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成都12时 | 廊桥无遗梦,泰安穿梭门,十一街上三碗面

春熙路,空气中悬浮着花椒、二荆条和牛油的小颗粒分子,满满地顺着呼吸入肺,一路上头。那只著名的熊猫挂在IFS楼面外墙上,就像卡在它猫生的坎上,过不去了。

“这样的街,这样的味道,”饭饭(不是我的分裂人格)很认真地用她比我大三轮的眼睛看着我,“我们怎么能不吃个串串再回上海?你对得住自己吗?

我在眼镜片后回避她的逼视,不是很有自信地答道:

“其实,是对得起的。”

于是,在吃过晚宴之后,我们开始了当日的第五顿,夜宵,串串。

在大暑后的第二天,我们受嘉格纳之邀去成都参加一场仅有四轮的快闪晚宴。虽然只是今日到明日别,但我们仍把自己吃成了沙包。

成都的欺头耙活大街小巷

多的起堆堆

那就要看你

眼睛好不好身体好不好

整不整得下涨不涨的到

——《成都好吃嘴》牙尖帮,2013

11:00 | 廊桥

打卡亚洲传奇主厨

瞪着熊猫眼去赶上午8点的飞机,就是为了赶上廊桥的午饭。

有了这样的激励,惯于迟到早退坐反车的我没有误机。

打车到廊桥,下车竟是长叹一声:好舒服!这日的成都比正在下开水的上海凉爽许多,桥边清风徐徐,树荫浓密,江上一座富丽如宫楼的建筑,便是我们在成都的第一站:安顺廊桥。

安顺廊桥位于成都府河与南河交汇处的合江亭旁,横跨南河,历史悠久,最初的建筑踪迹可以追溯到元代,还出现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桥面通道及栏杆均由青石制成,桥墩上配有两个水兽镇桥,桥的两侧各有一座仿古牌坊。

但在外地食客的耳朵里,知道更多的可能还是廊桥被改建成餐厅,主理人是新加坡名厨江振城,是把厨艺讲成哲学的亚洲顶级名厨,在颜值的战场上更是所向披靡

廊桥外型不改,内里却是由如恩设计公司打造的三层餐厅,设计风格现代,线条简洁,标志性的黄铜沟边,矿物颜料的古典着色,很是洋气。

因为名头太大了,所以大家对未开业时的廊桥期待颇高,同时,开业后的负面评价也居高不下。

午餐我们去试了人均688元的taste menu(另加10%服务费),选址奇佳,国际范儿十足,除了“南法”之外,都很符合他的八角哲学。

前菜12小碟拼盘形式感很足,是成都传统的前菜小碟现代演绎,保持着从开席始、席末终的习惯,以便在客人饮酒闲聊时相佐。

古法泡制宝塔菜糖水枇杷,藕脆琵琶甜;山椒腌制的厚昆布配莴笋片卤水猪皮皮冻温润;乳鸭高汤煮,再以荷叶花椒腌制;鸡片泡在青绿色的椒麻汁里;蒜泥白肉上刨了柠檬皮;低温油炸虫草花是招牌,裹了红油红糖酱油炸过,再淋白松露油;还有一格是青苹果醋浸绿橄榄,像收尾甜品。

四川元素的都江堰鱼子酱、泡菜、花椒、烤辣椒等元素都融合得很好,调味也偏向现代餐饮所偏好的轻口感,虽有重点,也会适可而止。

烤葱末的灵活运用很有现代感,抹在泡菜片上,简直就像抹茶粉,烤制带来的微苦亦有茶意。配在清蒸笋壳鱼顶着的泡菜片上,底下垫了鱼香酱汁,色形味上均是下了心思。

吃鸡不见鸡的鸡豆花是四川官府菜的必上之品。此间未有大动,也是无处可动。

虽然乳鸽我仍是喜欢粤式脆皮乳鸽,但同盘垫着糯米、抹了葱末的香酥糯米鸭,似日式寿司,也似中国糍糕,一口一个很好吃。

水煮和牛衬野菌,外面薄薄一片和牛西冷裹着三种时令云南菌菇,药膳汤汁煮牛肉汁里落了几颗豆大的红油,撒上红椒丝燃色。是执意要走偏一点的正剧范儿。

竹筒饭是我特别喜欢的主食。笋干煮成的应季竹筒饭配老豆腐、嫩豆腐和魔芋块煮成的麻婆豆腐,配上脆香腐皮;另搭暑日大补之物的发菜酱炒鳝丝,色淡,味轻,吃得出的好食材,酸甜有致。还有鲮鱼油麦菜,撒的是现磨大粒豆豉粉。

各种成都小吃组成的甜品之后,还有人见人爱的蛋烘糕。此间有服务生现场制作,做出了榴莲、提拉米苏、金桔苹果等网红口味,我个人是极喜欢榴莲味。搭配的是四川理县名为“Mysterious Bridge”的冰酒,本地化得恰到好处。

我挺同意幺鸡的说法:虽然江振诚不是四川人,而且是做西餐出身,但他是见过大世面的,所以他能找到跟别人不一样的切入口,去完成作品——就像写稿子一样,你可能有些东西不知道,但你知道怎么写,怎么表达,自然跟别人不一样。

幺鸡是谁?我们马上就下桥去跟他面基。

15:00 | 幺鸡面

十一街最靓的面

幺鸡面馆没有一种食材是幺鸡。

但它的老板叫幺鸡。

幺鸡是麻将里最小的一张牌,可是如果没有幺鸡,也和不了十三幺。

“跟张嘉佳那个《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有什么关系吗?”

