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影”原创
邓明 文/图
今年12月初,广西大画幅摄影俱乐部赵永进、邓明、王宾一行三人直赴广西百色靖西市,为中国“非遗”技艺——壮锦传承人李村灵拍摄人物组照。
李村灵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天地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李村灵感受大画幅
壮锦编织需要经过15道工序:牵经线→整经→穿筘→梳纱卷经→上机→分小综纱→分大综纱(穿提花综)→穿筘→打芋子装梭→织布边→挑花结本→送经开纬口→挑花(配色)→走梭→打纬。一张宽50cm,长180cm,难度一般的传统彩色壮锦需160个小时左右完成,中等难度的壮锦织造时长翻倍,多种颜色所配出的绚烂壮锦,则耗时更长。
布景、调试拍摄角度
壮锦的织机百年前就已定型,再经过不断改变的小木机,结构简单,机织轻便,易于操作,使用方便但是效率颇低。全机由机身、装纱、提纱、提花和打花五部分组成。机身包括机床、机架、坐板。装纱包括卷经纱机头、纱笼、布头轴、绑腰、压纱棒。提纱包括纱踩脚、纱吊手、小综线。提花包括花踩脚、花吊手、花笼、编花竹、大综线、综线梁、重锤。打花包括筘、挑花尺、筒、绒梭、纱梭。
调试织机
壮锦的编织是一门枯燥而复杂的工艺,虽然它对操作者的文化素质并没有太大的要求,然而每天数万次机械的动作确实是对织锦人极大考验。织锦时,艺人按着设计好的图案,用挑花尺将花纹挑出,再用一条条编花竹和大综线编排在花笼上。织造时,就按照花笼上的编花竹一条条地逐次转移,通过纵线牵引,如此往复,便把花纹织在锦面上。
“盖头”即将掀起
手工织造的壮锦产量极低,一个熟练的妇女一天只能织一尺左右,而用要做一幅被面则需要用到至少六尺左右的壮锦。这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大都靠口传身授,其操作之烦之艰,让年轻一代望而却步,使得织锦技艺后继乏人。
因此,广西大画幅摄影俱乐部成员们都认为,艺人工匠的个人生产、生活条件是此项民间技艺得以发展的前提。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靖西壮锦第六代传承人李村灵,正是广西大画幅摄影俱乐部近期所要记录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们深知,记录历史,记录灵魂人物,任重道远。
拍摄对象微调
1987年,年轻的壮家姑娘李村灵进入靖西壮锦厂,当起了绣娘,一干就是数十载。李村灵向老前辈虚心请教,利用休息间隙对壮锦技艺的各种工艺设计、工艺程序进行研究,带着对壮锦的热爱忘我地钻研。现在的她,仍不忘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与担当。与壮锦厂朝夕相处的岁月里,李村灵早已将壮锦传承融进生命中。在她的带领下,靖西市壮锦厂织锦产品先后荣获国家、省级、市级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
壮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同时,在当前“非遗+扶贫”的产业模式下,它也是靖西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作为靖西市壮锦厂的领头人,李村灵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之重,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她都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拍摄场景一
靖西壮锦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传统手工制作,在制作过程中,绣娘们不只是把线编织成图案那么简单,纺线、染线、浆线、卷纱、拉纱、梳纱、穿棕穿扣、结花板织壮锦,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无法实现量产。李村灵在传统工艺制作壮锦的基础上,创新实施“靖西壮锦、绣球制作技术装备提升创新项目”,使现代科技与传统的壮锦、绣球制作工艺相结合,设计和开发出集纪念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壮锦、绣球,如壮锦服装、壮锦旗袍、壮锦围巾等特色产品,深受大众喜爱。
拍摄花絮一
传统的产品在李村灵手上迸发出无限活力,越来越多的新产品远销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受到顾客的赞赏和欢迎,大大地促进靖西壮锦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民族精品走向世界。
此次大画幅摄影,历时整整一天,摄影师将壮锦编织的最美场景、人物神态的最美光影一一定格下来,作为新中国发展历史的美好见证。
拍摄花絮二
“非遗”二字,从字面之义还可以解读为“不能遗忘”。如果说文字是可以阅读历史,那么,摄影恰恰是可以直视的历史。
赵永进讲解拍摄前注意事项
大画幅摄影从事先准备,到掀起“盖头”,再到启动快门,最后作品呈现,必须经过30多个步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它简直是摄影中的壮锦编织,繁杂而有序。
装片,准备按快门
事实上,一切美的事物的诞生,一定是好事多磨,不可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
当用大画幅摄影展开壮锦“非遗”大画幅时,人们会明白,幸福的生活一定是用真心、用金梭、用银梭来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