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称,已在 11 个国家确认发现 80 例猴痘病例。在这些国家,猴痘并不被认为是本地特有疾病。
在声明中称:“目前,已确认约 80 例病例,其中 50 例正在调查阶段。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大,可能会报告发现更多新病例。”
世卫组织指出,这种疾病在一些国家地区的某些动物种群中流行,导致病情在当地人口和旅行者中周期性爆发。与此同时,在11个国家中爆发的都是非典型疫情,因为它们都发生在非特定国家。
此前,俄罗斯卫生部长米哈伊尔•穆拉什科称,在俄罗斯没有人类感染猴痘的病例。他明确称,在 1980 年之前,天花疫苗是强制性接种,所以现在有“一定数量的免疫人群”。
一、猴痘的发现与症状
天花(人痘)是人类历史上名列首位的烈性病毒性传染病,因为它同时具有强传染性、高致死率,3000年来夺去了至少5亿人的生命,是人类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病毒。
而人患天花只是痘科病毒正痘病毒属的其中一种。新出现的猴痘病毒,也是这个科属的成员,属于“近亲”。因此两者感染后的症状相似:
潜伏期大概为5至21天,平均约为12天,发症后的初期症状包括高烧、头疼、寒战、心跳加速及身体酸痛。当然,最特别和典型的症状便是2-3天后皮肤大范围起红疹。
这些红疹从面部逐步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四肢,变成令人非常恶心的密集水泡和脓疱,“天花”由此得名,而英文名Small Pox更完全是“小痘”的意思。
脓疱会最后会结痂脱落。大多数的天花患者也会痊愈,但明显的脸上会留有大批痘疤而破相,一些人还会失明。
人痘病毒和猴痘病毒的症状的主要区别是,猴痘会导致淋巴结肿大,而人痘则不会。
痘病毒对人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感染者因为败血症、骨髓炎、脑炎、脑膜炎、肺炎等并发症,也有不等的高死亡率,死亡常发生在发病后1或2周内。
依据致死率的不同,天花病毒分为大天花、中天花和小天花三个变种,大天花(Variola Major)致死率达20%至40%,中天花致死率约10%,小天花(Variola Minor)在1%左右。
根据目前掌握的统计数据,世卫组织指出,猴痘病毒分为西非进化枝和中非进化枝。西非分支的病死率约为1%,中非(刚果)分支的病死率可能达10%。
而且在幼儿中死亡率相对较高。也就是说,猴痘病毒的毒性实际上和人痘病毒相近。
1958年,猴痘病毒在一只被用作研究实验的猴子身上被首次发现。后来发现,家鼠、松鼠等啮齿类动物也是猴痘病毒的宿主。
1970年,人类历史上首个猴痘确诊病例才出现在刚果(金),感染者是一名9岁男孩。从1970年起,共计11个非洲国家报告了人类感染猴痘的散发病例。
2003年春天,美国确诊了47例人类感染猴痘病例。这是非洲大陆之外首次报告的猴痘病例。
疫情最终被追溯到一家宠物店,从加纳进口的一批作为宠物饲养的草原犬鼠携带该病毒引发传播。
2017年尼日利亚报告了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疫情,2017年9月~2018年8月,26个州共报告262例疑似病例。而该国上次确诊病例已是40年前。
2018年9月,以色列出现感染猴痘病例。2019年5月,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旅行者将该病毒带入新加坡。
英国近年来也发现过多起猴痘病例。2018年一名男子从尼日利亚返回后确诊。2019年12月,伦敦再出现一例确诊病例。2021年,北威尔士发现了另外两例确诊病例,而这些病例都曾去过尼日利亚。
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和马里兰分别发现1名猴痘患者,确诊患者此前皆有尼日利亚旅居史。
痘病毒科(Poxviridae)是很大的一类病毒,细分为两个病毒亚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inae)和昆虫痘病毒亚科(Entomopoxvirinae)。
其中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由9个属组成——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 (9种),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 (5种),鸡痘病毒属/Avipoxvirus (13种),兔痘病毒属/Leporipoxvirus (5种),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 (3种),猪痘病毒属/Suipoxvirus (1种),鹿痘病毒属/Cervidopoxvirus (1种), 软疣病毒属/Molluscipoxvirus(1种), 和雅塔痘病毒属/Yatapoxvirus (2种)以及两个未定属的种。
比较常见的就是感染猪、鸡、羊三种家禽家畜的痘病毒。其中羊痘病毒导致羔羊的死亡率可高达100%,但是多数成年羊可以耐受,死亡率较低。
至于其他动物痘病毒,大多是低致死率病毒——经过漫长的进化适应,病毒和宿主终于达成了共存。