“没有没有,在他之前好多年我就是幺鸡了。”

前几个月好友来成都打卡,第一站就是幺鸡面。听闻我要来,纷纷叮嘱:多喷点花露水,蚊子可多可多。

廊桥下来走762米,就是十一街。

这是一条1932年建造,用于安置当时流民的老街,很短。一晃眼,街上也没几个人比这条街的年纪更大了。我们去的时候,下午3点。所有的灶头都歇着,家家户户都在大门口,坐着竹椅子,顶着遮阳棚摸麻将。

幺鸡面的霓虹灯照片很鸡贼地从街深处斜出来,让初来乍到的我们,迅速找到了目的地。先来两杯大碗茶,成都人惯于喝茉莉花绿茶;凉粉和凉糕都是从街头的店里买的,阿姨很贴心地帮我们送到幺鸡面前的摊头上,据说这是这条街为数不多的原住民。

斜叼着一根烟的幺鸡是朋友口中的传奇,染的金发长过了耳,黑色夹脚拖看着很凉快。曾经是媒体人的他嘴毒点是习惯,但他还会做成都面,面好吃又便宜,配方全是他自己研发搞定,这就不容易了。

“吃饱了吗?”

“饱了饱了……但尝尝还是可以的。”

“那来三碗面试试,不够再加。”

我觉得了只眨了三下眼,面就全部摆在眼前了。

先吃鸡汤面,面极细且软,丝丝入口即溶,却不坨。“比张爷爷更好的空心面。”幺鸡得意地说,汤是鸡汤加盐和胡椒,并无多物。

多少钱?12块。

再是脆臊面需得10斤猪肉,加猪油、红油反复慢炒,才能炒出2.7斤的脆臊,臊子脆、硬且香,把油香、肉香都聚集在一个点爆香出来。面是老成都习惯的扁方面,有棱有角嚼的香。“成都脆臊炒得好的人家,不超过五个。

“为什么传统是扁方面?因为那时候面粉不好,他们那时也想做细面啊,但只有做得扁扁方方,才能有口感。”

最后就是上海人都爱的甜水面,用甜酱、芝麻酱、红油、花椒粉调制的甜水浆,浇在极其粗大的手工面段上,撒上些芝麻,轻轻松松呼噜噜一碗就下去了。

最近,幺鸡开了新店。但他觉得他的市场,还是在成都之外的地方,比如说北京上海。幺鸡打算把他的面馆开到五湖四海,也在让自己的配方逐渐标准化工厂化,他还是上海很多知名成都餐厅的复合酱油供应商。

我是觉得,如果在上海,能吃到这个亚子的鸡汤面,这家面馆就会成为我的食堂。

18:00 | 泰安门

上海米其林传送门

晚上,在大熊猫爬楼的地标性建筑成都国际金融中心的48层,是嘉格纳展厅所在地。

此次德国高端橱柜品牌嘉格纳与上海米其林一星餐厅泰安门的主理人Stiller联手合作,组办了4轮快闪餐厅“德天独厚,天府嘉宴”。关于命运多舛的泰安门,我之前也有写过,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它曾被称为“最短命米其林餐厅”,但推倒重建后的王国,似乎更加坚固。

在嘉格纳厨房间里大展身手的Stiller看着驾轻就熟,殊不知他所有的食材都是前一天从上海空运人肉带来,以防止丁点错漏。在成都滚泰安门的新菜单,是意料之外了。

小食精致,不论是芥末蛋黄酱、颇有江南之风的醋渍茄子,还是蛋壳里的西兰花汁茶碗蒸,都在预示接踵而至的兴师动众。

鹅肝刨成碎屑,如雪花般覆在蛋白冻上,配上香槟哲理和荔枝酱。鹅肝与水果向来是绝配,最近和荔枝组成的CP格外受欢迎。鹅肝浸有酒香,脂肪香浓,入口自有雪融霜化之美。

麦酒粕腌黄狮鱼,用糖盐、香料,和醪糟对黄狮鱼进行腌制和熟成,使得鱼类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自然熟成凝固,地下垫着牛油果酱,周围铺设一圈腌萝卜薄片,酸甜清爽。

帝王黄金鳟、四川原产顶级鱼子酱配焦糖洋葱、西洋菜酱,主要食材都来自四川本地。

配酒很好,其中我会特别喜欢傲世出品的干白葡萄酒,这个出生于四姑娘山上的扶贫项目品牌,已经成立了18年,是全村的希望。干白口感饱满圆润,气息清澈透亮,酒标上写着藏文。

“太甜了。”对面老师蹙眉道。

“噢,那我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它了!”

22:30 | 夜宵

串串

晚宴结束后,我终于同意了饭饭的提议,在住处成都君悦酒店附近找了一家串串店,是来自乐山的名牌:牛华八婆。按照店家标准配方拌了蘸料。然后就直接被辣哭了;为了解辣,喝竹筒米酒喝了将近一斤。

当两个长久未见的朋友赶来串串店相聚的时候,我已经半趴在桌子上了——大概是因为喝混酒,主要是因为酒量怂……

我太对得起自己了,成都,再见!

花絮

闲话两句

到处都是熊猫的天府之国。

长得比LV还阔的奶茶店赢在了IFS的起点上。

关于打架,酒吧街会告诉你不知道的事情

— END —

号称半饱,一直过量

我们最伟大的事业就是生活得惬意

公众号ID

fennyfan17

微博@分你饭fenny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