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裕廊岛再投数十亿新币,“不产一滴油”却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国?

世界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宣布在新加坡投资数十亿新币,扩建公司位于新加坡裕廊岛的综合厂。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数十亿新币的投资将用于建造把燃油和其它渣油(也称桶底油)产品转化成高价值的润滑油原料和馏分油的设施。

新项目现在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在2023年投入使用。该项目将使埃克森美孚每天的第二组基础原料(Group Ⅱ base stocks)产能增加两万桶,也将使硫含量较低(0.5%的国际标准)的清洁燃油日产提高4万8000桶。

没有一滴原油的新加坡依靠马六甲海峡的优越地理位置和李光耀提出的石油产业布局,最终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石油贸易枢纽和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炼油石化产业也成为新加坡的经济支柱产业。

平均炼油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产量仅次于第一名的美国。新加坡裕廊岛工业区是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和荷兰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裕廊岛建立了东南亚第一个地下油库,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钻井平台制造国,占全世界70%市场份额。

中国的“两桶油”——中石油(PetroChina)和中石化(Sinopec)在新加坡石油化工产业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通常在路边看到的SPC加油站,是新加坡石油公司。在 2009年,SPC被中石油全面收购,成为中国石油的全资子公司。

2018年中石化进军新加坡,开了第一家海外加油站,仅仅半年后,第二家加油站也成立了。

埃克森美孚在文告中说:“该扩建项目是公司进一步提高新加坡设施竞争力计划的一部分,包括世界唯一能裂化原油的蒸汽裂炼厂,通过独家科技和综合设施及规模,提高新加坡设施的下游和化学领域的盈利潜能。”

许多人不知道,没有一滴原油的新加坡,仅花了20多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石油贸易枢纽和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

炼油石化产业是新加坡的经济支柱。新加坡的石化行业在2011年时,产值就高达770亿美金,占当时全国生产总值34%。

裕廊岛工业区是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和荷兰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海上钻井平台分为自升式和半潜式,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钻井平台制造国,独占全世界70%市场份额。

石油产业链主要分开采、炼制、化工三大部分。新加坡的“石油炼制”就是将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等油品的过程。

新加坡的炼油厂除了加工出汽油等不同油品,还能生产气态燃料、合成气体、石油化工产品以及润滑油和沥青原料。

炼油业不仅为新加坡带来真金白银,还为新加坡第二大制造业——化工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料。

作为重要港口,新加坡往来的船只、飞机都需要大量燃油,炼油业降低了当地燃油的成本,保证了供给。

炼油厂的高效运作需要炼油、物流、商业服务的三方密切配合。在巨型的炼油业带动下,新加坡的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快速提升,国家产业结构优化。

尽管炼油好处多多,但是需要大片项目用地还有巨额投资。回溯炼油起步的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地小人穷”可以说全是硬伤了。

从石油零基础,到如今的炼油大国,新加坡是靠什么华丽转身呢?

这样的发展历程,是否和同样不产一滴油的舟山异曲同工呢?

马六甲海峡成了致富之路

世界30%的海上贸易与超过25%的石油运输都要经过新加坡所在的马六甲海峡。

新加坡则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出海口,成了最黄金的海上关卡,连接西边原油产油大亨波斯湾地区和东边的东亚成品油消耗大户日本、中国等。

日本和中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中,分别有大约70%和80%的部分,都要途经马六甲海峡。从原油到成品油的炼油需求可谓超强烈了。

于是,新加坡充分利用马六甲海峡海上石油通道枢纽地利优势,并且及时抓住国际产业分工转移机会。

抢占天时:李光耀的石油产业布局

随着战后东亚如日本、台湾等地区的崛起,新加坡时任总理李光耀敏锐察觉到到东亚石油产品消费的大量需求,并意识到新加坡可通过加工原油获得巨大利润。

图:高速发展的战后东京

1960年代,李光耀果断决定新加坡要大力发展石化产业。

图:60年代从零做起的“荒岛”新加坡

石化产业发展需大力度吸引投资。当时跨国石油公司在寻找更低成本的新基地,进行资本与技术转移。新加坡政府便施行多项优惠制度,吸引这些企业,如壳牌、BP和埃克森美孚等。

直到如今,新加坡政府是世界上极少数不干预石油行业的国家,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自由发展。

图: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是亚洲第一家能源期货交易市场

同时,还推行了包括优惠税制、简化政府审批等一系列自由贸易措施,提供比区域邻国更优质的投资环境。

即使在1973年石油危机时,新加坡政府依旧不干涉原油储备的出口。此举赢得海外石油巨头信任,很快各类外资石油企业进入,形成了产业集群。

裕廊岛:填海造陆解决石化用地

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为了发展石化工业用地,政府1995年开始填海造陆,把七个小岛合并成一个大岛,建成了总面积32平方公里的裕廊岛。

该工程2009年完成,比计划提前20年,给了石化企业一流的硬件条件。

新加坡炼油厂的加工能力和复杂程度在全球居领先地位,成为世界平均炼油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国家是美国。

为了配合炼油能力,还需解决原油与成品油储备与集散。新加坡除了地上有233万立方米的环宇油库:

为了节省用地,还建立了东南亚第一个地下油库。在裕廊岛的地下130米,还“藏”着这么一个“富得流油”的地方。

尽管裕廊地下储油库的建造成本,比填海建地上油库成本高了三成,但是却帮新加坡节省了60公顷的土地,用来做更有经济价值的活动。

天时地利人和,即使没有足够的国土与资源,在艰难中努力解决问题,没有一滴油的新加坡,也可以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大国。

同样不产一滴油的舟山,能否实现1亿吨油品的储运能力、1亿吨炼油能力、1亿吨交易能力,这样三个1亿吨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