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曾经相信科学,直到遇见了管泽元

管泽元:“天赋是决定很多事情的唯一标准”


管泽元登上了《脱口秀跨年2021》的舞台。


对于熟悉管泽元的人来说,这并不令人意外。作为英雄联盟S11全球总决赛的解说之一,他见证并解说了EDG的夺冠历程——这可能是2021年最破圈的一件事,也是年度大事件总结绕不开的话题。


而作为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的官方解说——一个“靠嘴皮子吃饭”的人,管泽元说脱口秀这件事,也并不是那么出人意料。


不过,《脱口秀跨年2021》舞台上的管泽元,似乎并不如往常那么自然。直到他戴上了自己在解说时专用的耳机——


“大家好,欢迎来到2021年脱口秀大会S4的决赛现场,我是你们的现场解说管泽元。”


“OB视角给了庞博,作为S1初代大魔王, 能否重塑往日荣光 ,就在今晚。诶他发现机会了,一个闪现进场,一套QWE连招——帅、阳光、有礼貌, 再接大招,回顾四年,伤害爆炸,直接拿下领笑员五盏灯,Penta light!”

语速调整为2.5倍速,情绪渲染到200%,再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和紧张激昂的背景音乐,录制现场仿佛瞬间回到了一个月前那个激动人心的S11总决赛现场。


而那个观众熟悉的管泽元、轻松自如的管泽元,回来了。


或许就像他在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只有坐在解说台上,我才是我自己。”


绝对的天赋


与那些常常灌输“努力就能成功”的鸡汤论的成功者不同,管泽元是一个天赋论者。


“天赋是决定很多事情的唯一标准”,这是管泽元在尝试做职业电竞选手失败后得出的结论。


四岁,当其他小孩儿还在玩泥巴的时候,管泽元就开始接触游戏了。“《坦克大战》、《超级玛丽》、《俄罗斯方块》、《冒险岛》、《唐老鸭历险记》,再到后面的魔兽系列、Dota系列,我都玩儿过。”聊起自己玩游戏的经历,管泽元如数家珍。


但在那个年代,极少有人把玩游戏当作一个正经事,更不用说竞技和职业了。管泽元当然也不例外。


只要有机会,管泽元就会打游戏,即使是在高铁上


2005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总决赛中,并非夺冠热门的中国区选手李晓峰运用独创的打法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了《魔兽争霸3》项目的冠军。这也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中站上了冠军领奖台。


这个中国电竞历史上绕不开的人,也给十一二岁的管泽元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游戏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竞技、对抗的载体,而不仅仅是娱乐。


作为魔兽系列的热血玩家,管泽元当然不会放过做职业电竞选手的机会。


他开始有意识地练习《魔兽争霸3》,去打比赛,把这个贯穿了自己整个成长青春期的游戏当作事业认真对待。水平最好的时候,管泽元可以和中国最顶尖的职业选手一起打训练赛,只不过,胜率很低。


但努力练习并没有带来水平的提升,随着打的比赛越来越多,管泽元反而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就到这里了”。


他发现,顶尖的职业选手能够在对手走位的时候预判他的走位,也能在对手站在原地的时候就在原地用技能命中他。就好像是一个同时有A和B两个选项的问题,顶尖选手永远能在正确答案是A的时候选A,也永远能够在正确答案是B的时候选B,“就像机器一样”。


“很多东西是我根本不能理解的,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做到的,我真的不知道。”管泽元略显无奈地摇摇头。


2021英雄联盟解说主持杯比赛中,管泽元和米勒等人组成的“太子队”止步小组赛


他最终把这种“很难形容的玄学”归结为天赋,天赋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是他通过努力也无法逾越的鸿沟。


不过,管泽元在成为职业电竞选手的道路上所缺乏的天赋,很快在另一个地方显现了。所谓“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似乎在管泽元身上应验了。


