”。他们以纯正的中华文脉为主体,与一批来自大陆的杰出艺术同人聚集,为在台湾光复中华文化,彰显民族精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结成了难能可贵的友谊。
“董其昌”是见面礼
做了朋友又送“石涛”
张大千与黄君璧的相识颇有戏剧性。1930年仲春,张大千主动写信给黄君璧邀请他到上海来。在此前不久,张大千在日本东京参观一个中日画展时看到了黄君璧的一幅《仿石溪幽居图》,记住了作者名字。对他们的相识,张大千曾回忆说:“到我三十岁那年,有个机会到广东去,当地有三十多个画家来欢迎我,就直接问‘有没有一个黄君璧呀?’我去广州的目的,就是想认识他。并云‘他送了我一张董其昌的画,价值六百块洋元,待我十分好。’”而黄君璧则回忆说:“大千重到广州,我介绍他和广东著名收藏家田溪书屋主人何丽甫、冠五父子相见,朝夕聚首,纵观书画。当时,我新得石涛和尚梅石水仙立轴,气雄力厚,画上并有石涛题诗,用小隶写出,墨色之佳,无出其右。大千见了,又爱不忍释。我就想到宝剑赠与烈士之意,即告诉大千,现在暂且让我把画挂在墙上,多看几时,数月后我要到上海来,届时即以此画奉贻。等我到上海实践诺言,大千检出元人写虎溪三笑图及石溪山水相赠。当时,我们随便将古画送来送去,互相鉴赏。
五大家合作“东西南北”
于非闇“大骂”张大千
1937年4月10日,第二届全国美展在南京举办,黄君璧和张大千、方介堪、于非闇、谢稚柳五人被聘为美展的审查委员。是年5月,这五人一起启程赴浙江温州的雁荡山旅游,在杭州的一个寺庙里合作了一幅《雁荡山色图》,分别是来自东南沿海浙江和江苏的方介堪、谢稚柳,来自西部四川古西州的张大千,来自广东南海的黄君璧和来自山东蓬莱的于非闇。于是就由篆刻家方介堪刻了“东西南北”一印盖在画上作纪念。谢稚柳后来回忆说:记得那次我们从雁荡下山,经过绍兴东湖。东湖有船,船身狭长,不能并坐,人坐在船上不能动,动则船摇晃几欲翻。于非闇是北方人,颇畏水,下船后,惊魂甫定,尚心有余悸。此行是大千约他来的,乃骂大千几欲置他于非命。于是,相与大笑。
张大千写生见到奇景叫“快拍”
现如今,画家都喜欢背着相机去写生。可曾想过,70多年前,甫登不惑之年的张大千也有此爱好,但大千居士更喜欢动嘴。1939年5月19日,是张大千40岁生辰。黄君璧与友人一同为张大千祝寿,席间约定次日一起去剑门景区旅游。第二天起,一行人游历了青龙寨、飞仙关、剑门、明月峡、棋盘关、千佛崖、嘉陵江、皇泽寺等名胜古迹,一路上张大千诗兴大发,其宗弟张目寒著文记录行程见闻,黄君璧又写生又拍照。往往遇到奇异景观,张大千就喊:“快拍!快拍!”黄君璧事后说,被张大千这么一叫“我时常忙了手脚,拍摄不到,彼此引为笑乐。”正是在这次十日游中,张大千为黄君璧命名“君翁”,并在途中为黄君璧刻了一方“君翁”的印章。在此行中,张大千还赠予黄君璧一幅《时装仕女图》,题记曰:“己卯六月,峨山旅社待车,酷暑如蒸,黄君璧强予为时装以御炎威,漫画图并附诗博笑。诗曰:每逢佳士亦写真,却恐毫端有纤尘。眼中恨少奇男子,腕下偏多美妇人。短短袖衣饶别致,非非想天现全神。画眉莫笑趋时样,此是摩登七戒身。”
水从天上来 云深不知处
1978年夏,在阔别祖国25年后,张大千举家从巴西迁回我国台湾。10月13日,在台风中,黄君璧讲座兼示范展在我国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张大千冒雨前往助兴。为纪念这一佳话,黄君璧专门作山水画一幅,题词“水从天上来,云深不知处”,以纪念两人的友谊。在台湾,“渡海三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创作举办个人展览形成的。在教学上,显然是形成了一个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中心的台湾美术高地,是台湾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摇篮。作为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主任的黄君璧,在教学活动中受到了溥心畬、张大千的大力支持。溥心畬应聘到台师大任教,张大千尽管未出任台师大教授,但与黄君璧友情甚笃。1955年,黄君璧受我国台湾“教育部门”委托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在东京和张大千、溥心畬相聚,畅叙友谊。“南张北溥”在他们三人1954年合作的《策杖寻幽图》上兴奋地题跋,张大千题跋:“三年相别久,握手海东隅。落笔清仍健,观河美且郁。犹能花下笑,可藉酒边扶。更结看泉约,春风道不孤。”“乙未九月同在江户。”溥心畬题跋:“是岁十月邂逅大千、君璧于日本江户,余亦留滞未归,君璧嘱题为赋此并识。溥儒。”
溥心畬因患鼻咽癌不幸于1963年早逝,年仅68岁,但渡海三家的友谊并未结束。1979年、1980年“中国现代画坛三杰展览”分别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举办。1980年,张大千和黄君璧合作完成了巨幅山水卷《宝岛长春图》。1982年,张、黄又合作了《慈湖长春图》,张大千在接受台湾《联合报》采访时说:“我们像兄弟一样,五十多年的老朋友,合作机会很多。”从他们1930年相识,张大千对黄君璧吟道:“众里我能独识君。”直到1983年张大千逝世,张、黄的友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肖敏)
黄君璧1966年作《秋山云涌》四连屏
溥儒致黄君璧札(附信封)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