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7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2021年系列图书发布会”,展示出版于2020-2021年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和社会教育研究相关的最新著作与期刊杂志成果。此次新书首发共发布10余种图书与杂志,其中研究内容涉及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研究等。
近两年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持续深挖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史料,陆续出版了相关史料汇编。2018年起,纪念馆联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社科院等相关专家深入开展南京保卫战专题研究,推出了“南京保卫战史料与研究”系列丛书,《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史》是此次新书首发之一,作者之一、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介绍,书中采访了25位参与南京保卫战的老兵,“我们从08年就开始走访老兵,一直走访到去年,跨度11年,给我们对南京保卫战的历史研究留下弥足珍贵的资料,绝大多数老兵都已不在人世,所以说这些老兵口述史已经成为历史的绝唱。”
与此同时,南京大屠杀史料收集和出版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中。英文著作《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是目前有关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最新外译成果,该书立足于对中、日、美、德、英、丹等多国史料的梳理,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研究。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说,该书以客观的史实向国际社会揭示这一份世界记忆遗产的丰富历史内涵,反击任何否认或变相否认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各种谬论,“这一本书收集了中国学界关于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重要的论述,分为11个专题,其中包括日本怎么看待南京大屠杀,德国怎么看待南京大屠杀。我们也希望以此为基础能够和全世界关心和平的研究者一起,形成跨越国境的历史认识。”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杨颖奇研究员带来的新书是《述说与诉讼——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传》,南京大屠杀期间,夏淑琴全家9口人,有7口人被害。为给历史作证,传递真相,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勇敢地走上法庭,与日本右翼打官司,捍卫自己的名誉权。杨颖奇说:“她一生经历曲折,维权官司道路艰难,为维护实现和平作出重大贡献,我们认为应当为夏淑琴老人立传,让更多的人对这段历史有正确的认知。”
今天发布的10本新书中,包括了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的一些重要史料资料。《日军南京暴行》中就收录了德国外交文件中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介绍:“该书收录了德国驻华大使的电报、信件、报告等外交文件,详细介绍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和1938年初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情况,这些德国外交文件是第一手有关侵华日军暴行的目击证词,比美国和英国文件中的描述更详细,有些内容是其他国家外交官没有记录的。”
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日军南京暴行:德国外交文件中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社会状况》一书,将用中文、德文、英文在中国、德国、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地出版发行。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还资助出版了《侵华日军细菌战在丽水(1942-1944)》一书。凌曦副馆长介绍:“该书整理了侵华日军在浙江丽水发起的细菌战和导致疫病流行的情况,收录了100多位丽水细菌战幸存者的口述史,记录了丽水民间人士对细菌战的调查。”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吕莹莹 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通讯员/李焜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