痘病毒是感染哺乳动物病毒中体积最大、最复杂的DNA病毒,人痘病毒外形近似橄榄球,边长约为0.36微米×0.25×微米×0.25微米。这是一般光学显微镜刚刚可以分辨的长度,也是最大的可以在人体内致病的病毒。
痘病毒是双链DNA病毒,遗传稳定,变异比较慢,这也是为何疫苗对痘病毒高度有效(超过95%)、近乎终身免疫的原因。
而人痘病毒和猴痘病毒的相似性可形成交叉免疫,人天花疫苗在实践中对猴痘病毒的预防有效率也达到了75%~85%以上。
二、世界近、现代天花疫苗的发展及现状
近代的天花疫苗一般指牛痘疫苗。天花疫苗是用从小牛身上的感染疮口采集到的天花病毒制成的牛痘病毒中提取的,科学家认为接种这种天花疫苗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人体免疫系统,通过抗击弱毒性的牛天花病毒,获得了对结构类似的人天花病毒的记忆力和免疫力。
天花疫苗取自一种被称作“牛痘”的活体病毒,其本身就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如引起全身大面积溃疡,对于一些接受过器官移植、患有癌症和湿疹的免疫能力低下者更具有致命的杀伤力。
一些存在抑制免疫反应的人在接种天花疫苗后会直接导致死亡,这种几率为百万分之一左右,即每百万接种天花疫苗的人中将会有1~2个人因脑炎而死亡;接种天花疫苗的其它毒副反应还包括引起全身性发痘、坏疽痘、过敏性紫癜、高热等严重并发症,几率约为几十万分之一。
从牛痘采集的牛痘疫苗,用于人类免疫接种,虽然也有几十万分之一的致死或致残几率,但对抗天花传染,作用有效达97%。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科妮莉亚·德克认为,美国现存的天花疫苗都是从1972年开始封存至今的,由于疫苗本身是当时从小牛身上采集而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天花疫苗的品质已经非常陈旧过时。
到目前为止,天花疫苗研究已进入第四代,已有三代天花疫苗可供使用。其中,第一代“牛痘”天花疫苗在全球消灭天花中起到重要和关键的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强。
第二代减毒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但免疫效力有所下降。第三代蛋白亚单位和第四代DNA亚单位疫苗系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效果尚待评价。
三、新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天花疫苗接种史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军委卫生部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三至五年内实现全民普种天花疫苗,消灭天花。
卫生部规划并且要求1951年完成全国1/4人口的接种。1952年完成种痘人数2.6亿人。全国各地迅速响应,开展全民种痘运动。1954年,中国各大城市已无天花病例。
1961年,为防范境外输入天花,在云南靠近边境50公里的范围内,对当地居民实行了普遍种痘措施。1961年6月,思茅地区西盟县南亢寨的胡小发痊愈出院,这是中国境内最后一例天花病例。
此后卫生工作者继续走进云南、西藏边境的偏远地区,继续普及疫苗,调查可能的疫情,建立起边境天花免疫带,最终证明天花在中国销声匿迹。
但在世界的偏远贫困国家,还有数百万人死于天花。科学家很清楚,除非在全球绝迹,天花永远会有境外输入的可能。
1958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苏联提议全人类合作扑灭天花,最终由美国牵头负责,在所有不发达国家推广天花疫苗。一场关乎几十亿人口的全球疫苗接种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1977年10月12日,在非洲的索马里发现了最后两个天花自然感染病人。此后的两年中,全世界再没有发现新的天花疫情。
但1978年9月11日,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医学摄影师珍妮特·帕克因实验室感染,成为最后一个死于天花的人。
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扑灭天花,变成首个在人间绝迹的人类病毒。这是世界公共卫生事业的伟大胜利。
此后,所有国家均已停止了常规天花免疫的接种工作。人们认为,天花已经彻底成为历史了,是唯一成功根除的人类疾病。
天花之所以能够在自然界根除,是因为人类是人痘病毒的唯一宿主。在自然界中没有发现其他动物能够感染天花。
因此,一旦天花在人类中被消灭了,就可以说全球的天花被消灭了。不会发生因为动物携带病毒,再次感染人类造成天花重现人间的现象。
世卫组织原本希望彻底销毁实验室的天花病毒,不留后患。然而,有些科学家提出需要保留一些毒株用于研究,以及疫苗制备的检验工作。
在1980年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的第4号决议中,世界卫生组织很不情愿地允许美苏两大国保留天花毒株样本,并由世卫组织监督。
一个是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一个是苏联新西伯利亚的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VECTOR),现由俄罗斯继承。
