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豆瓣8.4分,这是今年以来我最想给你推荐的一本人物传记

不是所有人都能把历史书从头到尾读下去,但有一类历史书,从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往往都喜欢读,那就是人物传记

为什么人们总爱读人物传记?查理·芒格认为:“传记是一种更易于使人们将思想创立者的生活与人格联系在一起的方式”。读人物传记,像在旁观别人的人生,即使没有环环相扣的剧情推进,没有天马行空的奇诡构思,没有高潮甚至没有结局,但因为真实而吸引人。

比如我们读《曾国藩传》,曾国藩的草根出生、科举之路、创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齐家治国……一桩桩、一件件,结合晚晴时期动荡的社会背景、黑暗的封建统治,形成一个个充满趣味的故事,令人读来饶有兴致。有时候,我们还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摆”进人物的那个时代,站在主人公的立场看待周遭的一切,感受在时代洪流中人的“卑微”,体悟在人生十字路口人的抉择。

今天,我想给你推荐一本刚刚出版的人物传记——《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这本书今年上市后,在豆瓣上得到的几乎都是四星、五星的好评,也得到了许多权威媒体的推荐,几乎是今年到目前以来最受好评的一本人物传记了:

  • 百道好书榜2019年1月人文类好书

  • 新浪好书榜2019年1月总榜

  • 腾讯文化2019年1月华文好书榜

  • 中华读书报2019年2月好书榜

今天,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你,也是把林语堂——这位享誉文坛的中国现代作家,风靡世界的文化名人介绍给你,更是把一部现代中国知识思想史摆在了你的面前。

我们先来说说林语堂吧。林语堂是谁?

  • 他是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新加坡南洋大学第一位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艺术部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


  • 他提出过汉字索引新方案,创办过《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文学杂志,发明过中文打印机,撰写过《京华烟云》,编撰过《汉英词典》,还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过两次。


  • 他是文学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更是生活家、批评家、哲学家、思想家。

在1975年出版的自传《八十自叙》中,林语堂曾用“一团矛盾”来概括自己。他“两脚踏东西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一生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边缘。他崇尚庄子,在理论上宣扬“出世”,却从未真正放弃“入世”。他推崇“中庸”、“闲适”的生活方式,又常有偏激之举。

享有幽默大师雅号的林语堂,是“幽默”一词的创造者,终其一生提倡与推广幽默。1924年5月至6月间,林语堂首次将英语的Humor音译为“幽默”。此时,他尚认为幽默主要是语言风格的问题。1933年,林语堂发表理论文章《论幽默》,于文坛引发幽默的风潮。这时的林语堂,已经将幽默上升至人生观的层面。

对幽默与快乐生活的追求,并不意味着他耽于享乐,无视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早期林语堂于《语丝》的犀利笔锋自不用提,其后作为“论语”派的主要代表,林语堂试图将西方文化中“幽默”、“闲适”、“费厄泼赖”等文化品格介绍到中国,成效如何暂且不论,亦是一种寻求中间道路的尝试。

林语堂一生著作60余部,其中大部分以英文写作。林语堂所创作的第一部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便是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典范之作,这本书让外国读者第一次理解了中国文化的人生智慧与艺术精神。他向世界介绍中国,也向中国介绍世界。

梳理完林语堂的经历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他不只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中外文化交流的躬耕者、中国文化的阐释者。林语堂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后来才“恶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所以“中国文化对他既是本土的,又是异化的”,能够这样在“本土”与“异化”间频繁切换角色,是他的独特之处。

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想要完整地了解现代中国知识思想史,林语堂也许是一个不能绕过的人物。

今天我们推荐这本《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其定位便是“一部叙述林语堂跨文化之旅的智性传记”,作者将林语堂作为一枚“棋子”,以此来探究现代中国的知识思想问题。而这,也恰恰这本林语堂传记的独特之处。

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著者:钱锁桥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福建漳州的山村,自十岁时离开故土,毕其一生,辗转旅寄。在国内,考究语言,创办报刊,为当时文坛一开“幽默”新风;在国外,针砭时事,引介东方,以独有见地诠释“吾国与吾民”。

这部传记,笔路延绵,跋涉文山史海,溯沿思想轨迹,寻绎其生平,藉以重新发现不仅仅是作为文学家的林语堂,更欲还原出兼批评家、哲学家、思想家等多重身份的林语堂。鲁迅、胡适、林语堂,他们的精神遗产,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的重要知识思想资源。而林语堂留赠后人有形及无形的一切,将对新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别有深远的启发意义,亦为跨文化交际与互动带来崭新的理解。

推荐《林语堂传》的三大理由

01

国内读者熟知的林语堂传记或代表性研究,包括其次女林太乙的《林语堂传》和施建伟、王兆胜、万平近等学者的多个版本,而钱锁桥的这本《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与其他版本的林语堂传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作者是以林语堂的跨文化之旅为线索,勾勒出一部现代中国知识思想史。

