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地球真的快没砂子了吗?

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卢梭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全球每年开采量最大的自然资源是什么?

是砂砾。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报告,2010年全球开采了250亿吨砂砾(砂子+砾石,目前这一数字已达到400亿吨),而同期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量仅为130亿吨。

这些砂子,有的变成了手机和电脑,有的变成了房屋,有的变成了我们脚下的土地。

一直这么挖,砂子会用完吗?好像从来没人操心这个问题。地上的砂和天上的星,给人的印象就是无穷无尽,中国每年还在西北地区“治沙”,只愁多不愁少。

直到今年7月,《自然》杂志发文称,全球砂子采掘速度已经超过了自然恢复速度,目前的开采强度不可持续。大家才意识到,原来砂子并不是用之不竭。“地球快没沙子了”甚至上了微博热搜。

图片来源:《自然》

地球快没砂子了吗?地球有的是砂子。世界各地的生态保护措施每放松一点,都意味着数以亿吨计的砂石资源放开,和随之而来的环境代价。问题是:你是要砂子还是要环保?

这两种选择背后,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可以称作生态主义和生产主义。生态主义更看重环境保护,因此要限制人类活动;生产主义则更看重人类需求的满足,即便发展经济会影响环境。

我们先用两个案例讲解两种“主义”,再来探讨砂子的问题。



新加坡:生产主义

新加坡国土面积724.2km²——对于其他地方来说,这个数字一笔带过即可,但星岛很特别,自1965年独立以来,其国土面积增长了1/4,从581.5km²扩张至724.2km²。或者这样说,每12年多出一个澳门。

国土增长的背后,是雄心勃勃的填海造陆计划。这一计划可以追溯至1822年新加坡通商之初,而且仍在继续,官方目标是在2030年达到766 km²,也就是又多出一个澳门。

填海需要海砂,建筑需要河砂。(沙漠里的砂砾因太过光滑而难以利用)因此,新加坡一直求砂若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统计,1995年至2013年,新加坡一共进口了5.17亿吨砂子,是全球最大的砂石进口国。

砂石基本来自东南亚各国,过度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河川、植被和渔场生态,甚至导致印尼一些岛屿面积缩小。于是,自1997年以来,东南亚各国相继颁布了砂石出口禁令,而且越来越严。

这些禁令无疑推高了新加坡填海和建筑工程的成本,新加坡国立图书馆推出的《BiblioAsia》曾说道:

当外国砂石的价格从1970年代的20美元/立方米飙升至1990年代的200美元/立方米时,难题出现了。当马来西亚和印尼分别于1997年和2007年禁止向新加坡出口砂石时,危机出现了。

然而,禁令并没有斩断砂石贸易,只是让各国的统计数据逐渐失真。

2007年至2015年,新加坡从柬埔寨进口了7200多万吨砂石,而同期柬埔寨的出口砂石总量不过280万吨,即便全都运到新加坡,也有近7000万吨的缺口。对此,新加坡政府回应,绝不允许承包商违反他国法律进口砂石,可是他们也无从确认各国统计数字为何相差这么大。

图片来源:路透社

显然,非法采砂与走私砂石始终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自然》杂志的文章中表示,全球砂石开采量被大大低估了。

与此同时,新加坡开始借鉴荷兰的圩田技术(建筑海堤隔出一片浅海,抽干其中海水,形成低于海平面的陆地),尽量减少对砂石的依赖并持续开拓土地。



中国香港:生态主义

同为港口城市的香港也在填海造陆,但进程缓慢得多,从1997年至2018年新增土地10.75km²,不到新加坡同期成果的1/7,而且自21世纪以来增速越来越慢。

若不调整纵坐标刻度,很难看出不同年份的变化

1993年至1996年曾是香港填海的高速发展时期,在《都会计划选定策略》《香港机场核心计划》的规划之下,中环、湾仔等多处开启填海工程。但也是从这时开始,填海工程招致越来越多的环保争议。

香港会展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就建在填海土地上

1995年11月,保护海港协会成立,其宗旨是“保护维(多利亚)港,使她免受填海造地及城市发展的破坏”。1996年1月,该协会发起保护海港运动,得到17万市民签名支持。

香港回归前夕,《保护海港条例》由保护海港协会副主席、立法局议员陆恭蕙以私人草案形式提出,并于1997年6月27日获立法局通过,6月30日制定生效。

条例内容颇为简短,核心是“设定一个不准许进行海港填海工程的推定”。通过引用这份条例,保护海港协会多次成功阻止政府填海计划。更重要的是,“把填海减至最小限度”自此成为香港的一股常见思潮,绝大部分填海工程从规划之初便受到限制。

2012年,特区政府提出维港以外填海计划,选址五处作为未来香港土地供应。在公众咨询时,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曾说:

五个填海选址,可提供400至600公顷的土地,比起发展新界东北、市区重建等计划,需动用的时间和资金都较少。

新加坡填海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两成,香港多年来填海面积只占城市总面积的7%,虽然毋须完全照搬新加坡发展土地的模式,但亦有地方可以借镜,希望环保人士及社会,不要只着眼某些重点而反对填海。

2018年10月,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提出《明日大屿愿景》,落实东大屿都会人工岛填海计划,仍旧引来民众游行示威(除了环境问题,反对者也不满于投资过高)。

图片来源:路透社

其实,以可利用土地而论,香港的填海需求远比新加坡迫切。

香港虽有陆地1100km²,但林地、荒地等面积占到800km²(其中郊野公园443km²),而已建设区仅270km²。2017年以来,特区政府多次计划开发郊野公园,均遭环保团体反对而搁置。

相比之下,新加坡陆地面积虽然只有720km²,实际利用率却远高于香港。于是我们看到,一边是“居者有其屋”,而另一边是大量人口生活在逼仄的空间里。


中国内地:实用主义?

虽然有些武断,但新加坡无疑更靠近生产主义,中国香港则更靠近生态主义。

那么中国内地呢?或许是实用主义——这里土地更广阔,情况更复杂,抉择也往往更困难。

回到全球砂石短缺的问题上,我们要不要砂子?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当火热,大量建筑与设施需要砂石。虽然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砂石进口国,但中国才是全球最大的砂石消费国——几乎所有诟病“采砂破坏生态”的文章,都绕不开这两个国家。

图片来源:香港01

要不要环保?要。自2001年颁布《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以来,中国一直在治理滥采乱挖河砂。2016年以来的环保督查,也将非法采砂作为重点关注领域。今年年初,工信部又发文鼓励沿海地区发展机制砂石行业,与《自然》的建议不谋而合。

“确认源头、材料替代、重复使用、环保教育、多方治理、共享数据”——这是《自然》杂志给出的采砂问题解决方案。无论是可持续的生产主义,还是务实的生态主义,应该都不难接受这样的建议。

发展的问题,终究要在发展中解决。惊呼“地球快没沙子了”的同时,回顾往事,或许可以帮我们想得深一点。


本篇作者 | 木有药师 | 当值编辑 | 冯迪

责任编辑 | 郑媛眉 | 主编 | 魏丹荑 | 图源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