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西方美术史的人可能都知道,那些大师名家的绘画作品因为各种原因遭遇破坏非常常见,有些甚至是匪夷所思的。经典油画像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莫奈的名画《阿让伊特盆地塞纳河上的帆船》,西班牙委拉斯凯支《镜前的维纳斯》,荷兰伦勃朗《夜巡》,英国街头艺术家班克西《戴粉色面罩的黑猩猩》,还有达·芬奇、毕加索等等的作品都曾遭遇损坏,神秘的《蒙娜丽莎》还是遭受破坏次数最多的画作之一。被毁的方式则五花八门,有人为故意涂抹泼漆,也有刀割枪击暴力破坏的,甚至还有拳击尿淋的,当然还包括受时间、环境影响自然老化的,正是因为修复师的神来之笔让它们起死回生,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中国油画历史只有百年,与西方相比是很短暂的。而油画修复在中国大陆的出现,时间更短,也就将近20年的事。油画修复是一项融专业性、技术性、系统性、知识性、时间性于一体的复杂工作,现如今,文化繁荣,美术事业的飞速发展,有关油画的展事活动和油画作品的收藏方兴未艾,而有油画作品的存在,就会有油画修复的需求。
目前,国内文物修复人才稀缺,其中油画修复人才相比中国书画修复人才更为稀缺。国内不少博物馆、美术馆,油画修复人才甚至是空白。而我国拥有的大量优秀油画作品中,经过半个世纪到一百年的陈列、展览,很多作品急需进行修复,修复的需求巨大,而藏品机构普遍缺乏修复力量和修复保养传统,只能求助于他人。
上海是相对而言国内比较早掌握油画修复技术的城市之一。据文汇报报道,到2004年为止,已全面掌握油画修复技术的,在亚洲仅上海油雕院和新加坡美术馆两家,而上海的油画修复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各地慕名前来要求修复的应接不暇。上海油雕院已先后修复了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吴大羽、陈抱一等著名油画家的名作一百多件。2003年7月,“中国油画百年回顾展”在北京举行,上海送展的两幅林风眠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归舟》和《渔家女》,因颜色层松动和剥落无法参展。后经上海油雕院竭力抢救,终于恢复了原貌,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此次,借助上海奉贤博物馆举办的一个关于油画修复的展览“修复日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幅油画是如何重生的”。
被损坏的作品局部
此次展览是基于奉贤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于2021年承接的一幅伊朗油画作品的修复过程及研究成果而展开。《法罗克·加法里肖像》诞生于1950年代,是伊朗著名绘画团体咖啡馆画派(coffee house painting school)的艺术家为伊朗著名的新浪潮导演法罗克·加法里所做,由其女玛利亚姆·加法里收藏。2017年,玛利亚姆自法国移居上海,因环境突变及保存不当,这件作品劣化严重,濒临损毁。
该作品病害集中多样,材料技法特殊,为国内油画修复罕见病例,且具有一定的艺术史学研究价值。奉贤博物馆组织专业力量,对作品病害进行了全面检测分析和调查,在现代文物修复理念指导下,以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了修复干预,有效治理了藏品的多方面病害,最终让这件作品在物质遗存层面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全。与此同时,科学检测分析的有关发现为解开“作者之谜”、“病理之谜”和“文字之谜”、支持艺术史学实证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
基于此次修复的规范性、完整性和代表性,奉贤博物馆特将修复过程及有关成果,策划推出了“修复日记——一幅油画的重生”展览。
展览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观众揭开文物修复的神秘面纱、普及科学的现代修复理念,同时为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展现“用文明的力量守护文明”的大国担当贡献力量。另外,也对有兴趣了解油画修复这一相对冷僻的技术和过程的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