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房集团党委组织各基层党务工作者开展“行走中的党课”初心寻访活动。活动结合“四史”学习教育,以宋庆龄故居为起点,一路沿武康路——复兴路参观学习风貌区内红色教育基地。
集团所属各党组织30余名党务工作者参与行走,为徐房集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七个一”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活动回顾
手泽如新 往事如诉
宋庆龄文物珍藏展
行走党课的起点是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的宋庆龄故居。在故居内展陈了宋庆龄先生的遗物,静静地讲述了她的家国往事。
宋庆龄先生的情怀不仅仅体现在对革命的坚定,还有她对劳苦大众、前线战士以及少年儿童的关怀。1932年12月,宋庆龄与蔡元培、杨杏佛等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同盟以“唤起民众努力予民权之保障”为宗旨,始终倡导“哪里最需要帮助,就帮助哪里”的原则,在医疗项目、工业合作社、儿童工作、难民救济等方面向社会提供援助。
漫步武康路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修筑于1907年,以南洋公学监院福开森命名。北起华山路,南至淮海中路,全长1183米,宽约15米,是上海市一类风貌保护道路。1943年改名为武康路。
武康路历来是上海著名的高级住宅区,共有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6处,保留历史建筑22处。沿着武康路一路行走,曾居住过黄兴、唐绍仪、巴金、刘靖基、孙道临、王文娟20余位军政要员、商界精英与文化名人。
在武康路上漫步徐行,一座座老房子临街而立,沿街梧桐枝叶葱郁。跨越百年的历史迁延,不变的是老房子里蕴涵的海派风雅,这里人、事、物令人沉醉。所有党务工作者跟着向导一路前行,用最闲适的心情和步调惬意游览学习,伴着秋风舒展身心,不经意间便可以偶遇俯拾段段隐没尘嚣的名人逸事。
革命先驱黄兴与孙中山在这里密议革命起事,民国总理唐绍仪在这里离奇被刺身亡,人民作家巴金在这里完成了海内闻名的《随想录》……武康路有太多的传奇故事。
尺素兰心 以笔铸刀
孤岛时期的抗日文人
从武康路一路走到复兴西路,来到的是复兴西路147号中国文坛大师柯灵的故居。柯灵原名高季琳,原籍浙江绍兴。中国著名散文家、杂文家、编辑家和剧作家,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曾任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国际笔会上海中心会长等职。
因其杰出的文学成就,柯灵曾先后荣获全国散文荣誉奖、电影特殊贡献奖和高雅艺术奖。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又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敬慰奖、第三届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香港文学艺术金龙奖。他还应邀访问了阿根廷、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香港、台湾。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战期间,柯灵担任《救亡日报》编委,主编《文汇报》副刊《世纪风》、《大美报•早茶》、《万象》等报刊杂志,刊登进步文章,鼓舞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为此他两次被捕,但面对敌宪的严刑拷打和生命威胁,他始终宁死不屈,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位于柯灵故居二楼客厅一角的《二十四史》是柯灵最喜爱的书籍,存世极为稀少。据说在上海只有2套,其中之一就在柯灵故居。尼克松访华时,中方希望将这套书赠予美国总统,以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但当市政府工作人员上门时,逢柯灵因岳父辞世而奔丧,没来得及取书,致使此书得以保留至今。
衡复风貌馆
留住城市的记忆
沿复兴西路继续步行不足5分钟,就到达位于复兴西路62号的衡复风貌馆。风貌馆建于1930年,原名修道院公寓,总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建筑外观和室内装修均为西班牙风格。该建筑原为英国商人密丰绒线厂主的住宅,后为湖南路街道办事处。1989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为留住城市的记忆、延续海派文脉,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走进风貌区内的优秀历史建筑,了解本土文化和历史,徐房集团于2019年完成了复兴西路62号“修道院公寓”的策展和布展工作,并于2019年5月18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展示馆以风貌区内的百年人文、百年建筑为核心,通过富有特色的空间形式,细密详实的陈列资料,充分展现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成为上海中心城区内最具欧陆风情街区中点缀的明珠。
环上音音乐核心区
聂耳铜像和黑石公寓
再步行一个街区,在复兴西路、淮海中路、乌鲁木齐南路合围下的三角花园里静静矗立着一座高耸的铜像,铜像的造像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
聂耳铜像由原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张充仁设计而成,命名“起来”,“起来”既是聂耳作曲的国歌第一句歌词,也象征着聂耳先生一生不屈的奋斗精神。1992年10月28日上海各界人士为了纪念聂耳诞生80周年之际建立,人们纪念的正是聂耳与上海的不解之缘。
党课的最后一站是位于复兴中路1331号的“黑石公寓”。建于1924年,由美国传教士詹姆斯.哈里.布莱克斯通(James Harry Blackstone)出资建造。占地面积7380㎡,建筑面积4977㎡,是一幢带有巴洛克特征的折衷主义风格公寓建筑。2005年公布为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在此办公,民国总理熊希龄、宋庆龄表弟倪吉士、历史学家周予同等知名人士曾在此居住。
黑石公寓所处附近坐落有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上音歌剧院、交响乐博物馆等重要音乐机构,汇聚了全上海最丰厚、优质的音乐资源,萧友梅、贺绿汀、周小燕等中国几代卓越的作曲家、音乐家、歌唱家都曾在此周边生活、工作、创作。
改造后的黑石公寓园区,命名为“黑石M+”,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作为对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等临近音乐院所的功能补充,“黑石M+”荷载了区域内聚集音乐产业、培育音乐人才、举办音乐活动、滋养城市音乐文化的多方重任。
未来,“黑石M+”将引入音乐文化书店、音乐咖啡厅、音乐酒店、音乐交流中心、音乐家工作室、音乐主题餐厅等多种业态,构建世界知名的音乐生态活动区,也成为上海城市音乐文化、亚洲音乐产业的引擎、上海的文化名片。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徐房集团全体党务工作者漫步在上海市区面积最大、拥有深厚人文历史底蕴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深入了解区域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名人故事,感受历史,铭记历史,共同探寻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本职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