打不好电竞比赛,出不了成绩,管泽元开始尝试解说自己所在战队的比赛,作为比赛复盘的工具。而第一次尝试录比赛解说,管泽元就意识到,自己做这个可比打职业赛厉害太多了。


当时,管泽元只有十四五岁。那时的他,自认为已经有了很快的语速和清晰的场面描述能力,还有其他人不具备的观察场上细节的能力。


提起解说,自信的光环立刻回到了管泽元的身上。“我觉得我从第一天做这个事,就是一个还挺成熟的解说。”


最开始做解说时,管泽元还会反复回看自己解说的录像,试图从观众的角度进行复盘。但他很快发现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每次回顾完,他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这哥们儿说得可太好了”。


我想让他列举一场觉得自己解说得特别好的比赛,他想了想说,“都挺好”。他觉得自己很难把一场比赛解说得很烂,因为他“在解说这件事上的下限很高”。


“如果你要说真的很出彩或者让我觉得真的非常好的一场比赛解说,那我只能说是下一场了。”


2021LPL全明星投票中,管泽元获得最受欢迎解说第二名


当然,管泽元的自信并非凭空而来。在许多玩家的眼里,管泽元对《英雄联盟》的解说,至少能排在前三名。幽默风趣、飞快的语速,加上对英雄技能中文名称的熟练使用,构成了管泽元独特的解说风格。


在2017年LPL夏季赛中的一场比赛上,管泽元贡献出了一段至今仍然广为流传、被玩家频频赞叹的解说片段。


在这个只有7秒钟的名场面中,他像报菜名一样说出了英雄使用的技能,完美解读了场上的局势:“他盛大登场打断了完美谢幕,然后惊鸿过隙魅惑到烬,给了加速,再闪现过来轻舞成双回到女警的身上。”


许多人因此赞叹管泽元的努力与认真,但管泽元却毫不避讳自己的天赋。事实上,管泽元从来没有特意记过《英雄联盟》里各个英雄的技能,“因为我是一个过目不忘的人”。


“你觉得你做电竞解说做到今天这一步,更多的是靠天赋、努力,还是机遇?”我试探着问他。


“首先是绝对的天赋。天赋占了所有这些东西的90%,剩下的是9%的机遇和1%的努力。”管泽元没怎么犹豫,就给了我这个答案。


说话这件事


对于管泽元而言,说话,是一件再轻松不过的事。


采访的状态可以完美地证明这一点。对于我抛出的三四十个大大小小、或普通或尖锐的问题,管泽元几乎不需要思考,就都能对答如流。不仅如此,平均每回答两三个问题,管泽元就能蹦出来一个金句。


这或许也是一种天赋。从上幼儿园开始,管泽元就是那个频繁在台前抛头露面的小朋友。发言、汇报、主持,所有需要说话的事情基本都是管泽元去做,他也从来不会因为说话有任何困难和压力。


“任何说话的事儿我都不紧张,因为这事儿我太擅长了。但你要让我唱一歌儿,对不起,万一真唱我得紧张死。”


而比敢说更重要的是,不管面临什么样的突发情况,管泽元都能说的不错。在电竞解说上,这种能力被他发挥到了极致。


管泽元在英雄联盟S11全球总决赛现场


2018年,英雄联盟S8全球总决赛半决赛IG对G2的第二局中,G2的辅助塔姆使用大招将打野传送至龙坑,试图从IG手中抢下大龙。然而,等塔姆带着打野来到龙坑,大龙已经被IG打完,G2不仅没抢到大龙,反而给IG送了两个人头。


另一个解说称其为“死亡列车”,管泽元则慢悠悠地来了一句,“我带你去龙坑看最美的流星雨”,成为他的又一经典语录。


在管泽元看来,这也是他和那些转型做解说的职业选手相比最大的优势:“如果我想到100%,我能说到150%的程度;职业选手可能想到150%,但只能说出来50%。”


也正是凭着这张会说话的嘴,管泽元开始了他的跨界之旅,成了粉丝口中业务广泛、能力超群的“六边形战士”。NBA解说、欧冠解说、带货直播、手游主持、脱口秀......只要和说话沾边儿的,管泽元都能做一做。


11月的22号、24号和25号,3天的时间,管泽元一共接下了4场足球篮球比赛的解说工作:NBA、欧冠、NBA、欧冠。球迷都忍不住吐槽,我怎么看什么比赛都是你?