由于天花病毒实在太危险,世卫组织想来想去还是不放心,仅上世纪就分别于1990年、1994年、1996年、1999年,四次提议销毁仅存的天花毒株。
但由于专家委员会和美俄两国的意见不统一,直到现在还没有销毁成功。2019年9月16日,俄罗斯Vector实验室大楼的第五层发生了瓦斯爆炸起火。所幸天花病毒没有泄露。
四、中国和世界各国天花疫苗接种与储存情况
牛痘疫苗的发现大大遏制了天花病毒的发作,降低了死亡率。20世纪5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发动全球对天花进行最后的决战。最后一次天花流行发生在1977年索马里。
1980年五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根除天花。
之后绝大多数国家也停止了天花疫苗的生产和储备,只有部分国家生产少量的储备疫苗。
美国在1972年消灭天花以后也就不再为每个公民注射天花疫苗了。
1981年,中国宣布停止接种天花疫苗。
五、中国对疫苗的管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生产国,根据数据披露,我国每年批签发疫苗5亿-10亿瓶(支),全球排名第一。中国疫苗市场规模约占全球的10%,预计2024年将达到43亿美金。
国内疫苗产业链可以归纳为上游生产,流通环节以及下游终端采购和使用。其中,上游生产环节包括国有七大所以及智飞绿竹等民营企业,经过流通环节运输至下游疫苗接种机构,包括各级疾控中心(CDC)以及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和防疫站。
目前,根据是否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我国疫苗市场可分为两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即“免疫规划疫苗”,指政府根据疾病控制的需要,同时考虑国家的承受能力,免费向公民提供的、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国家对一类疫苗的生产、流通、销售和价格进行严格控制。
二类疫苗即“非免疫规划疫苗”或“有价疫苗”,主要包括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它疫苗。二类疫苗实行企业自主定价,利润空间大。此类疫苗具有技术含量高,安全性更好、有效性更强、适应人群范围广、预防接种的防病范围广等特点。
六、猴痘的最新发展情况
近日,多国出现了猴痘疫情。
当地时间5月18日,美国出现本年度首例猴痘病例。
截至当地时间5月18日,英国在两周内已经发现了9例确诊病例。
此外,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多国也表示发现了数十例猴痘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截至目前,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大区已确诊7例猴痘病例,另有24例疑似病例,加纳利大区也已发现1例疑似病例。
据西方媒体当地时间19日报道,西班牙卫生部开始着手准备批准购买大批传统天花疫苗的程序,以阻止可能发生的猴痘疫情暴发。
据悉,该国计划购买的天花疫苗由丹麦的一家实验室制造,欧洲药品管理局在2013年授权使用该疫苗对抗传统天花疾病,该疫苗同样有助于阻止猴痘病毒的传播。西班牙卫生部计划仅将该天花疫苗用于猴痘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七、中国是否需要补种天花疫苗?
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被彻底根除,建议所有国家停止接种天花疫苗
1981年,卫生部通知取消全国实行接种痘苗的办法。
简单来说,我国在1981年后就不再接种天花疫苗(牛痘)了,当然考虑到现实情况可能会有极少数地区没有停止接种(由于信息没传达或特殊防疫需要),但几乎所有80后、90后以及所有00后都不可能再打过天花疫苗。
而胳膊上有两个疤的82后们可能有两种情况:①属于刚才我说的部分地区没有彻底停止接种天花疫苗(非常罕见);②卡介苗的卡疤。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50岁以下的人群绝大部分没有注射过天花疫苗,40岁以下的人员基本没有注射过天花疫苗。
后记
2002年1月13日,美国宣布给100万名美国军人和医务人员接种天花疫苗。
2007年9月,美国批准了第二代天花疫苗。
2014年7月,美国马里兰州实验室发现被遗忘的天花病毒样本。
2019年9月25日,美国FDA批准非复制性天花疫苗上市。
2021年1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某企业实验室发现带有“天花”字样的小瓶(但或许是疫苗瓶)
美药企冷冻瓶疑似存有天花病毒
也就是说,不仅天花病毒样本至今存在,美国既往也发现过疫苗样本被“遗落”在一些小角落——当然最坏的结果就是让全球再死数以亿计的人。
一些国家从未停止过天花疫苗的研制与升级,当然从极端角度确实可能有需要,但这些研制工作在彻底销毁可能让全球重新出现天花疫情的天花病毒样本面前,真的有比不让全球在经历一次灾难更大的价值吗?
愿天下无疫。