有别于已往着重描写生平事迹的林语堂传记,这本《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特别关注林语堂思想层面,认为他兼批评家、哲学家、思想家等多重身份。作为“智性传记”,“从字面上讲,就是写一个人的知识思想史”,“或许就像林语堂写的传记那样,既注重史实,又带有时代及个人激情”。

02

将林语堂与鲁迅、胡适并称,是这本书的作者钱锁桥所进行的林语堂研究的一大亮点。在这本《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中,作者认为林语堂在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意义,并不逊于鲁迅和胡适。从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双子星座”扩展到“三足鼎立”,作者认为,他们三人应该一同被视为中国现代性的标杆。

钱锁桥以现代中国知识史、尤其是中美知识交往史为背景,追溯林语堂穿梭中西文化的跨国之旅,考察其中、英、德三语创作,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化最重要的遗产之一。

不仅如此,作者在书中还认为,鲁迅和胡适都是二十世纪中国的,“林语堂不仅是二十世纪的,还属于我们二十一世纪,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03

1994年,钱锁桥就开始以林语堂为主题,着手写作博士论文。不过,他从没想过要做“单一作家研究”,而是希望借助一种理论,探寻中国现代性的另一种出路,看看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是否可能有一种“活法”。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他)对‘德先生’的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全球性批评视野,这三点正是中国现代文化当下仍然亟需关照和解决的问题”。然而,全面谈论林语堂的政治主张与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重新恢复对林语堂的理解这一问题恰恰处于反思现代中国知识思想史的核心地带”,而这也是这本书的现实意义所在。

也正如《林语堂传》一书的副标题所表达的,在钱锁桥眼中,林语堂的文化主张、政治主张,都与“中国文化重生之道”息息相关。“新文化运动开启百年之际,是时候重新审视林语堂当年的种种文化选择了。”

《林语堂传》作者钱锁桥教授

重磅活动来了!!

《林语堂传》系列活动预告 !!

从4月13日起,《林语堂传》的作者钱锁桥教授也将各地进行系列分享讲座,这一系列的讲座嘉宾阵容强大,所讨论的议题是十分丰富,实在是机会难得了。

北京站·4.13

林语堂会玩手机吗?林语堂会开车吗?会打篮球吗?会跳舞吗?他是个吃货吗?他平时最大的嗜好是什么?他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缺点?4月13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钱锁桥将做客北青报青睬栏目,与读者一起分享有关林语堂生活的点点滴滴。

4月13日,纽卡斯尔大学教授钱锁桥将做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王风、牛可、刘文楠、李珊、张丽华、毛亮等学者共同研讨林语堂为现代中国贡献的宝贵思想遗产。

北京站·4.14

在这场新书沙龙中,他将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顾彬教授对话,谈谈林语堂是如何又是为何能成为中国作家“走出去”的典范,成功地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并探讨林语堂跨文化交流的一生以及他的思想遗产。

1921-1923年的留学德国经历,对后来作为文学家的林语堂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30年代他的英文著作风靡世界后,德国文化界又是如何接受这位曾经留学德国的文学家的?林语堂的传记作者、现任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的钱锁桥将与母校北外的几位教授一起讨论相关的议题。

上海站·4.17

林语堂可以说是摩登上海海派文人的标志性模板。在三十年代上海,林语堂起码做过15次演讲(其中7次中文、8次英文)。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钱锁桥教授引用第一手中英文资料,对这些演讲从三个方面——演讲的场地、组织者和听众、中英文演讲侧重点之不同、“演讲文体”对现代白话文之贡献——进行深入剖析,揭示林氏文学文化实践之跨语性、跨界性(中英双语、穿越华洋),重温摩登上海海派一景,为民国上海研究添砖加瓦。

4月17日,《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作者、林语堂研究专家钱锁桥先生将做客复旦大学,与各位学者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

南京站·4.21

抗战时期,林语堂用一支写英文的笔在海外开辟了一个人的战场。本演讲从林语堂在抗战期间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来看这一个人的抗战。首先,林语堂是个记者,给《纽约时报》等美国报刊杂志撰写时事报道,第一时间通报中国,阐述中国的“民间声音”。另外,林语堂在美国的成功在于推介中国文化,被誉为“中国哲学家”,抗战全面爆发后,林语堂运用其文化资本,用艺术手法(小说创作)呈现中国人的抗战形象,同时着重阐释一个“现代中国”。抗战时期,林语堂还是一位后殖民批评家,并号召引用中西智慧共同创建一个新的文明。再者,林语堂还担当“国师”的角色,直接给蒋介石建言。同时,林语堂还肩负中美文化使者的角色,真的给中美两国老百姓做信使。4月21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钱锁桥老师做客中信银行南京分行,与读者分享有关林语堂的抗战岁月。

厦门站·4.23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自十岁时便离开了故土。4月23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钱锁桥老师做客福建省厦门纸的时代书店,与读者们聊一聊从厦门走向世界的林语堂。

◆ 每日福利时间

每周【精选留言次数前三】

及【分享次数前三】

均可获赠礼物一份

多多参与文末留言和转发分享噢

近期热文回顾

提到林语堂,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说到人物传记,你还有哪些推荐

在文末评论区留言参与互动吧

-END-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360次推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bbt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