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亚裔电竞选手自创潮牌一度自闭!破而后立后如何实现人生反转?

“Song For The Mute”

这个 “mute” 到底指代什么呢?对于两位设计师而言,Song For The Mute 是在精神层面上为那些没办法发表意见的人发声。



公众号搜索:耕潮 赶快关注我们吧!



今天的这篇文章本来是想等着收到素材后再写的,但是思来想去,还不如先给你们补习一下这个品牌,虽然这个牌子创立时间已经有了八年之久,在圈内反响也不错,可是少了大明星加持(贾乃亮等国内明星可就往后稍稍吧),也妹见身处澳大利亚的Justin Bieber货王带一下,所以显得有点小众,这不后台有粉丝留言问了,这牌子衣服花个大几K值不值得买,咱们一步步说。

先说说品牌创始人,Melvin Tanaya,12岁开始打电竞,中国教育观念里的玩物丧志代表,借着打游戏的名义踏遍半个地球后,又给粉丝做了些周边,啥衣服配件什么的,走南闯北开扩视野后的他就寻思,为啥不自己做个牌子呢?于是乎他拉上了自己的高中好友Lyna Ty开始卖肉松饼,不对,做自主品牌了!



从左至右依次为两位创始人,Melvin Tanaya 及 Lyna Ty

从零开始的两个人可算是历经艰辛,电竞选手的一腔热血被设计稿扑灭,不知名的设计师又玩不出什么花样,圈内资源又不多没人推广,这谁顶得住啊,差点还给Melvin Tanaya整自闭了,可人家总算在深渊中破而后立,“贯彻始终的态度,不追随潮流趋势,忠于自己的眼光。”,他俩的精神导师山本耀司如是说到。

爬出深渊的两人开始抛离传统的设计,从面料开始下狠手,Lyna如是说:“触摸和感觉织物会唤醒某种情感,进而萌生一个系列的设计概念和风格。这个过程绝对自然而然,没有一丝牵强,我们让面料自己说话,并在设计过程中逐步摸索发现整个系列。”

这大概意思就是:你让我直接画成品设计图,对不起,做不到,那我就先把最好的面料啥的都买来,这一拼那一凑,搞不好就出来了。



艺术的东西就是奇妙的化学反应,两人这莫名其妙的举动,反而让他们在2011年获得了由《GQ》杂志主办的青年设计师“澳大利亚年度设计师”大奖,同年也将新加坡首届男装周“年度最佳新晋设计师”大奖收入囊中。


公众号搜索:耕潮 赶快关注我们吧!



在这之后,Melvin Tanaya便开始了每年在日本、意大利或者在澳大利亚本土进行面料挑选,并在挑选过程中不断学习及改进,这也成为其品牌核心延续至今。

品牌创立史聊的差不多了,那咱们开始入正题,不谈以往,今年的SFTM有没有什么亮眼的操作,值不值的买。

Song For The Mute 2018AW型录

Man

往下滑动查看

Women

往下滑动查看

这里有一说一,记得前文我说过两人在低谷时期的感悟吧,不遵从当下潮流,坚持自己的眼光,事实证明,很难,秋冬季的单品我们能在设计上看到很多当下流行元素的影子,解构、前短后长、飞行夹克、拉链、侧边线。这里肯定有人会说,你这么说也太吹毛求疵了吧,别急啊,我也妹说全都是,这当中还是有那么几件在遵循着他初衷的,这也是一个品牌生存的必然道路不是,你总不能让人每年都为了上时装周搞一堆那么小众的东西,怎么活嘛。

题外话:对这个品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官网型录上多翻翻,他家每一个季度里总有那么几件单品挺值得种草的,他家一般一年两发,我只能以最近的单品做测评,全搬过来你们看着也累。

在这挑选出几条我个人认为能代表品牌硬实力的单品。

滑动图片查看

不挑多,男女各两件,这是我个人认为最能凸显其核心的秋冬季度单品,这里就要开始回到文章开始的问题了,花大几K买他家的单品,值不值?

我认为只要你挑对了,值!

首先要说一个基础问题,我们现在购买的潮流品牌,都是存在不正常溢价的,因为涉及太多因素(成本、品牌、宣发等等),虽然说这个品牌不算是一个名声大噪的品牌,可是材质的选择上,他的成本价值是值得的,你用相同价格在其他品牌获得的体验大多数不会有他家高

但是如果你的需求是,我这衣服穿出去大家能认的出来,或者是在我前文提到的那些有当下潮流元素的单品时,我更推荐你去购买其他知名品牌的单品。

今天的不完全科普就到这啦!文末我还是要求一波Song For The Mute的单品素材,并不想云评测,哪怕你有不好的体验,也可以告诉我,毕竟这算是一篇云评测,再用心也只能给你们个大概的参考,所以如果你的藏品中有Song For The Mute的单品,欢迎砸向我!

公众号搜索:耕潮 赶快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