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鲁郭茅巴老曹”再排座次,郭沫若靠后,金庸上榜,林语堂前十!

“鲁郭茅巴老曹”曾是文学史家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最具代表性的排列,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对当前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情况进行了多项专题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目中的现当代文学大师前十位分别是:鲁迅、巴金、老舍、沈从文、钱锺书、冰心、金庸、张爱玲、郭沫若、林语堂。与“鲁郭茅巴老曹”的排序相比,鲁迅依然高居榜首,巴金、老舍的排名略有提升,郭沫若落到了第9位,茅盾、曹禺则分列第11位、第14位。


与现当代文学相比,古典文学经典的范围相对稳定,在经常接触古典文学的学生中,一多半来自人文社科类专业。与中学时代人人都学习、背诵文言文的情况相比,古典文学的整体阅读量大大下降。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金庸说,“巴金是中国伟大的作家。”贾平凹说,“巴老是我国当代文学巨匠,他的道德和文章,都是当代作家的一面旗帜。”代表作《家》《春》《秋》。


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沈从文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钱锺书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 代表作《围城》《管锥篇》。


钱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里面最后一个风雅之士。钱钟书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被誉为是“博学鸿儒”、“文化昆仑”。


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金庸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


一部百年武侠小说史,自还珠楼主以下,名家辈出,惟金庸名头最盛、享誉最长,横扫华人世界。他以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十余年间写下15部作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联中的14个字,正是他14部武侠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


张爱玲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民国才女张爱玲,因创作《倾城之恋》而响誉文坛,时称"上海滩最红的女作家",有很多有影响力的作品传世。如《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沉香屑》及评论集《红楼梦魇》、散文集《流言》等。


作家贾平凹:与张爱玲同生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作家白先勇: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


作家余秋雨: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


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1978年),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郭沫若是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人。五四运动以后,像郭沫若这样在许多的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是不多的,可以用奇才这个词来形容。郭沫若在学术的若干领域,特别是在中国诗歌史上,在中国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辉煌的、巨大的。


郭沫若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无法抹煞的人物。他的崇高学术地位是由他的突出贡献决定的。像他这样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学者,二十世纪中国史上没有几人,二十世纪以前亦不多见。


198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十周年校庆,学校举行郭沫若铜像揭幕典礼,严济慈为郭沫若铜像题词:“在建校三十周年之际敬立郭沫若像,缅怀郭沫若校长为首创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业绩。‘郭沫若像’四字系邓小平于1987年11月28日亲笔题写。”


林语堂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他谈吐诙谐,热衷幽默。对中国幽默文学的异军突起起了作用。他也一向以童心未泯自况。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


林语堂纪念馆位于漳州芗城区,于林语堂105岁诞辰纪念日 (2001年10月8日)当天开馆。馆舍正面墙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林语堂纪念馆”。


林语堂故居和林语堂文学馆位于林语堂诞生地原坂仔基督教堂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