最夸张的是11月24号,因为经纪人在安排工作时看错了时间,管泽元要在这天通宵连轴转解说两场比赛。


为了这一天,管泽元提前睡足了12个小时。“颇有三天不吃饭只为这一顿的感觉。” 管泽元在微博上自嘲。


管泽元和足球解说员詹俊、张路合作解说


11月24号的凌晨1:45,管泽元作为嘉宾解说,出现在了欧冠小组赛第五轮的解说台上。比赛结束后,管泽元吃着“豪华套餐”——一碗泡面、一包酒鬼花生和一个橘子,看起了凌晨4点的欧冠小组赛。几个小时之后的早上8:30,管泽元又出在同一个演播厅,解说湖人对尼克斯的NBA常规赛。


作为一个看了近二十年足球、15年篮球的资深球迷,这几天高强度的工作给管泽元带来的是兴奋。“面对工作、面对解说台、面对喜欢的搭档老师、面对喜欢的球队比赛,我就会很兴奋。”


从电竞解说过渡到篮球足球解说,管泽元还算顺利地完成了转换。


然而,到了《脱口秀跨年2021》的舞台,管泽元的天赋似乎就没有那么奏效了。有时候,他的表情有些夸张,有时候,他的语调略显刻意。总之,远不如他在解说台上那样轻松自在。


如何在舞台上表演出尽量自然地跟观众说话,是管泽元觉得脱口秀最难的地方。即使是在解说台上做了十多年的他,也难以找到这种状态。


“你不能有很重的表演感,表演感一重就成舞台剧了;但是你又不能特别垮,特别垮就跟咱俩聊天似的。表演中那个让观众觉得自然的度,是非常难找的。并且你认为的自然和观众认为的自然,完全是两种东西。”


管泽元在《脱口秀跨年2021》现场


管泽元努力想找到这种自然的状态。节目正式录制之前,管泽元对着镜子练了快两个小时,练习稿子里的一个个重点就像小孩一步步学走路。在练到第七八遍的时候,管泽元已经“疲了”,他担心再练下去,反而影响发挥,更不自然。


对于最终表演的效果,管泽元仍然觉得“不是特别自然”。以10分为满分,管泽元只给自己打了6分,6分中的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稿子“讨巧地”引入了和解说相关的内容,“相当于是作弊了”。


他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着无比清醒的认知。尽管很喜欢这次有趣的尝试,但被问及未来是否会更多尝试脱口秀,他并没有给出笃定的回答——这与他在聊起解说时的自信与坚定完全不同。


在他看来,看脱口秀是个挺好玩的事,但讲脱口秀并不是。“脱口秀真的是一个你要为之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做的不错的一件事。我这个人不做凑合的事,要干我就要把它干到最好,要不然我就不干了。”


兴奋与孤独


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还是在聊起电竞和解说的时候,管泽元是最兴奋的。


兴奋,这也是电竞解说台上最需要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电竞解说也扮演着气氛调动者的角色,只有解说兴奋起来,观众才能感受到这种兴奋和赛况的热烈,并产生共情。


在采访中,“兴奋”这个词一共被管泽元提到了17次。对他而言,只要坐上解说台,不管是解说什么项目,当他看到返送屏幕上的倒计时,意识到镜头马上要聚焦在他身上,而他将要带着观众看这场比赛的时候,他就能立马兴奋起来。


“每一天的每一场比赛,哪怕是解说一场‘无聊’的对决——比如排名靠后的队伍之间的对决,我都很兴奋。”说这话的时候,管泽元也很兴奋,还伸出双手比划了起来,差点儿蹭掉了用来收音的麦克风。


