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走出教室,“丢开”课本,新加坡小学的科学课居然这么上!

切实地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呈现形态,让知识变得亲切可爱,不在只停留在书本上,教室里。让孩子们可以“触摸”到知识,两者完成良性的互动。

在科学教育方面,新加坡推行了“I-Drive”计划,该计划旨在营造教学环境,让孩子们了解科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帮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科学。

“I-Drive”计划是学校营造科学应用环境的举措之一,学生们将被分为三人组,用约两个月的时间共同完成科学应用项目。

Percy Jackson,Mika Cheah和她的队友们是新加坡小学的学生,她们根据来自小说的灵感,将自己喜欢的角色融入到创作中去,作为其科学项目的一部分。

这是隶属于“I-Drive”计划的一个小项目,被称为“我们的创意无处不在”,今年的主题“玩具”,这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他们在科学课上学会回收物品来设计和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

一位叫米卡的孩子在完成项目之后说:“在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关于磁铁的相关知识,所以我们将所有关于磁铁的知识应用到玩具中。我们的团队还探索了其他科学概念,比如动力,使我们能够成功完成项目”。

在项目完成后,学生们需要向同学,老师以及家长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这样有助于增强他们在公开演讲中的自信心。

克里斯蒂安·马丁内斯(Kristianne Martinez)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制作了一架小型玩具飞机,“这个过程很有趣,我可以和朋友一起动手,但有时候也很困难,因为项目的某些部分是具有挑战性的。我们不得不尝试各种材料,因为物料的重量是至关重要的”

新加坡的学校努力让更多的学生亲自参与到科学中去,为各类型的学生介绍了适合他们的课程,以帮助加强概念,将科学回归到生活中去。

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将以自然探索的形式体验科学。他们将参观公园,动物园,并且在旅行中收集材料,为完成项目做好准备。

通过全新的科学应用学习计划,学生们不仅开始对科学产生兴趣,而且还将其他科目,包括数学,英语,甚至体育等项目放到生活中去。家长们也热衷于参与和参与孩子的学习之旅。

为科学和其他科目之间建立联系,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各种情景。

科学无处不在,新加坡的教育工作者们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教科书和教室之外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