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冠尚未消停,猴痘又来添乱!猴痘有多可怕?会在我国传播吗?


猴痘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类疾病,今年5月4日,在新冠变异毒株肆虐全球之际,英国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此后陆续在欧洲报告类似病例,2个多月后,截至7月15日,全球68个国家共确诊超1.2万例,美国确诊或疑似1814例。


我国周边俄罗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均报告了猴痘确诊病例,我国台湾地区6月24日也确诊1例。猴痘出现和传播之际,与新冠变异毒株形成“双鬼拍门”态势,容易引起震惊和担忧。

一、什么是猴痘,感染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今年出现的猴痘,属于“老瓶装新酒”的病毒,因为它最早是1958年从猴子身上分离出来的,1970年非洲确诊了首例人类感染病来。猴痘病毒的动物宿主是啮齿类动物,含老鼠、松鼠、野兔等。


猴痘病毒可由动物传染给人类,人际间也能传播。该病毒可通过口腔、鼻咽、皮肤、体液进入人体,潜伏期约7—14日,最长21日。

科学家研究显示,猴痘病毒共2个分支:西非进化支和刚果进化支,病死率分别为3.6%、10.6%,英国确诊的是西非进化支。

猴痘病毒耐干燥,容易被氯仿、甲醇和福尔马林等药液灭活,约60度热水加热30分钟,也可有效灭活。着眼有效应对猴痘病毒可能引起疫情,我国卫健委整合修订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


感染猴痘病毒的患者,发病时伴随头痛、发热、肌肉酸痛、呼吸道异常、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和皮疹、水泡等。世卫组织称,人群对猴痘普遍易感,10岁以下儿童是高危人群,比成年人更容易出现重症,孕妇感染猴痘病毒可能有并发症。

猴痘与天花是“表兄弟”式的近亲,它们都是“痘病毒家族”主要成员,两者同为DNA病毒,属于自限类疾病。潜伏期后发病,持续2—3周,猴痘虽不大致命,但一定会毁容。猴痘“杀手锏”就是皮肤出疹子,俗称“麻子”,大部分集中在面部、四肢等部位,特别是有95%的几率发生在面部,手脚是75%。皮疹密密麻麻出现,而后结痂脱落,极大影响容貌。


二、与新冠相比,猴痘有什么异同?

新冠病毒和猴痘病毒同为人体的入侵类病毒,具有传染性,可以引起人体不适,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但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复制易出错,所以变异快,猴痘病毒则是DNA病毒,结构稳定。


如果说新冠是引起“人体内伤”,如感染新冠病毒引起肺部、心脏、胃肠道、大脑等不适和遗留症状,那么猴痘是专门引起“外伤”,民间形象称为“麻子脸”,通过淋巴、皮肤入手,让姣好的脸蛋变得坑坑洼洼,很难恢复,细嫩的四肢呈现斑斑点点,而且遗留疤痕和色素沉着,终生影响观感。

三、猴痘将来会传入我国吗?

猴痘在多国传播,病例逐日攀升,我们作为开放的大国,猴痘病毒会不会传进来?

医生认为短期内不大可能传进来,即使传进来,也会及时被控制。


1、与新冠病毒动不动就“变脸”不同,新冠是单链的RNA病毒,而猴痘是相对稳定的 DNA病毒,自从发现至今数十年,分化支只有2支,变异株也少,意味着应对起来相对容易。

2、与新冠刚开始无药物、无疫苗应对不同,我国有天花疫苗——牛痘的生产能力,含天坛株和世卫标准株2种,有效率达85%,天花和猴痘是近亲,这是对付猴痘的利器。

3、猴痘病毒虽然潜伏期长,但传播速度与新冠比太慢了,如果说新冠开始是1传3,后来达到1传9,而猴痘要低得多,只要反应快,隔离块,有足够的主动。


4、我国应对猴痘的优势,是建立在新冠防疫控制基础上的,与很多国家放开、躺平不同,我们仍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动摇,特别是对入境人员,既查新冠病毒,又开展猴痘病毒排查,即使有个例或个别地区发生,也会很快扑灭。

四、如何预防猴痘病毒?

根据防控技术指南,重点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配合做好筛查。

1、坚持良好的手部卫生和呼吸道防护,勤洗手,注意手部消毒。

2、定期做好房间清洁、卫生和消毒。


3、禁止食用野味,不要接触来历不明的食物。

4、从自身做起,洁身自好,不乱交往。

5、不要乱摸动物。

6、疫苗预防,1982年前出生的人群,接种过牛痘疫苗,产生抗体对猴痘有一定预防效果,达到85%。

7、接种过牛痘疫苗的人群,典型标记是,胳膊上有种痘后留下的小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