解说台上的管泽元


这种兴奋甚至可以让解说台上的管泽元突破生理的极限。


2017年的LPL夏季半决赛,由于解说长毛的眼睛突然出了问题,“铁人泽元”便临时代替了他。于是,刚刚和解说苏小妍搭档解说了第一场EDG对IG对决的管泽元,紧接着又与米勒搭档解说了第二场WE和RNG的对决。


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十一点,两场BO5(五局三胜制比赛),一共十局比赛,管泽元的嘴就没歇过,解说了将近10个小时,午饭晚饭都没来得及吃。


回忆起当时的状态,管泽元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在解说台上的十个小时是兴奋的,“解说到后面也还是很兴奋”。但是一下台,管泽元就意识到自己虚脱了,整个人好像已经脱离了地面,也完全不想再多说一句话。


好巧不巧,平时3到6个月才会跟管泽元打一通电话的父亲这时来了电话。接起电话,管泽元直接扔下一句,“爸,我今天说了快10个小时的话,我不想说话了,我们下次再说”,就挂掉了电话。


管泽元在B站上的个人简介是“一个拼了命解说的人”


解说台上的管泽元,好像永远都是兴奋的、充满激情的,有说不完的话,还有随时冒出来的梗和金句。你很容易猜测,在解说台下的生活里,管泽元也一定会是那个贫嘴、喜欢热闹、每天对着朋友疯狂输出的人。


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问管泽元,如果用三个词来评价自己,你会用哪三个词?


他沉默了将近十秒钟,给出了第一个词——孤独,这或许是他思考时间最长的一个问题。


“我一直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我不太喜欢跟很多人一起做一些事情。”管泽元很认真地解释,而在场的人依然将信将疑。


管泽元在英雄联盟S11全球总决赛那晚的状态或许可以印证这种存在于他身上的割裂感。


当EDG成功夺冠,管泽元声嘶力竭喊出“我们是冠军”的那刻,他激动地差点儿跳了起来,双手握拳砸在解说台上——这是兴奋的管泽元。而当工作结束,在这个全民狂欢的夜晚,管泽元却没有和朋友一起讨论或是庆祝,而是回到家里,自己一个人把EDG夺冠的BO5又看了一遍。


从小被爷爷奶奶散养长大的管泽元早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幼儿园的时候,他就开始了在学校寄宿的生活,周一到周五在学校,周末回家也没什么人管。


管泽元称自己是“社恐”。工作十多年,他几乎不参加各种聚会或是人多的社交场合。前些天去海口出差,他带上了笔记本电脑和PS5,除了必要的工作,他既不去聚餐也不去走红毯,就想呆在酒店打游戏。


出差在酒店,管泽元研究了5个小时如何在Wi-Fi环境下加速玩PS5


因为不爱社交,管泽元的朋友并不多,真正能被他称为朋友的,可能不超过10个。他的生活也极其简单,他掰着指头数了数:“除了工作,就是打游戏、锻炼,没了。”


偶尔他也会看看书,最感兴趣的是历史,其次是心理学。他觉得这些书能让他更好地理解当下、理解他人,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


他曾经非常在意外界的声音,不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素未谋面的人用恶毒的语言攻击他。而在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书以后,他已经学会完全无视这些东西了,他宽慰自己“懂解说的网友少之又少,所以外行的评价看看就好”。


现在,管泽元对自己的状态很满意。游戏是他从小就热爱的事,电竞则给他带来了稳定的工作、向往的生活,还有愿意为之努力和奋斗的事业。


管泽元和他的猫


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赶上了电竞行业发展最蓬勃的时候,也得到了这个行业蓬勃发展之后所带来的好处——工作、收入、知名度,还有跨界的机会。


但他仍然对未来抱有更大的期待。在他看来,电竞仍是小范围内小部分人的狂欢,只是现在玩得更高明、更华丽,玩到最顶点的东西能稍微出一下圈,比如EDG的夺冠,“但也只是稍微”。


而对于他自己,他希望能早日实现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管泽元觉得自己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面对每一个工作,把握每一个潜在的机会和现有的机会,把它们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