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长江以北重点侨乡、山东省最大侨乡,烟台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界华侨的支持。
为树立侨界典型,充分展示新时代烟台市侨界人士精神风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以讲好侨界故事、弘扬侨界正能量为主题,集中宣传报道烟台市优秀侨界人士。
见习记者于洋
“期盼着早早做出成果。”年近六旬的胡建江认真地说。在氢能源领域,他二十年如一日地攻坚克难。对科研热爱并执着的他,谈起“新能源”,滔滔不绝,分享如何“氢”尽半生。
简介:胡建江教授,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博士、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MPIP)博士后,曾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研究员、淡马锡高分子功能薄膜实验室负责人、德国卡鲁理工大学纳米技术研究所(KIT-INT)研究员、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国防重点实验室主任。已在国际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5项发明专利,多种国际期刊的专业审稿人,在氨基金属类和复合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爱在烟台:“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
盛夏时节,胡建江来到烟台大学。“烟台气候太舒服啦,我家都没有电风扇。”胡建江亲切地说。他身着白色衬衫,头发乌黑,目光有神,整洁干练。
2014年,胡建江以人才引进方式回国工作。当时,胡建江已手持绿卡,稳居德国。但在了解到相关政策后,胡建江表示“没有理由不回来”。“国家政策好,单位配套好,实验室也给安排好了。”胡建江说,“一切都给你备好了。”同年10月,胡建江回国从事能源研究工作。后来,一次偶然的活动,让他第一次接触烟台,并且“爱在烟台,难以离开”。
2019年5月,作为能源领域国内顶尖专家,胡建江受邀到烟台经济开发区参加“新动能”产才交流大会。胡建江一踏上这片红色的沃土,就被烟台人民的艰苦奋斗、勤劳务实的精神深深感动。活动中,他“相识”了烟台大学,认真了解了这所在改革开放初期,由北大和清华联合援建、烟台人民捐赠、在荒芜沙滩上拔地而起的综合性大学。他发现,这里承载了清华、北大的学风,师资也大多来自名校或科研院所,是科研治学的好地方。
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优厚的人才政策,让胡建江“无法拒绝”。2020年,他驾车从1000多公里外的湖北,全职加入烟台大学。
“我研究的领域是氢能源技术,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胡建江说,“非常幸运的是,山东省也恰好出台了《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是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内容。”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坚强有力的产业基础,舒爽怡人的城市环境……让胡建江在烟台工作更有“干劲儿”和“盼头儿”。“目前,实验室日趋完善,团队也日渐壮大。”胡建江再次肯定了来当初的选择,“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来烟科研,让他感到“舒服且快乐”。
攻坚克难:“可以比较迅速地做出点东西出来了”
科研是造福人类的事情,但其过程充满了开路人的艰辛。80余篇SCI论文在国际杂志发表,5项发明专利,多种国际期刊的专业审稿人……他不满足。不停地踏上人迹罕至的领域,在没有路的地方开拓新路,是胡建江从事科研四十余年一直做的事。
世纪之交,中型石油危机爆发。胡建江意识到寻求可替代能源十分迫切,自2004年起,他“制氢运氢储氢”,步履维艰,但从未放弃。
胡建江介绍,在氢能产业里,氢的高密度运输是氢能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我国还面临着降成本,长距离的氢能源储存和运输瓶颈。在储存方面,分为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体材料储氢。相对于气态和液态储氢,固体储氢具有密度高、工作压力低、安全性能好等优势。
胡建江从事固态储氢材料领域研究以来,承担过与瑞士“移动储氢功能材料(FuncHy)”项目、“中德合作可持续性能源开发(GCSFP)”项目及欧盟“燃料电池连接的固态氢气储罐(SSH2S)等欧洲储氢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氨基金属-金属合金二元供氢体系,成功完成与1kW高温质子膜燃料电池(PEMFC)的对接,在氨基金属类和复合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合金储氢容量一般在百分之二左右,但我们可以达到5%甚至6%。”胡建江说,“容量高了,工作温度也会提高,现在我们正在采用纳米制备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工作温度。”
目前,烟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三核之一”,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之年。胡建江表示,烟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着优质的风电项目和大量的副产氢。“产出来运不出去也没用。”目前,胡建江带领团队成功申请了“实验室制公斤级储氢材料”专利,但他不满于此,“我想要它规模化、工程化应用!”
囿于资金、设备、时间等人力物力资源因素,胡建江表示固态储氢材料的研发任重而道远。“不过我们已经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很长时间技术积累,待设备到位后,应该在这几个月或半年的时间里,可以比较迅速地做出点东西出来了。”胡建江信心十足地说。
尽己所能:“为山东老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辗转各国,将半生光阴献于科研的胡建江,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时刻关心着祖国与家乡。
1998年,受暴雨影响,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正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读博士的胡建江“立刻萌生了为祖国做点事的强烈愿望”,第一时间与大使馆联系,发起捐助活动,支援家乡湖北。
走进山东,踏上烟台这片红色沃土,胡建江被胶东人民的勤劳勇敢深深打动。这位“新烟台人”日常期盼着能够“为山东老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热心公益,志愿服务,不论大小,不论地区,哪里需要到哪里。他主动参与烟台市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参与烟台大学“希望小屋温暖计划”捐赠,奔赴海阳探望困难户,深入基层助推乡镇企业高质量发展······
说起对烟台的感受评价,“都挺好”是胡建江最常用的三个字。
每每谈及新能源与烟台,胡建江都非常激动。他表示,“我期望能够快点做点东西出来”“期盼早点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